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組合物及其應用,該除草組合物以環嗪酮與滅草松為有效成分,環嗪酮與滅草松的質量比為1?60∶60?1。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除草組合物可用于甘蔗田苗后除草,特別是用于防除甘蔗田中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具有顯著效果。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除草組合物相對于單劑在提高了藥效的前提下,延緩雜草抗性,除草譜廣,持效期長,而且對甘蔗以及后茬作物都具有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除草劑研發
,特別涉及一種含環嗪酮和滅草松的甘蔗苗后除草組合物及其應用。
技術介紹
環嗪酮(hexazinone),為內吸選擇性除草劑,植物根、葉都能吸收,主要通過木質部傳導,對松樹根部沒有傷害,是優良的林用除草劑。藥效進程較慢,雜草1個月,灌木2個月,喬木3-10個月。環嗪酮適用于常綠針葉林,如紅松、樟子松、云衫、馬尾松等幼林撫育。造林前除草滅灌、維護森林防火線及林分改造等,可防除大部分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及木本植物黃花忍冬、珍珠梅、榛子、柳葉繡線菊、刺五加、山楊、木樺、椴、水曲柳、黃波羅、核桃揪等。滅草松,又名排草丹、苯達松,化學名稱:3-異丙基-(1H)-苯并-2,1,3-噻二嗪-4-酮-2,2-二氧化物,屬苯并噻二嗪酮類除草劑,其結構式為:滅草松是光合作用抑制劑,是觸殺型具選擇性的苗后除草劑,用于苗期莖葉處理,通過葉片接觸而起作用。旱田使用,先通過葉面滲透傳導到葉綠體內抑制光合作用。滅草松在小麥體內被代謝為活性弱得糖軛合物而解毒,對作物安全。施藥后8-16周滅草松在土壤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目前,甘蔗田除草劑受作物安全性所限,殺草譜也有限,單獨使用一種除草劑單劑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甘蔗田雜草的發生,再者有些除草劑由于水溶性大或田間持效期太長、用量過大或施藥不均勻都容易造成對當季作物或后茬作物的殘留毒害。因此,本專利技術選擇可殺草譜不同,優缺點互補的環嗪酮與滅草松兩種除草劑適當減量后配成合劑使用,這樣既擴大了殺草譜,明顯提高了除草效果,也避免了對當季作物產生藥害和對后茬作物產生殘留毒害的可能性。公開于該
技術介紹
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專利技術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組合物。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除草組合物在甘蔗田除草中的應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組合物,所述的除草組合物是以環嗪酮和滅草松為有效成分,環嗪酮與滅草松的質量比為1-60∶60-1。作為優選,所述的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組合物,所述的除草組合物中環嗪酮與滅草松的質量比為1-30:30-1。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農藥制劑,含有所述的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組合物,環嗪酮與滅草松二者在除草組合物中的質量百分含量為1-80%,其余為農藥中允許使用的輔助成分。作為優選,所述的農藥制劑,環嗪酮與滅草松二者在除草組合物中的質量百分含量為30-65%,其余為農藥中允許使用的輔助成分。作為優選,所述的劑型為乳油、懸浮劑、水乳劑、微乳劑、水分散顆粒劑或可濕性粉劑。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所述的除草組合物或所述的農藥制劑在制備甘蔗田苗后除草的除草劑中的應用。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所述的除草組合物或所述的農藥制劑在制備防除甘蔗田中闊葉雜草和/或莎草科雜草的除草劑中的應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除草活性高。本專利技術的除草組合物可以通過兩種不同機理殺死雜草,使得雜草抗性產生速度降低了,極大地提高除草劑的殺草活性。(2)除草譜廣,持效期長。滅草松對莎草科雜草和多數闊葉雜草具有很好的防效,環嗪酮可防治大多數闊葉雜草和部分喬木科雜草。兩者混合后,能夠提高對多種闊葉雜草的防治。(3)延緩雜草抗性。本專利技術除草組合物通過二元復配,降低雜草對藥劑的抗性,并提高對抗性雜草的防效,從而延長藥劑的使用壽命。(4)安全性高。由于其使用劑量得到了控制,使藥劑在提高了藥效的前提下,其對甘蔗以及后茬作物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5)本專利技術的除草組合物,應用于甘蔗田苗后除草,其能夠防除甘蔗田中各種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在提高了藥效的前提下,對甘蔗以及后茬作物都具有安全性。(6)本專利技術的除草組合物可在制備用于甘蔗田苗后除草的除草劑中應用,特別是在制備用于防除甘蔗田中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的除草劑中應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實施例1:環嗪酮34%,滅草松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5%,二甲苯至100%,按照常規的制劑方法配制成質量百分含量為35%的乳油。實施例2:環嗪酮29%,滅草松1%,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硅酸鎂鋁0.5%,乙二醇7%,磷酸三丁酯2%,硅油0.2%,余量為水,所有成分的總百分含量為100%。按照常規的制劑方法配制成質量百分含量為30%的懸浮劑。實施例3:環嗪酮59%,滅草松1%,NNO(亞甲基雙荼磺酸鈉)5%、硫酸銨3%,聚乙烯醇2%,高嶺土至100%,按照常規的制劑方法配制成質量百分含量為60%的水分散顆粒劑。實施例4:環嗪酮60%,滅草松5%,NNO(亞甲基雙荼磺酸鈉)6%,木質碘酸鈉4%,高嶺土至100%,按照常規的制劑方法配制成質量百分含量為65%的可濕性粉劑。實施例5:環嗪酮3%,滅草松12%,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硅酸鎂鋁0.5%,乙二醇7%,磷酸三丁酯2%,溶劑油20%,水至100%,按照常規的制劑方法配制成質量百分含量為15%的水乳劑。實施例6:環嗪酮1%,滅草松9%,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硅酸鎂鋁0.5%,乙二醇7%,磷酸三丁酯2%,水至100%,按照常規的制劑方法配制成質量百分含量為10%的微乳劑。實施例7:環嗪酮10%,滅草松50%,NNO(亞甲基雙荼磺酸鈉)6%,木質碘酸鈉4%,高嶺土至100%,按照常規的制劑方法配制成質量百分含量為60%的可濕性粉劑。實施例8:環嗪酮20%,滅草松31%,甲基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硅酸鎂鋁0.5%,乙二醇7%,磷酸三丁酯2%,硅油0.2%,余量為水,所有成分的總百分含量為100%。按照常規的制劑方法配制成質量百分含量為51%的懸浮劑。實施例9:環嗪酮19%,滅草松60%,NNO(亞甲基雙荼磺酸鈉)5%、硫酸銨3%,聚乙烯醇2%,高嶺土至100%,按照常規的制劑方法配制成質量百分含量為79%的水分散顆粒劑。實施例10:環嗪酮5%,滅草松5%,NNO(亞甲基雙荼磺酸鈉)6%,木質碘酸鈉4%,高嶺土至100%,按照常規的制劑方法配制成質量百分含量為10%的可濕性粉劑。實施例11:(1)室內活性測定試驗利用95%環嗪酮原藥、95%滅草松原藥的不同配比的復配組合,測定其對甘蔗田常見雜草鴨跖草的共毒系數。試驗方法:將定量的鴨跖草的種子分別播種于9cm的一次性紙杯中,每杯中播種10-15粒種子,在光照培養箱中培養,待鴨跖草3-6葉期時,在履帶式作物噴霧劑上進行噴霧處理。處理后溫室內繼續培養,定期觀察各處理對雜草的防除效果,30d后稱量各處理后的雜草鮮重,計算其毒力回歸曲線和共毒系數。共毒系數大于100,表明兩種有效物質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數小于100,表明兩種有效物質具有拮抗作用,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表1氟磺草胺和滅草松對鴨拓草室內活性聯合毒力測定結果從表1可以看出,兩種有效成分環嗪酮和滅草松復配后,當環嗪酮與滅草松的質量比為1-60∶60-1時,共毒系數均大于120,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環嗪酮和滅草松復配組合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草組合物是以環嗪酮和滅草松為有效成分,環嗪酮與滅草松的質量比為1?60∶60?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草組合物是以環嗪酮和滅草松為有效成分,環嗪酮與滅草松的質量比為1-60∶60-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草組合物中環嗪酮與滅草松的質量比為1-30:30-1。3.一種農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含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組合物,環嗪酮與滅草松二者在除草組合物中的質量百分含量為1-80%,其余為農藥中允許使用的輔助成分。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世忠,黃奇政,王少英,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綠泰農業投資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