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船舶柴油機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主要包括主軸承座,主軸承座為雙層結構,分為上層軸承座和下層軸承座,上層軸承座底部為圓弧形結構,上層軸承座上端兩側設有彈性螺栓,兩側為直導向面,上層軸承座底部設有壓力傳感器,上層軸承座底部與下層軸承座下凹部分共同形成補償油腔,上層軸承座底部在補償油腔內壁兩側設有配合面,補償油腔內壁與配合面之間設置O形密封,補償油腔還通過比例電磁閥和截止閥連接高壓伺服油軌,還包括控制顯示器,壓力傳感器和比例電磁閥連接控制顯示器,本發明專利技術自動化程度高,提高了柴油機運轉的可靠性,簡化了運行維護和管理程序;采用比例電磁閥,可以根據控制信號控制進入補償油腔的伺服油流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柴油機曲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船舶柴油機曲軸和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
技術介紹
:船舶柴油機的曲軸結構復雜,在柴油機中屬最大最重的零件。新造的柴油機曲軸安放在機座主軸承上,因各道主軸承孔中心在同一直線上,坐落于主軸承上的曲軸中心線業呈直線狀態。經長時間運轉,各道主軸承下瓦會因負荷的不均勻性、曲軸回轉的不均勻性等因素造成各道主軸承不同程度的磨損,至使各道主軸承不等高,坐落其上的曲軸軸線發生彎曲變形,引起曲軸產生附加彎矩,造成柴油機曲軸運行阻力增加,有效功率損耗,機械效率下降。船舶柴油機主要是大型低速機,活塞在氣缸中主要承受燃氣的壓力,主軸承的下瓦是主要的承壓面,磨損主要發生在下瓦上,曲軸軸線的變形主要是上下方向。因此,柴油機在正常運轉情況下,曲軸其軸線狀態主要取決于主軸承下瓦的高低。為了確保柴油機正常工作中曲軸軸線正常,在柴油機的運行維護管理中通常一到三個月需要進行一次曲軸臂距差的測量,并根據測量的臂距差值作出曲軸狀態曲線圖,再具曲軸狀態曲線圖,判斷各道主軸承的高低及磨損情況。然后再根據磨損情況對軸瓦做出修理,嚴重的還需更換軸瓦,在主軸承磨損后,這不但影響了柴油機的運行工況,還給柴油機的運行維護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柴油機經長期運轉,為了保持柴油機主軸承高度始終一致,為了使得曲軸軸線保持直線狀態,從而保持柴油機正常的運轉工況。為了規避周期性的人工測量臂距差、測繪曲軸狀態曲線,并以此判斷主軸承位置高低所帶來的運行維護管理中的不便等,特專利技術了這種船舶柴油機曲軸和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結構原理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提高了柴油機運轉的可靠性,優化了柴油機運行工況,簡化了運行維護和管理程序;同時可以根據控制信號控制進入補償油腔的伺服油流量的技術方案:一種船舶柴油機曲軸和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主要包括主軸承座,主軸承座為雙層結構,分為上層軸承座和下層軸承座,上層軸承座底部為圓弧形結構,上層軸承座上端兩側設有彈性螺栓,兩側為直導向面,上層軸承座底部設有壓力傳感器,上層軸承座底部與下層軸承座下凹部分共同形成補償油腔,上層軸承座底部在補償油腔內壁兩側設有配合面,補償油腔內壁與配合面之間設置O形密封。作為優選,還包括比例電磁閥、截止閥、高壓伺服油軌,補償油腔出口通過截止閥連接高壓伺服油軌,高壓伺服油軌通過比例電磁閥連接補償油腔的入口。作為優選,還包括控制顯示器,壓力傳感器連接控制顯示器輸入端,控制顯示器輸出端連接比例電磁閥。作為優選,比例電磁閥包括電磁閥體和電磁閥執行器,電磁閥體連接電磁閥執行器,電磁閥執行器包括控制模塊、電源模塊、存儲模塊和無線通信模塊,控制模塊、電源模塊、存儲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分別連接控制顯示器。作為優選,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壓力傳感器檢測上層軸承座下瓦承受的壓力,并將壓力信號傳遞給控制顯示器;B、控制顯示器對接收到的各個上層軸承座下瓦的承壓信號進行處理,自動計算出各個上層軸承座下瓦承壓的平均值,將各上層軸承座下瓦的承壓與平均值比較;C、若平均值與承壓差值增大,控制顯示器則根據差值大小,給比例電磁閥提供控制信號,比例電磁閥開啟,由高壓伺服油軌通過比例電磁閥給補償油腔供油;D、在補償油腔油壓作用下,將上層軸承座向上頂,直到該上層軸承座下瓦承壓與平均值之差為零;E、所有主軸承均按步驟A-步驟D工作,則各主軸承高度均可保持相同,曲軸軸線共線。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專利技術結構原理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提高了柴油機運轉的可靠性,優化了柴油機運行工況,簡化了運行維護和管理程序。(2)本專利技術采用比例電磁閥,可以根據控制信號控制進入補償油腔的伺服油流量。(3)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控制顯示器,不僅能接受各主軸承下瓦的承壓信號,還能對對信號進行分析處理;顯示各主軸承承壓值,及瞬態平均值。(4)本專利技術采取各主軸承下瓦承壓平均值與各主軸承承壓的差值作為控制信號,規避了不同負荷條件下,補償油壓對正常軸承間隙的影響。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連接結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比例電磁閥控制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如圖1、圖2所示,一種船舶柴油機曲軸和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主要包括主軸承座,主軸承座為雙層結構,分為上層軸承座1和下層軸承座2,所述上層軸承座1底部為圓弧形結構,所述上層軸承座1上端兩側設有彈性螺栓3,兩側為直導向面,所述上層軸承座1底部設有壓力傳感器4,所述上層軸承座1底部與所述下層軸承座2下凹部分共同形成補償油腔5,所述上層軸承座1底部在補償油腔5內壁兩側設有配合面6,所述補償油腔5內壁與配合面6之間設置O形密封7。采用彈性螺栓3,能夠確保上層軸承座1可以在補償油腔5的壓力作用下上下浮動,補償油腔5依靠配合面6實現密封,配合面6還起著上層軸承座1上下浮動的導向作用。還包括比例電磁閥8、截止閥9、高壓伺服油軌10,所述補償油腔5出口通過截止閥9連接高壓伺服油軌10,高壓伺服油軌10通過比例電磁閥8連接所述補償油腔5的入口;還包括控制顯示器11,壓力傳感器4連接所述控制顯示器11輸入端,所述控制顯示器11輸出端連接比例電磁閥8。本實施例中,比例電磁閥8包括電磁閥體和電磁閥執行器,所述電磁閥體連接所述電磁閥執行器,所述電磁閥執行器包括控制模塊81、電源模塊82、存儲模塊83和無線通信模塊84,所述控制模塊81、電源模塊82、存儲模塊83、無線通信模塊84分別連接控制顯示器11,比例電磁閥8可以根據控制信號控制進入補償油腔5的伺服油流量。本專利技術中的圖1只是其中一個主軸承座結構,高壓伺服油軌10上設有多個主軸承座,且多個主軸承座結構原理與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原理完全一致,控制顯示器11接收其他主軸承座壓力信號并控制相對應的比例電磁閥8來控制進入相對應的補償油腔的伺服油流量。本實施例中,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壓力傳感器4檢測上層軸承座1下瓦承受的壓力,并將壓力信號傳遞給控制顯示器11;B、控制顯示器11對接收到的各個上層軸承座下瓦的承壓信號進行處理,自動計算出各個上層軸承座下瓦承壓的平均值,將各上層軸承座下瓦的承壓與平均值比較;C、若平均值與承壓差值增大,控制顯示器11則根據差值大小,給比例電磁閥8提供控制信號,比例電磁閥8開啟,由高壓伺服油軌10通過比例電磁閥8給補償油腔5供油;D、在補償油腔5油壓作用下,將上層軸承座1向上頂,直到該上層軸承座1下瓦承壓與平均值之差為零;E、所有主軸承均按步驟A-步驟D工作,則各主軸承高度均可保持相同,曲軸軸線共線。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結構原理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提高了柴油機運轉的可靠性,優化了柴油機運行工況,簡化了運行維護和管理程序;采用比例電磁閥,可以根據控制信號控制進入補償油腔的伺服油流量;采用的控制顯示器,不僅能接受各主軸承下瓦的承壓信號,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船舶柴油機曲軸和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主軸承座,主軸承座為雙層結構,分為上層軸承座和下層軸承座,所述上層軸承座底部為圓弧形結構,所述上層軸承座上端兩側設有彈性螺栓,兩側為直導向面,所述上層軸承座底部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上層軸承座底部與所述下層軸承座下凹部分共同形成補償油腔,所述上層軸承座底部在補償油腔內壁兩側設有配合面,所述補償油腔內壁與配合面之間設置O形密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船舶柴油機曲軸和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主軸承座,主軸承座為雙層結構,分為上層軸承座和下層軸承座,所述上層軸承座底部為圓弧形結構,所述上層軸承座上端兩側設有彈性螺栓,兩側為直導向面,所述上層軸承座底部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上層軸承座底部與所述下層軸承座下凹部分共同形成補償油腔,所述上層軸承座底部在補償油腔內壁兩側設有配合面,所述補償油腔內壁與配合面之間設置O形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船舶柴油機曲軸和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比例電磁閥、截止閥、高壓伺服油軌,所述補償油腔出口通過截止閥連接高壓伺服油軌,高壓伺服油軌通過比例電磁閥連接所述補償油腔的入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船舶柴油機曲軸和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顯示器,壓力傳感器連接所述控制顯示器輸入端,所述控制顯示器輸出端連接比例電磁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船舶柴油機曲軸和曲軸軸線自動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電磁閥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俊杰,王琪,鄒承,張輝,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