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直流電源供電電路,用以向負載供電,該直流電源供電電路包括:直流供電模塊、濾波模塊、感測模塊以及第一驅動單元;該直流供電模塊,具有電源開關控制單元;該濾波模塊,與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配合以控制該直流供電模塊的供電周期;該感測模塊,耦接于該直流供電模塊與該負載之間,以獲取該直流供電模塊的電流變化率并輸出第一檢測信號;該第一驅動單元,耦接該感測模塊與該濾波模塊,該第一驅動單元將該第一檢測信號轉換為第一驅動信號以控制該濾波模塊。以快速響應負載變化,同時兼顧工作速率與電磁干擾的抑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直流電源供電電路
本專利技術涉及直流電源供電電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控制直流電源供電周期的供電電路。
技術介紹
目前,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利用開關電源供電,這取決于開關電源本身所具有的良好特性,開關電源的工作頻率一般在幾十千赫茲以上,利用半導體器件的導通、關閉來傳遞能量,因此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轉換效率高等有點。參見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直流開關電源電路示意圖,該直流開關電源電路包括直流供電模塊1a、反饋單元2a及功率因數控制器3a,電源開關控制單元11a耦接于變壓器T1及整流二極管12a之間,電壓輸入信號Vin被耦接到變壓器T1,再經過整流二極管12a和電容C的濾波,最終得到恒值電壓輸出信號Vout,反饋單元2a檢測直流供電模塊1a的電壓輸出信號Vout,經過功率因數控制器3a后傳輸至電源開關控制單元11a以控制直流開關電源的開關速度。開關電源供電不同與線性電源供電的這種高頻速度工作特征,當內部開關元件動作時,會產生強大的輸出電壓、輸出電流的變化,因此會產生許多高頻噪音,進而對周邊電子設備形成電磁干擾;現有技術中,業界抑制這些噪音采用的方法,如嘗試調式開關速度,又會使電流經過元件的時間拉長,進而導致元件溫度上升。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型的直流電源供電電路,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直流電源供電電路,其能夠同時兼顧電磁干擾的抑制及工作效率。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直流電源供電電路,用以向負載供電,該直流電源供電電路包括:直流供電模塊、濾波模塊、感測模塊以及第一驅動單元;該直流供電模塊,具有電源開關控制單元;該濾波模塊,與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配合以控制該直流供電模塊的供電周期;該感測模塊,耦接于該直流供電模塊與該負載之間,以獲取該直流供電模塊的電流變化率并輸出第一檢測信號;該第一驅動單元,耦接該感測模塊與該濾波模塊,該第一驅動單元將該第一檢測信號轉換為第一驅動信號以控制該濾波模塊。較佳的,該直流電源供電電路還包括反饋單元,該反饋單元檢測該直流供電模塊的電壓輸出信號并反饋至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以控制該直流供電模塊的該供電周期。較佳的,該直流電源供電電路還包括第一開關模塊,該第一開關模塊將該第一檢測信號與該電壓輸出信號配合以控制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較佳的,該第一開關模塊具有開關控制單元及第二驅動單元,該開關控制單元分別與該反饋單元的輸出端、該第二驅動單元的輸出端以及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耦接,該第二驅動單元的輸入端耦接于該感測模塊。較佳的,該第二驅動單元為第二比較器,該第二比較器的正相輸入端耦接至該感測模塊的輸出端以獲取該第一檢測信號,該第二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輸入一基準電壓,該第二比較器的輸出端耦接該開關控制單元,其中,該第一檢測信號與該基準電壓進行比較以形成第二驅動信號。較佳的,該直流電源供電電路還包括功率因數控制器,該功率因數控制器耦接于該反饋單元及該開關控制單元之間。較佳的,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為第一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該濾波模塊具有第一電容及第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該第一電容的一端串接至該第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的漏極,該第一電容的另一端耦接至該第一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的漏極,該第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的源極耦接至該第一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的源極,以使該濾波模塊并聯于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其中,該第一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的柵極接收該反饋單元檢測的該電壓輸出信號,該第二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的柵極接收該第一驅動單元的該第一驅動信號。較佳的,該感測模塊具有感測單元及差分比較器,該直流供電模塊具有整流單元及電源輸出端,該感測單元耦接于該整流單元與該電源輸出端之間,該差分比較器用以檢測該感測單元的輸入端與輸出端的電壓差并輸出該第一檢測信號。較佳的,該第一驅動單元具有第一比較器及反相器,該第一比較器的正相輸入端耦接至該感測模塊的輸出端以獲取該第一檢測信號,該第一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輸入一基準信號,其中該第一檢測信號與該基準信號進行比較并經過該反相器以形成該第一驅動信號。較佳的,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為第一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該直流供電模塊具有變壓單元及整流單元,該變壓單元的輸出端耦接該整流單元的輸入端,該第一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的漏極耦接該變壓單元的輸出端及該整流單元的輸入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直流電源供電電路通過感測模塊檢測開關電源的電流變化率并輸出第一檢測信號,在將該第一檢測信號轉換為第一驅動信號控制并聯在電源開關控制單元一側的濾波模塊,以控制該直流電源的供電周期,進而實現對負載變化的快速響應,兼顧開關速率的同時減少電流流經時間,抑制電磁干擾。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的直流開關電源電路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直流電源供電電路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負載變化狀態對應電路中各信號變化的時序圖;圖4為現有技術中電源開關控制單元工作周期與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電源開關控制單元工作周期的對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對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構造、特征、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在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匯來指稱特定的元件。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制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一個元件。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并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準則。在通篇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所提及的「包括」為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參照圖2所示,揭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直流電源供電電路001的結構示意圖,圖3示意為直流電源供電電路001持續輕載或者持續重載時負載發生變化的信號時序圖以及,圖4示意了圖3所示時序圖的第一周期的前段部分工作周期的變化狀態,直流電源供電電路001用以向負載供電,直流電源供電電路001包括直流供電模塊1、反饋單元2、感測模塊4、第一驅動單元5以及濾波模塊6,直流供電模塊1電壓具有電源開關控制單元11、變壓單元T1、整流單元12以及濾波單元C1,變壓單元T1的輸出端耦接整流單元12的輸入端,整流單元12的輸出端耦接濾波單元C1,電源開關控制單元11耦接于變壓單元T1及整流單元12之間,電壓輸入信號Vin被耦接到變壓單元T1,再經過整流單元12和濾波單元C1的濾波,最終得到直流電壓輸出信號Vout;具體的,變壓單元T1為變壓器,濾波單元C1為電容器。反饋單元2耦接至直流供電模塊1的輸出端,反饋單元2檢測直流供電模塊1的電壓輸出信號Vout并反饋至電源開關控制單元11以控制直流供電模塊1的供電周期。濾波模塊6與電源開關控制單元11并聯,濾波模塊6與電源開關控制單元11配合以控制直流供電模塊1的供電周期;感測模塊4耦接于直流供電模塊1與該負載之間,以獲取直流供電模塊1的電流變化率并輸出第一檢測信號A-B;第一驅動單元5耦接感測模塊4與濾波模塊6,第一驅動單元5將第一檢測信號A-B轉換為第一驅動信號driver1以控制濾波模塊6。借此,可借助濾波模塊6對電源開關控制單元11的控制訊號起到抑制作用。于本實施例中,直流供電模塊1還包括第一開關模塊7,第一開關模塊7將第一檢測信號A-B與電壓輸出信號Vout配合以控制電源開關控制單元11,優選的,第一開關模塊7具有開關控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直流電源供電電路,用以向負載供電,其特征在于,該直流電源供電電路包括:直流供電模塊,具有電源開關控制單元;濾波模塊,與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配合以控制該直流供電模塊的供電周期;感測模塊,耦接于該直流供電模塊與該負載之間,以獲取該直流供電模塊的電流變化率并輸出第一檢測信號;以及第一驅動單元,耦接該感測模塊與該濾波模塊,該第一驅動單元將該第一檢測信號轉換為第一驅動信號以控制該濾波模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直流電源供電電路,用以向負載供電,其特征在于,該直流電源供電電路包括:直流供電模塊,具有電源開關控制單元;濾波模塊,與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配合以控制該直流供電模塊的供電周期;感測模塊,耦接于該直流供電模塊與該負載之間,以獲取該直流供電模塊的電流變化率并輸出第一檢測信號;以及第一驅動單元,耦接該感測模塊與該濾波模塊,該第一驅動單元將該第一檢測信號轉換為第一驅動信號以控制該濾波模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電源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反饋單元,該反饋單元檢測該直流供電模塊的電壓輸出信號并反饋至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以控制該直流供電模塊的該供電周期。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電源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開關模塊,該第一開關模塊將該第一檢測信號與該電壓輸出信號配合以控制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電源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開關模塊具有開關控制單元及第二驅動單元,該開關控制單元分別與該反饋單元的輸出端、該第二驅動單元的輸出端以及該電源開關控制單元耦接,該第二驅動單元的輸入端耦接于該感測模塊。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電源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驅動單元為第二比較器,該第二比較器的正相輸入端耦接至該感測模塊的輸出端以獲取該第一檢測信號,該第二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輸入一基準電壓,該第二比較器的輸出端耦接該開關控制單元,其中,該第一檢測信號與該基準電壓進行比較以形成第二驅動信號。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電源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功率因數控制器,該功率因數控制器耦接于該反饋單元及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簡立翔,姚宏民,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佳世達光電有限公司,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