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包括旋轉機構、內蓋和C形隔板,所述內蓋連接所述C形隔板,所述C形隔板和內蓋間固定連有環形密封件,所述旋轉機構設于所述內蓋腔體內部,其包括過濾流道,所述過濾流道匹配所述C形隔板,所述環形密封件適配所述旋轉機構的端面,且配合面為迷宮密封結構。運用該密封組件,所述環形密封件固定連接所述C形隔板和內蓋,僅相對所述旋轉機構轉動,能夠減小摩擦,提高使用效率和增加使用壽命,同時所述環形密封件和旋轉機構接觸配合面為迷宮密封結構,相對現有直接接觸式配合面,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所述過濾流道內固體物質擠出的問題,該密封組件結構簡單,運用方便,成本低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固液分離
,特別是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
技術介紹
目前使用的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主要由外蓋、濾盤、C形隔板、內蓋、主軸、圓形隔板、出口擋板、進出口間隔塊等組成。內蓋和外蓋之間用C形隔板構成設備與外部的間隔,濾盤與外蓋、內蓋之間通常有密封件來保證過濾流道中的固體不會跑渣,現在主要的密封方式為氣壓調節密封件來密封設備蓋體與濾盤之間的縫隙;在工程使用中發現這種密封形式并不能有效的防止跑渣現象的發生,過濾流道中的固體常常跑到過濾流道之外,導致固液分離效果不佳,而且密封件不得不與蓋體和濾盤產生緊密的摩擦,影響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過濾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現有氣壓調節密封件不能有效的防止跑渣現象的發生,導致固液分離效果不佳,并且密封件不得不與蓋體和濾盤產生緊密的摩擦,影響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過濾效率的問題,提供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包括旋轉機構、內蓋和C形隔板,所述內蓋連接所述C形隔板,所述C形隔板和內蓋間固定連有環形密封件,所述旋轉機構設于所述內蓋腔體內部,其包括過濾流道,所述過濾流道匹配所述C形隔板,所述環形密封件適配所述旋轉機構的端面,且配合面為迷宮密封結構。采用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所述環形密封件固定連接所述C形隔板和內蓋,僅相對所述旋轉機構轉動,能夠減小摩擦,提高使用效率和增加使用壽命,同時所述環形密封件和旋轉機構接觸配合面為迷宮密封結構,相對現有直接接觸式配合面,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所述過濾流道內固體物質擠出的問題,該密封組件結構簡單,運用方便,成本低廉。優選地,該密封組件還包括外蓋,所述外蓋連接所述內蓋和C形隔板。采用這種結構設置,方便C形隔板的拆裝、檢修和更換。優選地,所述旋轉機構還包括濾盤、圓形隔板和主軸,所述濾盤設于所述圓形隔板上,所述圓形隔板連接所述主軸,所述濾盤為中空結構,其中空結構內腔形成所述過濾流道,所述過濾流道匹配所述圓形隔板,所述環形密封件適配所述濾盤的端面。優選地,所述環形密封件和濾盤的迷宮密封結構配合面設有縫隙。采用這種結構設置,能夠進一步降低轉動摩擦,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優選地,所述縫隙的間距為0.02-0.8mm。優選地,所述C形隔板端口設有隔塊,其將所述C形隔板端口分隔成進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一端所述C形隔板連接出口擋板。優選地,所述C形隔板連接所述內蓋的兩側面設有密封槽。優選地,所述C形隔板和環形密封件的材質為高分子復合材料。優選地,所述C形隔板和環形密封件的材質為銅、鎳或錫等軟金屬材料。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運用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所述環形密封件固定連接所述C形隔板和內蓋,僅相對所述旋轉機構轉動,能夠減小摩擦,提高使用效率和增加使用壽命,同時所述環形密封件和旋轉機構接觸配合面為迷宮密封結構,相對現有直接接觸式配合面,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所述過濾流道內固體物質擠出的問題,該密封組件結構簡單,運用方便,成本低廉;2、運用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該密封組件還包括外蓋,所述外蓋連接所述內蓋和C形隔板,采用這種結構設置,方便C形隔板的拆裝、檢修和更換;3、運用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所述環形密封件和濾盤的迷宮密封結構配合面設有縫隙,采用這種結構設置,能夠進一步降低轉動摩擦,提高設備運行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密封結構的位置、結構以及連接關系示意圖;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所述C形隔板及圓形隔板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外蓋,2-濾盤,3-過濾流道,4-圓形隔板,5-主軸,6-C形隔板,7-環形密封件,8-內蓋,9-密封槽,10-出口擋板,11-隔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的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實施例如圖1-3所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包括旋轉機構、內蓋8和C形隔板6。所述內蓋8連接所述C形隔板6,所述C形隔板6和內蓋8間固定連有環形密封件7,所述旋轉機構設于所述內蓋8腔體內部,其包括過濾流道3,所述過濾流道3匹配所述C形隔板6,所述環形密封件7適配所述旋轉機構的端面,且配合面為迷宮密封結構;該密封組件還包括外蓋1,所述外蓋1連接所述內蓋8和C形隔板6,采用這種結構設置,方便所述C形隔板6的拆裝、檢修和更換。所述旋轉機構還包括濾盤2、圓形隔板4和主軸5,所述濾盤2設于所述圓形隔板4上,所述圓形隔板4連接所述主軸5,所述濾盤2為中空結構,其中空結構內腔形成所述過濾流道3,所述過濾流道3匹配所述圓形隔板4,所述環形密封件7適配所述濾盤2的端面;所述環形密封件7和濾盤2的迷宮密封結構配合面設有縫隙,所述縫隙的間距為0.1mm,采用這種結構設置,能夠進一步降低轉動摩擦,提高設備運行效率。所述C形隔板6端口設有隔塊11,其將所述C形隔板6端口分隔成進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一端所述C形隔板6連接出口擋板10;所述C形隔板6連接所述內蓋8的兩側面設有密封槽9;所述C形隔板6和環形密封件7的材質為高分子復合材料。運用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所述環形密封件7固定連接所述C形隔板6和內蓋8,僅相對所述旋轉機構轉動,能夠減小摩擦,提高使用效率和增加使用壽命,同時所述環形密封件7和旋轉機構接觸配合面為迷宮密封結構,相對現有直接接觸式配合面,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所述過濾流道3內固體物質擠出的問題,該密封組件結構簡單,運用方便,成本低廉。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包括旋轉機構、內蓋(8)和C形隔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蓋(8)連接所述C形隔板(6),所述C形隔板(6)和內蓋(8)間固定連有環形密封件(7),所述旋轉機構設于所述內蓋(8)腔體內部,其包括過濾流道(3),所述過濾流道(3)匹配所述C形隔板(6),所述環形密封件(7)適配所述旋轉機構的端面,且配合面為迷宮密封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旋轉擠壓式過濾設備的密封組件,包括旋轉機構、內蓋(8)和C形隔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蓋(8)連接所述C形隔板(6),所述C形隔板(6)和內蓋(8)間固定連有環形密封件(7),所述旋轉機構設于所述內蓋(8)腔體內部,其包括過濾流道(3),所述過濾流道(3)匹配所述C形隔板(6),所述環形密封件(7)適配所述旋轉機構的端面,且配合面為迷宮密封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外蓋(1),所述外蓋(1)連接所述內蓋(8)和C形隔板(6)。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還包括濾盤(2)、圓形隔板(4)和主軸(5),所述濾盤(2)設于所述圓形隔板(4)上,所述圓形隔板(4)連接所述主軸(5),所述濾盤(2)為中空結構,其中空結構內腔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沛洋,陳立,張強,王吉白,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環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