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公開一種具有兩個滾動軸承(2,3)、尤其圓錐滾子軸承的軸承裝置(1),該滾動軸承(2,3)分別包含兩個設計為內圈(4;5)和外圈(6)的軸承圈(4;5;6),在軸承圈之間設置滾動體(8;9),其中兩個滾動軸承(2;3)通過內圈(2;3)和/或外圈(6)沿軸向的相對位移被預緊,并且其中在內圈(4;5)和/或外圈(6)上設置擋邊(10;11),該擋邊構成用于滾動體(8)的軸向止擋并且至少一個擋邊(10)相對所屬的軸承圈(4;6)在軸向上可調節并且布置在該軸承圈(4;6)上或相對軸承圈(4;6)布置,其中至少一個軸向上可調節的擋邊(10)過盈配合地設置在軸承圈(4;6)上或相對軸承圈(4;6)布置,并且能夠克服由過盈配合產生的摩擦力在軸承圈(4;6)上位移或相對軸承圈(4;6)位移。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用于調節滾動軸承中的預緊力的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軸承裝置以及一種用于調節這種軸承裝置的預緊力的方法。這種類型的軸承裝置常常設計為圓錐滾子軸承裝置。在此,兩個配合作用的圓錐滾子軸承相互抵靠地在軸向被預緊。圓錐滾子軸承中預緊力的調節在此是相對耗費和不精確的過程。因此通過將圓錐滾子軸承單元的兩個內圈沿軸向相向地(在O形軸承布局的情況中)或者沿軸向相互遠離地移動(在X形軸承布局的情況中),嘗試設置正確的預緊力。正確的位移路程通過對部件的耗費的測量確定并且通過墊片調節為,使得形成期望的預緊力,即在擰緊軸螺母之后,整個軸承裝置通過軸螺母固定在軸部件上。因為螺母的緊固或內圈的固定通過相應的夾緊力實現,所以必須又要通過通常很大的夾緊力影響耗費地通過墊片調節的軸承預緊力。因此僅能很難實現正好期望的預緊力。因此在現有技術中,尤其是DE102012221297中建議,擋邊中的至少一個擋邊相對支承它的軸承圈可以沿軸向調節地設置在該軸承圈上,其中可調節的擋邊具有螺紋,通過該螺紋可以調節其軸向位置。但是現有技術的缺點在于,螺紋車削入擋邊環和軸承圈中非常耗費并且必須非常精確地實施。此外,預緊力通過擋邊的旋擰的調節非常耗時并且為了提供確定的預緊力要求精確的工作。因此,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軸承裝置或方法,借助該軸承裝置或方法可以簡單和精確地調節軸承裝置的預緊力。所述技術問題通過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裝置以及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解決。按照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具有兩個滾動軸承、尤其圓錐滾子軸承的軸承裝置,滾動軸承分別包含兩個設計為內圈和外圈的軸承圈,其中在這兩個軸承圈之間設置滾動體。在此,兩個滾動軸承通過內圈和/或外圈沿軸向的相對位移可預緊。在內圈和/或外圈上還設置擋邊,該擋邊形成用于滾動體的軸向止檔。在此,擋邊的至少一個相對支承它的軸承圈在軸向上可以調節,并且布置在該軸承圈上和/或相對軸承圈布置。為了現在實現這種可軸線位移的擋邊的簡單的裝配,則與現有技術中設置螺紋不同的是,至少一個軸向上可調節的擋邊過盈配合地設置在軸承圈上或相對軸承圈設置并且設計為能夠克服由過盈配合產生的摩擦力在軸承圈上位移或相對軸承圈位移。通過軸承裝置的按照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能夠有利地在擋邊軸向位移時通過過盈配合的摩擦力的大小簡單地調節預緊力。由此可以實現兩個夾緊回路的分離,即滾子預緊的夾緊回路和內圈夾緊的夾緊回路,這又導致了內圈夾緊或螺母緊固的負面影響與實際的軸承預緊分離。此外,通過過盈配合或者由過盈配合產生的摩擦的大小在擋邊位移時能夠精確地確定:滾動體以多大的力作用在擋邊上,以及在軸承裝置中產生多大的預緊力。由此可以簡單和快速地在軸承裝置上產生定義的預緊力。在此還可以實現的是,通過使用擋邊的不同的過盈配合實現不同的預緊力。此外有利的是,實現擋邊的布置可行方案的豐富的變形性。因此例如擋邊可以設置在外圈上或內圈上或也可以在插接滾動軸承的軸承殼上或由軸承旋轉支承的軸上。按照另一種有利的實施例,內圈或外圈具有柱形的配合面,可調節擋邊在過盈配合情況下套裝在柱形的配合面上。通過柱形的配合面可以實現的是,恒定的摩擦力對抗軸承擋邊的可位移性,并因此可以確定和產生定義的預緊力。此外有利的是,可調節的擋邊能夠在軸向上不可調節地固定在軸承圈上。若產生期望的預緊力,則軸承擋邊可以在軸向上被固定,以防止在軸承的運行過程中擋邊的打滑。在此,擋邊與軸承圈和/或軸承殼形狀配合地或者材料接合地尤其借助焊接相連。通過形狀配合或材料接合的連接,擋邊可以非??斓睾涂煽康嘏c軸承圈或軸承殼相連。在此,在軸承圈和/或軸承殼上設置優選環繞布置的槽,擋邊可以卷入槽中和/或擋邊與槽另外地形狀配合地相連。若擋邊還在至少一個部分區域中、尤其是與槽配合作用的區域中能夠輕微變形地設計,則例如通過錘擊擋邊可以在槽的區域中變形,由此形成形狀配合。按照另一種有利的實施例,可調節的擋邊至少部分地被淬火、尤其感應式淬火,其中優選面向滾動體的軸向端部區域被淬火,而背離滾動體的軸向端部區域不被淬火。如上所述,這實現了在擋邊和軸承圈和/或軸承殼之間的簡單的形狀配合的連接。因為擋邊優選地應該具有用于滾子引導的硬接觸區域以及用于通過塑性變形將擋邊固定在軸承圈上的可塑性變形的區域,所以尤其是感應式淬火的接觸區域是優選的。由此可以為與槽的形狀配合提供塑性變形。作為備選或補充,可調節的擋邊、尤其在表面區域上至少部分地具有耐磨的涂層。在此,面向滾動體的軸向端部區域優選具有耐磨的涂層。此外優選的是,與滾動體接觸的接觸區域尤其具有耐磨的涂層。耐磨的涂層例如是DLC涂層(類似鉆石的碳)、碳氮共滲層和/或滲氮層,但是也可以考慮陶瓷層、硬鍍鉻層或在現有技術中已知的助于耐磨的涂層。通過耐磨的涂層,可調節的擋邊尤其在與滾動體的接觸區域中是特別耐磨的。在此,在很長的運行時間中可以在接觸區域中避免提前的磨損現象,由此可以延長軸承的壽命。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種用于調節滾動軸承中、尤其圓錐滾子軸承中的預緊力的方法,其中滾動軸承具有兩個軸承圈,這兩個軸承圈設計為內圈和外圈并且在這兩個軸承圈之間設置至少一個滾動體。此外,在內圈和/或外圈上設置軸向上可調節的擋邊,其中,軸向上可調節的擋邊借助過盈配合設置在軸承圈上或者相對軸承圈設置并且能夠抵抗由過盈配合產生的摩擦力在軸承圈上移動或相對軸承圈移動。在此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將構成可調節的擋邊的擋邊套筒布置在軸承圈上或相對軸承圈布置;b)將至少一個滾動體設置在內圈上;c)將內圈連同至少一個設置在內圈上的滾動體置入外圈中;d)將內圈和/或外圈相互移動直至至少一個滾動體止擋在擋邊套筒上;e)通過繼續移動內圈和/或外圈使擋邊套筒克服通過過盈配合產生的摩擦力在軸承圈上移動或者相對軸承圈移動,從而實現在圓錐滾子軸承中預確定的預緊力;和f)將引導套筒固定在當實現預確定的預緊力時引導套筒所在的位置中。在此,尤其優選的是,使用該方法用于預緊上述的軸承裝置。其他的優點和有利的實施形式從說明書、附圖和各權利要求得出。以下結合附圖中所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在此實施例純粹是舉例并且不應限定本申請的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僅通過各權利要求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出剖切按照本專利技術的軸承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剖視圖;圖2示出在圖1中示出的軸承裝置的細節視圖;和圖3示出剖切按照本專利技術的軸承裝置的優選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剖視圖。以下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標以相同的附圖標記。在圖1中示出軸承裝置1,該軸承裝置1具有兩個圓錐滾子軸承2和3。兩個圓錐滾子軸承2、3分別具有一個內圈4或5,但是一個共同的外圈6。在軸承圈之間布置滾動體8或9。這種軸承裝置尤其使用在輪軸承單元中,其中軸承裝置被壓入輪轂中。所示的軸承裝置呈O型布置。擋邊10和11在內圈4、5上沿軸向限制圓錐滾子8、9的可移動性。當內圈5的擋邊11傳統地作為固定擋邊成型在內圈5上時,這不適用于在內圈4上的擋邊10。該擋邊設計為軸向上可調節的擋邊,也就是其可以沿軸向在內圈4上移動。為此擋邊10設計為擋邊套筒,該擋邊套筒如尤其在圖2中放大的視圖所示與內圈4過盈配合地設計。在此尤其有利的是,如圖1和2所示,內圈4具有柱形臺階12,擋邊10通過過盈配合套裝在臺階12上。在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兩個滾動軸承(2,3)、尤其圓錐滾子軸承的軸承裝置(1),所述滾動軸承(2,3)分別包含兩個設計為內圈(4;5)和外圈(6)的軸承圈(4;5;6),在所述軸承圈之間設置滾動體(8;9),其中兩個滾動軸承(2;3)通過內圈(2;3)和/或外圈(6)沿軸向的相對位移被預緊,并且其中在內圈(4;5)和/或外圈(6)上設置擋邊(10;11),所述擋邊構成用于滾動體(8)的軸向止擋并且至少一個擋邊(10)相對所屬的軸承圈(4;6)在軸向上可調節地布置在該軸承圈(4;6)上或相對該軸承圈(4;6)布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軸向上可調節的擋邊(10)過盈配合地設置在軸承圈(4;6)上或相對軸承圈(4;6)布置,并且能夠克服由過盈配合產生的摩擦力在軸承圈(4;6)上位移或相對軸承圈(4;6)位移。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4.07.30 DE 102014214999.11.一種具有兩個滾動軸承(2,3)、尤其圓錐滾子軸承的軸承裝置(1),所述滾動軸承(2,3)分別包含兩個設計為內圈(4;5)和外圈(6)的軸承圈(4;5;6),在所述軸承圈之間設置滾動體(8;9),其中兩個滾動軸承(2;3)通過內圈(2;3)和/或外圈(6)沿軸向的相對位移被預緊,并且其中在內圈(4;5)和/或外圈(6)上設置擋邊(10;11),所述擋邊構成用于滾動體(8)的軸向止擋并且至少一個擋邊(10)相對所屬的軸承圈(4;6)在軸向上可調節地布置在該軸承圈(4;6)上或相對該軸承圈(4;6)布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軸向上可調節的擋邊(10)過盈配合地設置在軸承圈(4;6)上或相對軸承圈(4;6)布置,并且能夠克服由過盈配合產生的摩擦力在軸承圈(4;6)上位移或相對軸承圈(4;6)位移。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裝置(1),其中,可調節的擋邊(10)設置在內圈(4;5)或外圈(6)上。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裝置(1),其中,可調節的擋邊(10)設置在承接外圈(6)的軸承殼(17)上。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軸承裝置(1),其中,所述內圈(4)或者外圈(6)具有柱形配合面(12),可調節的擋邊(10)通過過盈配合套裝在所述配合面(12)上。5.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軸承裝置(1),其中,可調節的擋邊(10)能夠在軸向上不可調節地固定在軸承圈(4;6)或軸承殼(17)上。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軸承裝置(1),其中,可調節的擋邊(10)與軸承圈(4;6)和/或軸承殼(17)形狀配合地或者材料接合地、尤其借助焊接相連。7.按照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軸承裝置(1),其中,在軸承圈(4;6)或軸承殼(17)上設置優選環繞布置的槽(14),可調節的擋邊(10)卷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P卡察羅斯,
申請(專利權)人:斯凱孚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瑞典;S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