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點播器
,具體涉及一種便攜式混合多地形點播器。
技術介紹
現有的點播器在無現成松軟土地的情況下不便于使用,尤其是在板地、硬地等混合型多地形中幾乎不能使用,而且播種量極少,播種面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運用在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的混合地形中達不到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混合多地形點播器,一種能夠適應于多種地形進行作業的點播器,解決了在硬地,板地,混合多地形中挖土面積小,攜種量少,作業困難的缺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便攜式混合多地形點播器,包括:載種箱13,載種箱13的外側連接有雙肩背帶14,載種箱13的下方連接有一根直徑為3厘米的有絲橡膠管12,有絲橡膠管12長度設為1.2米至1.4米,有絲橡膠管12的另一個接口連接到備種桶11的側接口上。在備種桶11的側端邊緣上貫穿一根1.5米長的空心圓柱鋼管1,且備種桶11位于空心圓柱鋼管1下部的五分之二處,并在備種桶11與空心圓柱鋼管1內部開有一個長3.5厘米寬8厘米的橢圓口10,橢圓口10用于將種子從備種桶11內導出,且在相同位置空心圓柱鋼管1的內部設有一個長12厘米的小型圓柱鋼管5用來控制橢圓口10的通、斷。在小型圓柱鋼管5內部的上端接有彈簧6,小型圓柱鋼管5外部的上端與豎拉桿4的下端相連,彈簧6的下端與備種桶11同位置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混合多地形點播器,包括:載種箱(13),載種箱(13)的外側連接有雙肩背帶(14),載種箱(13)的下方連接有一根直徑為3厘米的有絲橡膠管(12),有絲橡膠管(12)長度設為1.2米至1.4米,有絲橡膠管(12)的另一個接口連接到備種桶(11)的側接口上,在備種桶(11)的側端邊緣上貫穿一根1.5米長的空心圓柱鋼管(1),且備種桶(11)位于空心圓柱鋼管(1)中下端的五分之二處,并在備種桶(11)與空心圓柱鋼管(1)內部開有一個長3.5厘米寬8里面的橢圓口(10),橢圓口(10)用于將種子從備種桶(11)內導出,且在相同位置空心圓柱鋼管(1)的內部設有一個長12厘米的小型圓柱鋼管(5)用來控制橢圓口(10)的通、斷,在小型圓柱鋼管(5)內部的上端接有彈簧(6),小型圓柱鋼管(5)外部的上端與豎拉桿(4)的下端相連,彈簧(6)的下端與備種桶(11)同位置空心圓柱鋼管(1)的下端相連,并通過固定螺栓(7)固定連接,在空心圓柱鋼管(1)的中段設有兩個條形口(2),在豎拉桿(4)的上端垂直連接于橫拉桿(3),橫拉桿(3)貫穿在條形口(2)內,并可在條形口(2)內上下移動,在空心圓柱鋼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式混合多地形點播器,包括:載種箱(13),載種箱(13)的外側連接有雙肩背帶(14),載種箱(13)的下方連接有一根直徑為3厘米的有絲橡膠管(12),有絲橡膠管(12)長度設為1.2米至1.4米,有絲橡膠管(12)的另一個接口連接到備種桶(11)的側接口上,在備種桶(11)的側端邊緣上貫穿一根1.5米長的空心圓柱鋼管(1),且備種桶(11)位于空心圓柱鋼管(1)中下端的五分之二處,并在備種桶(11)與空心圓柱鋼管(1)內部開有一個長3.5厘米寬8里面的橢圓口(10),橢圓口(10)用于將種子從備種桶(11)內導出,且在相同位置空心圓柱鋼管(1)的內部設有一個長12厘米的小型圓柱鋼管(5)用來控制橢圓口(10)的通、斷,在小型圓柱鋼管(5)內部的上端接有彈簧(6),小型圓柱鋼管(5)外部的上端與豎拉桿(4)的下端相連,彈簧(6)的下端與備種桶(11)同位置空心圓柱鋼管(1)的下端相連,并通過固定螺栓(7)固定連接,在空心圓柱鋼管(1)的中段設有兩個條形口(2),在豎拉桿(4)的上端垂直連接于橫拉桿(3),橫拉桿(3)貫穿在條形口(2)內,并可在條形口(2)內上下移動,在空心圓柱鋼管(1)的下頂端連接有鐵鍬鏟頭(8),在鐵鍬鏟頭(8)的背面設有導流槽(9),導流槽(9)與空心圓柱鋼管1相互導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混合多地形點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載種箱(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