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熱軋盤條的工藝步驟包括加熱的步驟,所述加熱的步驟中,預熱溫度控制為650-750℃;加熱溫度控制為1180-1220℃;加熱時間控制為3.5-4小時;終軋溫度控制為≥900℃。其中,加熱和均熱階段的爐溫控制:當保持較高爐溫時,迅速加熱至始鍛溫度;加熱時間控制,加熱時間應符合公式:T=aD;公式中T是指加熱總時間(min);a是指與尺寸、鋼種有關的系數;D是指坯料直徑或邊長(mm);其中,加熱總時間計算中的系數a取值為0.7;鍛造溫度的控制:始鍛溫度為≥1180,終鍛溫度為≥850。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案屬于焊接
,涉及氣體保護電弧焊之實芯焊絲的制備方法及其中間成品和產成品及其工藝設備。涉及熱軋的方法及其熱軋盤條。
技術介紹
不銹鋼焊絲、焊條在自動化技術中的應用越來越多,但是已有技術制備的不銹鋼焊絲常見的質量問題是焊絲外觀不好、送絲不夠穩定,因此難以滿足高自動化焊接設備的要求。一般可知,焊絲質量與煉鋼引起的化學成分的細微變化有著緊密的關系,與材料成分的雜質含量有著緊密的關系,重要的是焊絲制備的工藝方法和工藝設備關系著焊絲的半成品、產成品的品質。為此業界在這方面做過很多努力,已有技術包括但不限于:如中國專利200710093859.1公開了一種奧氏體不銹鋼黑皮鍛件鍛后固溶處理工藝,在鍛造工藝中始鍛溫度為1100℃~1200℃,終鍛溫度大于等于850℃,鍛件的鍛造比大于或等于3,最后一火次的鍛件變形量大于或等于20%;鍛造工藝之后立即進爐加熱,盡速將溫度升至固溶化溫度1000℃~1100℃,然后保溫1~4小時,再將鍛件出爐并立即進入水箱冷卻至室溫,固溶處理工藝結束,并進行之后的粗加工、取樣、理化試驗的步驟。該專利技術奧氏體不銹鋼黑皮鍛件鍛后固溶處理工藝使固溶工藝在鍛后馬上開始,并且快速升溫,其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加工周期短,能源消耗少,對大截面、大噸位奧氏體不銹鋼鍛件進行固溶化處理時,晶粒度不長大。再有中國專利200910052322.X公開了一種不銹鋼的制備方法,該方法的步驟包括:(1)將原材料和煉鋼爐清洗并烘干;(2)將原材料投入煉鋼爐中,并加入原材料重量1-2%的無磁鋼脫氧劑,高溫熔煉成鋼水,無磁鋼脫氧劑與鋼水中的非金屬形成渣液排出;(3)將步驟(2)得到的鋼水投入真空脫氣爐進行真空脫氣,使鋼水中的氧含量≤20ppm,氫含量≤3ppm,然后澆注、鍛造、固熔和穩定化處理,使其均質,即得產品。該專利技術方法制備的超低碳無磁不銹鋼化學成分,希望在力學性能和導磁率方面有所貢獻。還有,中國專利200910223502.X公開了一種適合于時效馬氏體不銹鋼焊接用焊絲。該焊絲的化學組成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C0.01-0.09,Si0.2-0.6,Mn0.2-1.0,P≤0.025,S≤0.025,Cr14-17,Ni4.2-5.8,Cu3.0-4.0,Nb0.1-0.5,Mo≤0.75,余為Fe。該專利技術焊絲用于焊接15-5PH時效馬氏體不銹鋼可避免在焊縫馬氏體組織中形成鐵素體網,使接頭塑性和韌性得以保持,同時還具備優良的焊接性,能有效避免焊接熱裂紋。該專利技術焊絲焊接15-5PH不銹鋼后經完全熱處理,希望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適合于航空工業及其他工業領域時效馬氏體不銹鋼的氣體保護焊。再如中國專利200510109991.8公開了氣體保護電弧焊接用實芯焊絲。又如中國專利200310100196.3公開了一種高強度焊條。如中國專利200710103490.8公開了一種實芯焊絲。還有已有技術H1Cr21Ni10Mn6焊絲,主要用于重型、大型車輛等自動焊接,本案也是以此為研發背景的進一步改進,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焊絲的抗拉強度,提高其熔敷金屬的抗拉強度,為此還有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公開:如中國專利201110104281.1公開了一種焊絲、盤條及其應用它涉及盤條和焊絲。已有的技術存在下述問題亟待解決。鍛造問題,因受材料成分的影響,在鍛造環節采用怎樣的工藝方法,直接關系到產成鍛坯的組織和性能是否良好,業界亟待提供一種針對本案焊絲的鍛造工藝及其鍛坯,以提高焊絲的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為后序的焊絲加工以及焊絲產成品的品質提供保障。本案焊絲是在已有的H1Cr21Ni10Mn6焊絲的基礎上的創新,包括添加適量的Mo,同時相應的提高Mn的含量,問題在于由此材料成分的改變會對后期的生產帶來工藝困難,一般可知,鉬在合金鋼中的含量在一定范圍時,鉬會使合金鋼的塑性和韌性下降,因此業界亟待通過包括鍛造在內的工藝方法的改善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已有的技術因由焊絲的組分、焊絲的制備方法以及工藝設備的原因,不能很好的克服上述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克服前述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熱軋盤條的工藝步驟包括加熱的步驟,所述加熱的步驟中,預熱溫度控制為650-750℃;加熱溫度控制為1180-1220℃;加熱時間控制為3.5-4小時;終軋溫度控制為≥900℃。前述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鍛坯件化學成分質量%包括:碳C≤0.10、硅Si≤0.8、錳Mn5.5-8.0、磷P≤0.030、硫S≤0.020、鎳Ni9.0-11.0、鉻Cr19.0-22.0、鉬Mo0.5-2.0;Mn/Mo比控制在7-7.5?;?,所述鍛坯件化學成分質量%由碳C≤0.10、硅Si≤0.8、錳Mn5.5-8.0、磷P≤0.030、硫S≤0.020、鎳Ni9.0-11.0、鉻Cr19.0-22.0、鉬Mo0.5-2.0,和余量為鐵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組成;Mn/Mo比控制在7-7.5。前述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軋制的步驟中,軋制成盤條的尺寸為Ф5.5mm。前述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冷卻的步驟,采用空氣中自然冷卻。前述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精整的步驟,迅速盤卷、修磨表面缺陷。前述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Mn/Mo比控制為7-7.1,或7.2-7.3,或7.4-7.5。前述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制備所述鍛坯件的鍛造步驟包括:坯料加熱的步驟,其中,坯料的裝爐溫度控制在≤850℃。前述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預熱階段的爐溫控制在800℃-850℃。前述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加熱和均熱階段的爐溫控制:當保持較高爐溫時,迅速加熱至始鍛溫度。前述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加熱時間控制,加熱時間應符合公式:T=aD;公式中T是指加熱總時間(min);a是指與尺寸、鋼種有關的系數;D是指坯料直徑或邊長(mm);其中,加熱總時間計算中的系數a取值為0.7。前述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鍛造溫度的控制:始鍛溫度為≥1180,終鍛溫度為≥850。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克服前述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21-10Mn7Mo焊絲的鍛造方法及用該方法制備的鍛坯件,以及制備21-10Mn7Mo焊絲的鍛坯件及熱軋方法。本專利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制備21-10Mn7Mo焊絲的鍛坯件,其中,所述鍛坯件化學成分質量%包括:碳C≤0.10、硅Si≤0.8、錳Mn5.5-8.0、磷P≤0.030、硫S≤0.020、鎳Ni9.0-11.0、鉻Cr19.0-22.0、鉬Mo0.5-2.0;Mn/Mo比控制在7-7.5。本案解決技術問題還可以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熱軋盤條的工藝步驟包括加熱的步驟,所述加熱的步驟中,預熱溫度控制為650?750℃;加熱溫度控制為1180?1220℃;加熱時間控制為3.5?4小時;終軋溫度控制為≥900℃。其中,加熱和均熱階段的爐溫控制:當保持較高爐溫時,迅速加熱至始鍛溫度;加熱時間控制,加熱時間應符合公式:T=aD;公式中T是指加熱總時間(min);a是指與尺寸、鋼種有關的系數;D是指坯料直徑或邊長(mm);其中,加熱總時間計算中的系數a取值為0.7;鍛造溫度的控制:始鍛溫度為≥1180,終鍛溫度為≥85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制備21-10Mn7Mo焊絲的熱軋盤條,其中,熱軋盤條的工藝步驟包
括加熱的步驟,所述加熱的步驟中,預熱溫度控制為650-750℃;加熱溫度控
制為1180-1220℃;加熱時間控制為3.5-4小時;終軋溫度控制為≥900℃。
其中,加熱和均熱階段的爐溫控制:當保持較高爐溫時,迅速加熱至始
鍛溫度;加熱時間控制,加熱時間應符合公式:T=aD;公式中T是指加熱總
時間(min);a是指與尺寸、鋼種有關的系數;D是指坯料直徑或邊長(mm);
其中,加熱總時間計算中的系數a取值為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慶蓮,韓萍,薛玉寶,蔡玉麗,張永泉,厲海艷,于湘,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冶金集團天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