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產品加工機械領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油牡丹籽脫粒分選裝置及工藝。
技術介紹
牡丹作為我國的國民之花,在我國的種植歷史達千年之久;牡丹既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又有很好的保健及藥用價值,其功能在《本草綱目》和《華佗神醫秘方》等古籍中均有記載。油用牡丹具有高產量、高含油率、高品質,低成本種植、可持續生態循環生產等特點。五年生牡丹畝產是大豆的2~3倍,含油率22%以上,高于大豆的19%。牡丹籽油富含人體需要的蛋白質、鋅、鈣、鎂、磷及維生素群、類胡蘿卜素、氨基酸和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2%以上,其中α-亞麻酸占42%左右,多項指標超過被稱為“液體黃金”的橄欖油,是非常優質的食用油資源,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多,油用牡丹的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產量也越來越高。油牡丹籽是包裹在牡丹果莢中的,牡丹果莢一般為5~8瓣型,每瓣含有少則4、5粒,多則數十粒的牡丹籽,牡丹果莢收獲后需要將牡丹籽從中進行脫粒清選以便保存。但市場上用于油牡丹籽的脫粒和分選的專用設備裝置很少,目前油牡丹籽的脫粒和分選基本采用其它作物的脫粒和分選裝置代用,造成脫粒和分選的效果和效率都較低下,難以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需要。因此需要一種專業的油牡丹籽脫粒分選系統,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牡丹籽的油牡丹籽脫粒分選效率,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油牡丹籽脫粒分選裝置及工藝,解決目前油牡丹籽脫粒分選缺乏實用系統機械設備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油牡丹籽脫粒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脫粒篩選裝置和風選磁選裝置,所述的脫粒篩選裝置包括脫粒機架(15)、脫粒滾筒(2)和電機(14),脫粒滾筒(2)通過滾筒軸(205)兩端的軸承(201)安裝在脫粒機架(15)上,脫粒滾筒(2)的上部裝有滾筒蓋(3),滾筒蓋(3)的上部一側設有加料口(202),脫粒滾筒(2)的出料口的下方設有凹板篩(17),凹板篩(17)的下方設有振動篩(16),振動篩(16)的尾端設有殼料出口和籽粒出口(1605);所述的風選磁選裝置包括風選機架(19)、安裝在風選機架(19)下部的拋揚風機(18)、與拋揚風機(18)相連的輸送管(23)、安裝在風選機架(19)上部與輸送管(23)的出口相連的風選裝置(22)、安裝在風選裝置(22)下方的磁選裝置(20)和設置在風選裝置(22)一側的吸雜風機(21);脫粒篩選裝置的籽粒出口(1605)與拋揚風機(18)的進料口(1801)相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油牡丹籽脫粒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脫粒篩選裝置和風選磁選裝置,所述的脫粒篩選裝置包括脫粒機架(15)、脫粒滾筒(2)和電機(14),脫粒滾筒(2)通過滾筒軸(205)兩端的軸承(201)安裝在脫粒機架(15)上,脫粒滾筒(2)的上部裝有滾筒蓋(3),滾筒蓋(3)的上部一側設有加料口(202),脫粒滾筒(2)的出料口的下方設有凹板篩(17),凹板篩(17)的下方設有振動篩(16),振動篩(16)的尾端設有殼料出口和籽粒出口(1605);
所述的風選磁選裝置包括風選機架(19)、安裝在風選機架(19)下部的拋揚風機(18)、與拋揚風機(18)相連的輸送管(23)、安裝在風選機架(19)上部與輸送管(23)的出口相連的風選裝置(22)、安裝在風選裝置(22)下方的磁選裝置(20)和設置在風選裝置(22)一側的吸雜風機(21);
脫粒篩選裝置的籽粒出口(1605)與拋揚風機(18)的進料口(1801)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牡丹籽脫粒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蓋(3)的內部設有多個導向葉片(301),所述的導向葉片(301)呈螺旋線排列,脫粒滾筒(2)的一側裝有滾筒帶輪(4),電機(14)的軸上裝有電機帶輪(12),滾筒帶輪(4)通過皮帶與電機帶輪(12)相連;脫粒滾筒(2)內靠近加料口(202)的一側設有2~6排弓形脫粒齒(203),弓形脫粒齒(203)沿脫粒滾筒圓周呈螺旋線排列,相鄰兩排的弓形脫粒齒(203)沿軸向交錯排列;在脫粒滾筒(2)內的另一側設有2~6排連續的板型齒(204),板型齒(204)沿脫粒滾筒圓周呈螺旋線排列,弓形脫粒齒(203)在脫粒滾筒(2)上分布的長度為脫粒滾筒(2)長度的2/3,板型齒(204)在脫粒滾筒(2)上分布的長度為脫粒滾筒(2)長度的1/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牡丹籽脫粒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板篩(17)上對應弓形脫粒齒(203)一側的2/3長度為鋼板篩(1701),鋼板篩(1701)的開孔直徑為3~4mm,凹板篩上對應板型齒(204)一側的1/3長度為由圓鋼間隔布置形成的格柵(1702),格柵(1702)的間距為14~18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牡丹籽脫粒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篩(16)通過分別設置在脫粒機架(15)兩端的長連桿(1)和連桿Ⅰ(5)與脫粒機架(15)鉸接,連桿Ⅰ(5)上端鉸接在脫粒機架(15)上,中間通過支架(6)與振動篩(16)鉸接,下端連接連桿Ⅱ(7),連桿Ⅱ(7)下端連接連桿Ⅲ(8),連桿Ⅲ(8)下端連接凸輪(13),凸輪(13)通過軸(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志紅,耿令新,侯小改,金鑫,陶滿,岳菊梅,王升升,杜心武,姬江濤,賀智濤,王東洋,劉衛想,朱越,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