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鋁擠壓裝置及其擠壓腔體結構,擠壓腔體結構包括具有擠壓腔的擠壓腔體,擠壓腔體上設有與擠壓腔連通的擠壓通道,擠壓腔中設有擠壓模具,擠壓腔由設置在擠壓腔體后端面上的凹坑形成,凹坑具有與擠壓模具前部吻合嵌裝的前嵌裝孔段,擠壓腔體的后端面上可拆的固定裝配有后定位蓋,后定位蓋的前端面為與擠壓腔體的后端面頂壓配合的頂壓面,后定位蓋的頂壓面上設有與擠壓模具后部吻合嵌裝的后嵌裝孔段,后定位蓋上設有供擠壓模具中成型的鋁線導出的導線孔。有效減小擠壓腔體長度,冷卻時可以較為快速的降低至目標溫度,擠壓腔中的鋁材不容易出現大量粘在擠壓腔體結構中的問題,清理較為簡便,更換擠壓模具省時省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鋁擠壓裝置及其擠壓腔體結構。
技術介紹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漆包鋁扁線以其自身具有的性能優良、成本低等特點廣受行業關注。傳統規定漆包鋁扁線生產工藝多是通過拉拔延伸鋁桿的方式,使鋁桿產生塑性變形,病將拉伸后的鋁扁線導體通過堿性溶液或超聲波進行清洗。但這種傳統的通過拉拔方式生產鋁扁線的工藝中存在諸多弊端,如拉拔延伸后的鋁扁線經常出現劃傷、毛刺等缺陷,在有缺陷的鋁扁線表面涂覆絕緣漆不但容易出現表面漆縮、漆疙瘩等表面不光的現象,而且容易造成鋁扁線在使用時出現性能不穩定的問題,導致產品質量較低,生產成本較高。目前,多采用擠壓技術來生產漆包鋁扁線,在授權公告號為CN101359523B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漆包鋁扁線的制作方法,采用擠壓成型設備將鋁桿連續擠壓成為鋁扁線,然后用水將鋁扁線冷卻,對鋁扁線涂覆絕緣漆,再對其進行烘烤干燥,空氣冷卻至常溫,最后牽引收線。鋁擠壓裝置包括擠壓輪,擠壓輪上有擠壓槽,壓實輪將鋁桿壓入擠壓槽中,由擠壓輪將鋁桿帶入擠壓腔體中,在擠壓腔體中的模具的擠壓作用下形成鋁扁線。如圖1所示為現有的鋁擠壓裝置,其包括擠壓輪1和擠壓腔體結構,擠壓腔體結構包括擠壓腔體3,擠壓腔體3包括與擠壓輪對應裝配的擠塑基體部31及設置在擠塑基體部的背離擠壓輪的一側的筒體段32,由擠塑基體部31和筒體段32形成擠壓腔,擠塑基體部31上設有與擠壓腔的擠塑通道33,當擠壓輪1帶著鋁桿轉動至擠塑通道33位置處,由擠塑基體部31上設有的擋止部將鋁桿擋止以在擠壓通道入口處擠壓堆積,隨著鋁桿的不斷進入,墩粗后的鋁材將經過擠壓通道進入擠壓腔中,由擠壓腔中的擠壓模具6對鋁材進行擠壓成型,最終形成鋁扁線導出擠壓腔體。為實現對擠壓模具的定位,在筒體段32中依次設置有分流模4、前模具定位蓋5、后模具定位蓋7及端部螺旋壓蓋8,端部螺旋壓蓋8具有兩端開口的筒體,筒體的外周面上具有與筒體段32內周面上的內螺紋段螺旋裝配的外螺紋段,筒體具有頂壓在后模具定位蓋上的前端,筒體的后端設有與筒體段的后端面擋止限位配合的擋止凸緣,前、后模具定位蓋的朝向擠壓模具的對應側面上分別設有與擠壓模具的對應端定位嵌裝的嵌裝孔,安裝時,先將分流模沿筒體段32裝入擠壓腔中,然后依次將前模具定位蓋5、擠壓模具6、后模具定位蓋7裝入擠壓腔中,最后通過螺旋裝配結構將端部螺旋壓蓋8旋入筒體段32中即可。由于鋁擠壓裝置需要生產不同規格的鋁扁線導體,生產過程中需要更換不同尺寸的擠壓模具,對于圖1所示的鋁擠壓裝置來講,需要通過端部螺旋壓蓋旋裝在筒體段中以將擠壓模具固定安裝在擠壓腔中,這就使得擠壓腔體需要具有較長的筒體段來滿足端部螺旋壓蓋的裝配要求,同時,在擠壓腔體中設置分流模及前、后模具定位蓋,也使得筒體段較長。過長的擠壓腔體筒體段,使得在生產完成后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使筒體段內的溫度降到更換擠壓模具所需的溫度,此時,擠壓腔體內的鋁材容易粘在分流模、模具定位蓋、擠壓模具上,還另外需要使用氫氧化鈉溶液浸泡6個小時來溶解擠壓腔體內殘余的鋁料,費時費力,模具更換時間長,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鋁擠壓裝置用擠壓腔體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擠壓腔體的筒體段較長導致在筒體段冷卻時擠壓腔中的鋁材容易粘在擠壓腔中使得清理費時費力的技術問題;同時,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使用上述擠壓腔體結構的鋁擠壓裝置。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鋁擠壓裝置用擠壓腔體結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鋁擠壓裝置用擠壓腔體結構,包括具有擠壓腔的擠壓腔體,擠壓腔體上設有與擠壓腔連通的擠壓通道,擠壓腔中設有擠壓模具,所述的擠壓腔由設置在擠壓腔體后端面上的凹坑形成,凹坑具有與擠壓模具前部吻合嵌裝的前嵌裝孔段,擠壓腔體的后端面上可拆的固定裝配有后定位蓋,后定位蓋的前端面為與擠壓腔體的后端面頂壓配合的頂壓面,后定位蓋的頂壓面上設有與擠壓模具后部吻合嵌裝的后嵌裝孔段,后定位蓋上設有供擠壓模具中成型的鋁線導出的導線孔。所述的后定位蓋通過布置在擠壓腔體和后定位蓋之間的螺栓聯接結構固定裝配在擠壓腔體上。所述的凹坑包括位于后部的所述的前嵌裝孔段和與前嵌裝孔段前端孔口處鄰接的前錐形孔段,前錐形孔段的孔徑由前向后逐漸變大,前錐形孔段的前端孔口與所述擠壓通道對接連通。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使用上述擠壓腔體結構的鋁擠壓裝置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鋁擠壓裝置,包括擠壓輪和與擠壓輪對應配合使用的擠壓腔體結構,擠壓腔體結構包括具有擠壓腔的擠壓腔體,擠壓腔體上設有與擠壓腔連通的擠壓通道,擠壓腔中設有擠壓模具,所述的擠壓腔由設置在擠壓腔體后端面上的凹坑形成,凹坑具有與擠壓模具前部吻合嵌裝的前嵌裝孔段,擠壓腔體的后端面上可拆的固定裝配有后定位蓋,后定位蓋的前端面為與擠壓腔體的后端面頂壓配合的頂壓面,后定位蓋的頂壓面上設有與擠壓模具后部吻合嵌裝的后嵌裝孔段,后定位蓋上設有供擠壓模具中成型的鋁線導出的導線孔。所述的后定位蓋通過布置在擠壓腔體和后定位蓋之間的螺栓聯接結構固定裝配在擠壓腔體上。所述的凹坑包括位于后部的所述前嵌裝孔段和與前嵌裝孔段前端孔口處鄰接的前錐形孔段,前錐形孔段的孔徑由前向后逐漸變大,前錐形孔段的前端孔口與所述擠壓通道對接連通。所述的鋁擠壓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后定位蓋后方并與后定位蓋頂壓配合以對擠壓腔體結構進行定位的定位墊塊。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鋁擠壓裝置用擠壓腔體結構中,擠壓腔由凹坑形成,且凹坑具有前嵌裝孔段,裝配時,將擠壓模具放入前嵌裝孔段中,并通過后定位蓋將擠壓模具固定在擠壓腔中,且后定位蓋的前端面為與擠壓腔體的后端面頂壓配合的頂壓面,在將后定位蓋固定安裝在擠壓腔體上時,后定位蓋可通過設置在頂壓面上的后嵌裝孔段實現對擠壓模具的嵌裝定位,這樣通過擠壓腔體上的前嵌裝孔段、后定位蓋的后嵌裝孔段配合使用即可實現對擠壓模具的定位,與現有技術中的擠壓腔體結構相比,可省去分流模、前定位蓋及端部螺旋壓蓋等部件,這樣可以有效減小擠壓腔體長度,冷卻時可以較為快速的降低至目標溫度,擠壓腔中的鋁材不容易出現大量粘在擠壓腔體結構中的問題,清理較為簡便,在需要生產不同規格的產品而更換擠壓模具時,省時省力,更換效率高。進一步的,采用螺栓聯接結構實現后定位蓋與擠壓腔體的固定裝配,在保證聯接可靠的前提下,簡化聯接結構,降低成本。進一步的,設置錐形孔段便于實現擠壓通道與前嵌裝孔段的過渡,使得擠壓腔中具有較大的用于臨時儲存鋁材的儲存區域,大量的鋁材在錐形孔段處集聚,可以保證鋁材在進入擠壓模具前的壓力和溫度,進而可以保證擠壓模具對鋁材的擠壓效果。進一步的,設置定位墊塊可以對整個擠壓腔體結構提供更好的支撐和定位,提高擠壓裝置的加工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中鋁擠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鋁擠壓裝置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擠壓腔體結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圖3所示,一種鋁擠壓裝置的實施例,該實施例中的鋁擠壓裝置包括擠壓輪11和與擠壓輪11配合使用的擠壓腔體結構,該擠壓腔體結構包括具有擠壓腔130的擠壓腔體13,擠壓腔體13前部設有與擠壓腔130連通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鋁擠壓裝置用擠壓腔體結構,包括具有擠壓腔的擠壓腔體,擠壓腔體上設有與擠壓腔連通的擠壓通道,擠壓腔中設有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擠壓腔由設置在擠壓腔體后端面上的凹坑形成,凹坑具有與擠壓模具前部吻合嵌裝的前嵌裝孔段,擠壓腔體的后端面上可拆的固定裝配有后定位蓋,后定位蓋的前端面為與擠壓腔體的后端面頂壓配合的頂壓面,后定位蓋的頂壓面上設有與擠壓模具后部吻合嵌裝的后嵌裝孔段,后定位蓋上設有供擠壓模具中成型的鋁線導出的導線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鋁擠壓裝置用擠壓腔體結構,包括具有擠壓腔的擠壓腔體,擠壓腔體上設有與擠壓腔連通的擠壓通道,擠壓腔中設有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擠壓腔由設置在擠壓腔體后端面上的凹坑形成,凹坑具有與擠壓模具前部吻合嵌裝的前嵌裝孔段,擠壓腔體的后端面上可拆的固定裝配有后定位蓋,后定位蓋的前端面為與擠壓腔體的后端面頂壓配合的頂壓面,后定位蓋的頂壓面上設有與擠壓模具后部吻合嵌裝的后嵌裝孔段,后定位蓋上設有供擠壓模具中成型的鋁線導出的導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擠壓裝置用擠壓腔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定位蓋通過布置在擠壓腔體和后定位蓋之間的螺栓聯接結構固定裝配在擠壓腔體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鋁擠壓裝置用擠壓腔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坑包括位于后部的所述前嵌裝孔段和與前嵌裝孔段前端孔口處鄰接的前錐形孔段,前錐形孔段的孔徑由前向后逐漸變大,前錐形孔段的前端孔口與所述擠壓通道對接連通。
4.一種鋁擠壓裝置,包括擠壓輪和與擠壓輪對應配合使用的擠壓腔體結構,擠壓腔體結構包括具有擠壓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明新,殷君君,韓新發,苗保勤,張天召,張凱,劉慶旺,劉慶國,張恒嶺,呂名濤,張世月,王仲強,苗彩云,杜學濤,劉家順,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華洋銅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