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耐腐蝕性零死角無菌隔膜閥,包括連接管,所連接管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閥門殼,且連接管的內壁與固定塊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的一側固定安裝有L形管,所述L形管的一端穿過固定塊和連接管插入閥門殼的內部,所述L形管插入閥門殼內的一端與隔膜管的一端固定連接,且L形管以隔膜管的中心為對稱點對稱設置有出水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隔膜架、滑槽、隔水膜、滑塊和升降架的配合,使閥門可以隔絕液體,使液體無法通過閥門,通過控制隔水膜的升降可以使液體流過升降架和隔膜架之間的空隙,達到控制液體流量的效果,達到了防止因為隔膜閥的密封性效果差導致無法截止液體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耐腐蝕性零死角無菌隔膜閥
本技術涉及隔膜閥
,具體為一種耐腐蝕性零死角無菌隔膜閥。
技術介紹
閥門是流體輸送系統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調節、導流、防止逆流、穩壓、分流或溢流泄壓等功能,隔膜閥是閥門中很特別的一種,它是依靠柔軟的橡膠膜或塑料膜來控制流體運動的,但是目前市場上的隔膜閥存在隔膜閥關閉的時候存在空隙,導致隔膜閥的密封性不好,液體依然可以通過關閉的隔膜閥。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腐蝕性零死角無菌隔膜閥,具備密封性良好的優點,解決了
技術介紹
中提到的目前市場上的隔膜閥存在隔膜閥關閉的時候存在空隙,導致隔膜閥的密封性不好,液體依然可以通過關閉的隔膜閥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耐腐蝕性零死角無菌隔膜閥,包括連接管,所連接管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閥門殼,且連接管的內壁與固定塊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的一側固定安裝有L形管,所述L形管的一端穿過固定塊和連接管插入閥門殼的內部,所述L形管插入閥門殼內的一端與隔膜管的一端固定連接,且L形管以隔膜管的中心為對稱點對稱設置有出水管。所述隔膜管的內壁固定安裝有隔膜架,所述隔膜架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滑槽,且隔膜架的頂部與隔水膜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滑槽內均滑動連接有滑塊,且兩塊滑塊與升降架的兩側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架的頂部與隔水膜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架的一側與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穿過隔膜管插入鑲嵌在螺紋桿底部的軸承中,所述螺紋桿螺紋連接在閥門殼頂部開設的螺紋孔中,且螺紋桿遠離連接桿的一端穿出閥門殼并固定安裝有轉動把。優選的,所述隔水膜的兩側均覆蓋有防腐蝕薄膜。優選的,所述隔膜管連接出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滅菌裝置,所述滅菌裝置包括滅菌管,所述滅菌管上開設有滅菌通道,所述滅菌通道的內部纏繞有加熱管。優選的,所述連接桿包括豎向桿,豎向桿的一端插入鑲嵌在螺紋桿底部的軸承中,且豎向桿的另一端與連接裝置的頂部固定連接,連接裝置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橫向桿,橫向桿的數量為三根。優選的,所述連接桿與隔膜管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墊,且隔膜架的通槽底部也設置有密封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術通過設置連接管、固定塊、L形管、隔膜管、出水管的配合,使閥門連接到流體運輸系統中,并且流體通過L形管、隔膜管和出水管經過閥門的內部,通過設置隔膜架、滑槽、隔水膜、滑塊和升降架的配合,使閥門可以隔絕液體,使液體無法通過閥門,從而達到了截止的效果,通過連接桿、螺紋桿、軸承和轉動把的配合可以控制隔水膜的升降,通過控制隔水膜的升降可以使液體流過升降架和隔膜架之間的空隙,達到控制液體流量的效果,達到了防止因為隔膜閥的密封性效果差導致無法截止液體的效果。2、本技術通過在隔膜管的內部設置滅菌裝置,通過滅菌管、滅菌通道和加熱管的配合,達到了高溫殺菌的效果從而使閥門內部一直處于無菌的環境中,當帶細菌的液體流過時,液體中的細菌也會被高溫殺死。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圖1中A的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隔膜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滅菌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連接管、2閥門殼、3固定塊、4L形管、5隔膜管、6出水管、7隔膜架、8滑槽、9隔水膜、10滑塊、11升降架、12連接桿、121豎向桿、122連接裝置、123橫向桿、13螺紋桿、14軸承、15轉動把、16防腐蝕薄膜、17滅菌裝置、171滅菌管、172滅菌通道、173加熱管、18密封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一種耐腐蝕性零死角無菌隔膜閥,包括連接管1,連接管1用于使閥門接入流體運輸系統中,連接管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閥門殼2,閥門殼2和連接管1均采用防腐蝕合金材料制作,防止閥門在惡劣的環境中工作時被腐蝕,且連接管1的內壁與固定塊3的外壁固定連接,固定塊3的一側固定安裝有L形管4,固定塊3將L形管4固定在閥門的連接管1中,L形管4的一端穿過固定塊3和連接管1插入閥門殼2的內部,L形管4插入閥門殼2內的一端與隔膜管5的一端固定連接,且L形管4以隔膜管5的中心為對稱點對稱設置有出水管6,通過L形管4、隔膜管5和出水管6使液體流過閥門,隔膜管5連接出水管6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滅菌裝置17,滅菌裝置17包括滅菌管171,滅菌管171上開設有滅菌通道172,滅菌通道172的內部纏繞有加熱管173,滅菌裝置17可以殺死液體中的細菌,從而使流過閥門的液體都是無菌的液體,當液體流過滅菌管171上開設的滅菌通道172時,滅菌通道172內部的加熱管173的高溫會殺死液體中的細菌,滅菌通道172呈蜂窩狀設置在滅菌管171上,從而使滅菌更加的充分徹底。隔膜管5的內壁固定安裝有隔膜架7,隔膜架7的外表面緊貼隔膜管5的內壁,從而使液體無法通過隔膜管5和隔膜架7連接處的空隙,隔膜架7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滑槽8,且隔膜架7的頂部與隔水膜9的頂部固定連接,隔水膜9的兩側均覆蓋有防腐蝕薄膜16,滑槽8內均滑動連接有滑塊10,且兩塊滑塊10與升降架11的兩側固定連接,升降架11的頂部與隔水膜9的底部固定連接,隔膜架7為中空狀的矩形框架用于固定隔水膜9,隔水膜9采用彈性橡膠制作,具有很強的伸展性,用于隔絕液體使液體無法通過隔水膜9從而流過閥門,防腐蝕薄膜16防止隔水膜9長期在液體中浸泡而被液體中的帶有腐蝕性的物質所腐蝕從而造成隔水膜9的損壞,滑塊10可以帶動升降架11在隔膜架7中空的部分進行移動,升降架11向上移動時會收縮隔水膜9,使液體從升降架11的底部和隔膜架7之間的空隙處流過,當升降架11下降時,會拉伸隔水膜9,從而阻止液體流過,升降架11的一側與連接桿12的一端固定連接,連接桿12的另一端穿過隔膜管5插入鑲嵌在螺紋桿13底部的軸承14中,連接桿12包括豎向桿121,豎向桿121的一端插入鑲嵌在螺紋桿130底部的軸承14中,且豎向桿121的另一端與連接裝置122的頂部固定連接,連接裝置122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橫向桿123,橫向桿123的數量為三根,螺紋桿13螺紋連接在閥門殼2頂部開設的螺紋孔中,且螺紋桿13遠離連接桿12的一端穿出閥門殼2并固定安裝有轉動把15,當轉動轉動把15時,會使螺紋桿13旋轉,旋轉的螺紋桿13會向上移動,螺紋桿13向上移動時,會通過軸承14拉動連接桿12上升,從而帶動升降架11上升,使液體可以流過該耐腐蝕性零死角無菌隔膜閥,連接桿12與隔膜管5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墊18,且隔膜架7的通槽底部也設置有密封墊18,密封墊18增加了閥門的密封性,避免發生閥門泄露的情況。使用時,液體通過L形管4流入隔膜管5內,液體通過隔膜管5流入出水管6,通過出水管6使液體流出閥門,當關閉閥門時,升降架11的底部與密封墊18接觸,并且升降架11擠壓密封墊18從而使液體無法通過隔水膜9,流出閥門,當轉動轉動把15時,會使螺紋桿13旋轉,旋轉的螺紋桿13會向上移動,螺紋桿13向上移動時,會通過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耐腐蝕性零死角無菌隔膜閥,包括連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連接管(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閥門殼(2),且連接管(1)的內壁與固定塊(3)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3)的一側固定安裝有L形管(4),所述L形管(4)的一端穿過固定塊(3)和連接管(1)插入閥門殼(2)的內部,所述L形管(4)插入閥門殼(2)內的一端與隔膜管(5)的一端固定連接,且L形管(4)以隔膜管(5)的中心為對稱點對稱設置有出水管(6);所述隔膜管(5)的內壁固定安裝有隔膜架(7),所述隔膜架(7)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滑槽(8),且隔膜架(7)的頂部與隔水膜(9)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滑槽(8)內滑動連接有滑塊(10),且兩塊滑塊(10)與升降架(11)的兩側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架(11)的頂部與隔水膜(9)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架(11)的一側與連接桿(1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12)的另一端穿過隔膜管(5)插入鑲嵌在螺紋桿(13)底部的軸承(14)中,所述螺紋桿(13)螺紋連接在閥門殼(2)頂部開設的螺紋孔中,且螺紋桿(13)遠離連接桿(12)的一端穿出閥門殼(2)并固定安裝有轉動把(1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耐腐蝕性零死角無菌隔膜閥,包括連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連接管(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閥門殼(2),且連接管(1)的內壁與固定塊(3)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3)的一側固定安裝有L形管(4),所述L形管(4)的一端穿過固定塊(3)和連接管(1)插入閥門殼(2)的內部,所述L形管(4)插入閥門殼(2)內的一端與隔膜管(5)的一端固定連接,且L形管(4)以隔膜管(5)的中心為對稱點對稱設置有出水管(6);所述隔膜管(5)的內壁固定安裝有隔膜架(7),所述隔膜架(7)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滑槽(8),且隔膜架(7)的頂部與隔水膜(9)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滑槽(8)內滑動連接有滑塊(10),且兩塊滑塊(10)與升降架(11)的兩側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架(11)的頂部與隔水膜(9)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架(11)的一側與連接桿(1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12)的另一端穿過隔膜管(5)插入鑲嵌在螺紋桿(13)底部的軸承(14)中,所述螺紋桿(13)螺紋連接在閥門殼(2)頂部開設的螺紋孔中,且螺紋桿(13)遠離連接桿(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娜,
申請(專利權)人:淄博市技師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