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學步車。
技術介紹
傳統的學步車一般采用圓形支架作為主體結構,并在圓形支架底部安裝若干萬向輪,另外也有采用二輪或三輪的學步車,但是采用圓形支架的學步車結構過于傳統而且缺泛趣味性,而采用二輪或三輪的學步車穩定性不好,操作不方便,容易摔倒,同時趣味性也差。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學步車。本技術的學步車,包括主梁,所述主梁的頂部靠近后端處設有套管,套管內部固定坐墊管,坐墊管的頂部固定坐墊,主梁的前端連接轉向套,轉向套的頂部上方設有把手桿,把手桿的底部設有插入轉向套內部的插管,轉向套頂端固定上護蓋,轉向套的底端下方設有前軸套,前軸套的內部設有前輪軸,前輪軸的兩端外壁上設有通過軸承支撐的前輪,前輪軸的兩端部均固定有前輪軸蓋,前軸套上設有插入轉向套內部的轉向軸,轉向套的底端固定下護蓋,轉向軸的頂端通過連接桿與插管連接;所述主梁的后端連接后軸套,后軸套的內部設有后輪軸,后輪軸的兩端外壁上設有通過軸承支撐的后輪,后輪軸的兩端部均固定有后輪軸蓋。本技術的學步車,所述坐墊的底部設有套設在坐墊管外壁上的固定管,固定管的外壁上設有坐墊調整夾。本技術的學步車,所述把手桿的兩端套設把手套,兩個把手套之間的把手桿外壁上套設把手桿護套。本技術的學步車,所述插管的外壁上以及轉向軸的外壁上均套設有軸承。本技術的學步車,所述前輪和后輪的胎面上均設有卡通花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學步車,包括主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的頂部靠近后端處設有套管(2),套管(2)內部固定坐墊管(3),坐墊管(3)的頂部固定坐墊(4),主梁(1)的前端連接轉向套(5),轉向套(5)的頂部上方設有把手桿(6),把手桿(6)的底部設有插入轉向套(5)內部的插管(7),轉向套(5)頂端固定上護蓋(8),轉向套(5)的底端下方設有前軸套(9),前軸套(9)的內部設有前輪軸(10),前輪軸(10)的兩端外壁上設有通過軸承支撐的前輪(11),前輪軸(10)的兩端部均固定有前輪軸蓋(12),前軸套(9)上設有插入轉向套(5)內部的轉向軸(13),轉向套(5)的底端固定下護蓋(14),轉向軸(13)的頂端通過連接桿(15)與插管(7)連接;所述主梁(1)的后端連接后軸套(16),后軸套(16)的內部設有后輪軸(17),后輪軸(17)的兩端外壁上設有通過軸承支撐的后輪(18),后輪軸(17)的兩端部均固定有后輪軸蓋(1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學步車,包括主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的
頂部靠近后端處設有套管(2),套管(2)內部固定坐墊管(3),坐
墊管(3)的頂部固定坐墊(4),主梁(1)的前端連接轉向套(5),
轉向套(5)的頂部上方設有把手桿(6),把手桿(6)的底部設有插
入轉向套(5)內部的插管(7),轉向套(5)頂端固定上護蓋(8),
轉向套(5)的底端下方設有前軸套(9),前軸套(9)的內部設有前
輪軸(10),前輪軸(10)的兩端外壁上設有通過軸承支撐的前輪(11),
前輪軸(10)的兩端部均固定有前輪軸蓋(12),前軸套(9)上設有
插入轉向套(5)內部的轉向軸(13),轉向套(5)的底端固定下護
蓋(14),轉向軸(13)的頂端通過連接桿(15)與插管(7)連接;
所述主梁(1)的后端連接后軸套(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