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用于口蹄疫疫苗的復乳型佐劑及其制備方法,涉及藥物制劑領域。用于口蹄疫疫苗的復乳型佐劑,由下述質量份的組分組成:礦物油?50?65份,維生素E?10?35份,蓖麻油乙基氧化物3?5份,吐溫80?2?8份,正戊醇?2?6份,硬脂醇聚氧乙烯醚?1?4份和去離子水?1?5份。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含有復乳型佐劑的口蹄疫疫苗及其制備方法。含有該佐劑的口蹄疫疫苗在穩定性、免疫增強效果較好的前提下,較短時間內就能夠完全被動物吸收,避免接種部位發炎,因此顯著減少了副反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藥物制劑領域,具體涉及用于口蹄疫疫苗的復乳型佐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動物疫苗中油性佐劑使用最為廣泛,且免疫增強效果最好。含油佐劑疫苗有三種劑型:油包水(W/O)型、水包油包水(W/O/W)型及水包油(O/W)型。目前,含油佐劑疫苗以W/O(油乳劑)最為普遍、增強免疫效果最佳,但是存在不能代謝的礦物油含量高、黏度大和毒副反應強等缺點。豬、犬、貓等動物對該劑型疫苗尤為敏感,這限制了W/O劑型在實際中的應用。而O/W劑型克服了W/O的缺點,但佐劑活性太弱,提高免疫效果的能力有限,不能滿足養殖業的需求。水包油包水(W/O/W)型疫苗中常用的佐劑為水包油包水(W/O/W)型復乳。現有技術中,水包油包水(W/O/W)型復乳包括ISA206佐劑(法國SEPPIC公司)以及含有大量礦物油的佐劑,含有這些佐劑的疫苗雖然免疫活性高,但是免疫后較長時間才能夠被動物完全吸收,接種部位易發炎,因此副反應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口蹄疫疫苗的復乳型佐劑,含有該佐劑的口蹄疫疫苗在穩定性、免疫增強效果較好的前提下,較短時間內就能夠完全被動物吸收,避免接種部位發炎,因此顯著減少了副反應。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含有復乳型佐劑的口蹄疫疫苗,該疫苗穩定性、免疫效果較好,在較短時間內就能夠完全被動物吸收,避免接種部位發炎,因此顯著減少了副反應。本專利技術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疫苗的制備方法,該方法簡單,高效,安全。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用于口蹄疫疫苗的復乳型佐劑,由下述質量份的組分組成:礦物油50-65份,維生素E10-35份,蓖麻油乙基氧化物3-5份,吐溫802-8份,正戊醇2-6份,硬脂醇聚氧乙烯醚1-4份,去離子水1-5份。在本專利技術中,所述蓖麻油乙基氧化物為EmulsogenEL360,所述硬脂醇聚氧乙烯醚為硬脂醇聚氧乙烯(21)醚。本專利技術還提供所述用于口蹄疫疫苗的復乳型佐劑的制備方法,將各組分混合,攪拌均勻,滅菌。本專利技術還提供含有所述復乳型佐劑的口蹄疫疫苗。在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疫苗由所述復乳型佐劑和口蹄疫抗原組成。優選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復乳型佐劑和口蹄疫抗原的質量比為1:05~1.5。本專利技術還提供所述口蹄疫疫苗的制備方法,將復乳型佐劑和口蹄疫抗原預熱至15~30℃,將復乳型佐劑與口蹄疫抗原混合,手搖或攪拌均勻,得到口蹄疫疫苗。本專利技術用于口蹄疫疫苗的復乳型佐劑,采用維生素E代替部分礦物油,選用低毒性表面活性劑,含有該佐劑的口蹄疫疫苗在穩定性、免疫增強效果較好的前提下,在較短時間內易被動物完全吸收,避免接種部位發炎,因此顯著降低了對動物的毒副作用。該復乳型佐劑與滅活抗原可以通過手搖、磁力攪拌或機器攪拌,制成穩定的W/O/W型疫苗。制備過程無需精密儀器,操作方便,制備成本低。本專利技術含有復乳型佐劑的口蹄疫疫苗,注射方便,制備方法簡單、高效、安全。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制備復乳型佐劑本實施例中EmulsogenEL360購自科萊恩化工有限公司,產品編號CNP1004847;硬脂醇聚氧乙烯(21)醚購自上海美豪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產品編號PCN/4500713528。復乳型佐劑1配方:復乳型佐劑2配方:復乳型佐劑3配方:對照佐劑1配方:對照佐劑2配方(是公開號為CN104398478A、名稱“獸用藥物的復乳型載體及其應用”專利技術專利申請中實施例1的油相3):制備復乳型佐劑1-3和對照佐劑1、2,具體方法如下:按照配方稱取各組分,混合,攪拌均勻,于115℃條件下采用高壓蒸氣滅菌20分鐘。佐劑于室溫避光保存。實施例2口蹄疫疫苗(W/O/W型)的制備豬口蹄疫滅活病毒液(O型,Mya98株)由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提供,滅活前每0.2毫升病毒液中病毒含量為107.17LD50。將復乳型佐劑1-3、對照佐劑1分別與豬口蹄疫滅活病毒液按照質量比1:1混合,通過手搖5-10分鐘或在250rpm條件下攪拌30分鐘,使各組分混合均勻,得到口蹄疫疫苗,口蹄疫疫苗的編號與佐劑的對應關系見表1。佐劑、病毒液在混合前最好預熱至15~30℃。按照公開號為CN104398478A、名稱“獸用藥物的復乳型載體及其應用”專利技術專利申請中實施例3方法,將對照佐劑2與豬口蹄疫滅活病毒液(O型,Mya98株)制成口蹄疫疫苗,編號為疫苗E。佐劑編號疫苗編號復乳型佐劑1口蹄疫疫苗A復乳型佐劑2口蹄疫疫苗B復乳型佐劑3口蹄疫疫苗C對照佐劑1口蹄疫疫苗D對照佐劑2口蹄疫疫苗E口蹄疫疫苗A-E均為W/O/W型,它們的物理性狀均一致,乳化液呈淡粉色,搖動時壁上略帶淡藍色劑型。采用如下方法檢測口蹄疫疫苗A-E:取一250mL燒杯,盛放100mL冷水,取一清潔吸管,吸取少許疫苗滴于冷水表面,各疫苗的液滴均呈云霧狀擴散。黏度:用1mL吸管(出口內徑1.2mm)吸取25℃左右的疫苗1.0mL,令其垂直自然流出,記錄流出0.4mL所需的時間,結果:各疫苗的流出時間均在8秒以內。粒徑:用移液槍精確取疫苗10μL于測試杯中,加入290μLPBS緩沖液充分混勻,確保乳化顆粒良好分散,將測試杯放入馬爾文納米粒度儀中測定,測定溫度設定為25℃,結果各疫苗的平均粒徑在130-190nm范圍內。離心穩定性:取疫苗10mL加入離心管中,在3000rpm/min離心15min,盛放各疫苗的管底均無析出水相。37℃穩定性:將疫苗置于37℃培養箱中,每天定時觀察,各疫苗放置14天后不破乳。口蹄疫疫苗A-E在4℃冰箱中放置12個月,均穩定。實施例3口蹄疫疫苗A、B、C的安全檢驗檢驗實施例2中口蹄疫疫苗A-E對小鼠和豬的安全性。(1)小鼠安全試驗取16-22g清潔級小鼠60只,隨機分成6組,其中一組不接種作為對照,另外五組分別免疫口蹄疫疫苗A、B、C、D或E,每只小鼠頸部皮下注射1/2頭份(0.5ml,這里的1/2頭份是相對于豬的)口蹄疫疫苗。疫苗接種后1周、2周、3周,各組隨機剖解小鼠3只,觀察注射部位吸收情況,結果見表2。通過表2可以看出:接種小鼠注射部位剖解,疫苗A、B、C組注射后2周3/3完全吸收;D組注射后2周僅有1/3完全吸收,注射后3周才3/3完全吸收;E組注射后2周僅有1/3完全吸收,注射后3周才3/3完全吸收。小鼠安全試驗結果說明:采用本專利技術佐劑1-3制備的口蹄疫疫苗,在注射后兩周就被全部試驗動物完全吸收,避免了由于疫苗長時間未完全吸收在接種部位引起的發炎,因此與對比佐劑1、2相比,顯著降低了副反應,安全性高。表2口蹄疫疫苗的安全檢驗結果(2)豬安全試驗取口蹄疫抗體陰性的30-35日齡健康仔豬各30頭,隨機分成6組,其中一組不接種作對照組,另外五組分別接種口蹄疫疫苗A、B、C、D或E,每頭肌肉注射4頭份(4ml)口蹄疫疫苗。接種后觀察14天,所有試驗豬觀察指標包括體溫、精神、食欲等局部、全身反應以及剖解注射部位吸收情況,結果見表3。通過表3可以看出:所有試驗豬精神、體溫、食欲等均未見異常。疫苗接種仔豬未見疫苗接種引起的異常反應。高劑量(4ml)接種豬注射部位剖解,口蹄疫疫苗A、B、C接種14天后所有豬只完全吸收,口蹄疫疫苗D接種14天后只有2/5豬只完全吸收,口蹄疫疫苗E接種14天后只有1/5豬只完全吸收。豬安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口蹄疫疫苗的復乳型佐劑,由下述質量份的組分組成:礦物油???????????????50?65份,維生素E??????????????10?35份,蓖麻油乙基氧化物?????3?5份,吐溫80???????????????2?8份,正戊醇???????????????2?6份,硬脂醇聚氧乙烯醚?????1?4份,去離子水?????????????1?5份。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口蹄疫疫苗的復乳型佐劑,由下述質量份的組分組成:礦物油50-65份,維生素E10-35份,蓖麻油乙基氧化物3-5份,吐溫802-8份,正戊醇2-6份,硬脂醇聚氧乙烯醚1-4份,去離子水1-5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口蹄疫疫苗的復乳型佐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蓖麻油乙基氧化物為EmulsogenEL360,所述硬脂醇聚氧乙烯醚為硬脂醇聚氧乙烯(21)醚。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口蹄疫疫苗的復乳型佐劑的制備方法,將各組分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碧華,盧宇,呂芳,張金秋,趙艷紅,侯繼波,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