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在柱主體具有排出用前端部的固相提取柱,其不使用連接件就能夠連接配管,適用于分析精度高的極少量填充型。固相提取柱(1)在筒狀的柱主體(2)內安裝試樣流出側玻璃料(3),在試樣流出側玻璃料(3)之上填充固相填充劑(4),在固相填充劑(4)之上按壓試樣流入側玻璃料(5)來進行堵塞,在柱主體(2)的試樣流出側玻璃料(3)的下方設有筒狀的排出用前端部(6),將排出用前端部(6)的內表面(7B)形成為隨著向上方去縮徑的錐形,從下方插入到排出用前端部(6)內的配管PO在內表面(7B)的上部緊貼。能夠不使用連接件就能夠容易且可靠地連接配管PO,無用空間大幅變小,洗脫液順暢、無浪費地流動,因此分析精度變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制備利用液體色譜儀或氣體色譜儀等進行分析的試樣的固相提取柱。
技術介紹
固相提取(SolidPhaseExtraction(SPE))是在化學分析中分離溶液或懸浮液所包含的分析對象物和其以外的雜質的方法,使用填充有固相載體的固相提取柱。這種固相提取柱中,在圓筒狀的柱主體(儲藏件)內安裝有圓板狀的試樣流出側玻璃料(過濾器),在該玻璃料上填充固相填充劑(吸附材料),進而在該固相填充劑上按壓圓板狀的試樣流入側玻璃料(過濾器)而進行堵塞(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及2)。通過從例如注射器(注入器)向這樣構成的固相提取柱中注入試樣,能夠使分析對象物(目標成分)從注入的試樣中保持于固相填充劑,并通過向保持有分析對象物的固相填充劑流入洗脫液(eluate),能夠回收濃縮的分析對象物。在此,專利文獻1的固相提取柱,如圖6的縱截面圖的固相提取柱11,在圓筒狀的柱主體2的排出側(試樣流出側玻璃料3的下方)形成直徑比柱主體2的直徑小的圓筒狀的排出用前端部6,并使用與該排出用前端部6外嵌的連接件A連接配管。另外,專利文獻2的固相提取柱中,為了使多個固相提取柱能夠容易上下多段地連結,而沒有上述排出用前端部,因此,使用與圓筒狀的柱主體的下側部分外嵌的連接件連接配管。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16002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4285387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課題在專利文獻1及2那樣的現有的固相提取柱的結構中,為了連接配管而需要連接件。另外,在專利文獻1那樣的固相提取柱的結構中,在使用連接件連接配管的狀態下,排出用前端部內成為無用空間(deadspace)(參照圖6的無用空間D)。特別是隨著最近的分析技術的發展,在使用適于進行極少量的分析對象物(目標物質)的測定的極少量填充型的固相提取柱的情況下,最初的洗脫液中包含大量的分析對象物,當該洗脫液滯留在上述無用空間或泄漏時,分析精度變差。另外,就極少量填充型的固相提取柱而言,特別是內徑較小的固相提取柱(例如,內徑為2mm左右)中,不易裝入圓板狀的試樣流出側玻璃料及試樣流入側玻璃料。因此,鑒于上述狀況,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在柱主體具有排出用前端部的固相提取柱,其中,不使用連接件就能夠連接配管,且無用空間較小,因此,分析精度高,玻璃料向柱主體內的裝入容易且適于極少量填充型。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固相提取柱,在筒狀的柱主體內安裝試樣流出側玻璃料,在該試樣流出側玻璃料上填充固相填充劑,進而在該固相填充劑上按壓試樣流入側玻璃料而進行堵塞,在所述柱主體的所述試樣流出側玻璃料的下方設有筒狀的排出用前端部,所述固相提取柱的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用前端部的內表面形成為隨著向試樣流入側去而縮徑的錐形,從試樣流出側插入到所述排出用前端部內的配管與所述內表面的試樣流入側緊貼。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固相提取柱,在筒狀的柱主體內安裝有具有多連續孔或為多孔質的一體型固相提取體,在所述柱主體的所述固相提取體的試樣流出側設有筒狀的排出用前端部,該固相提取柱的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用前端部的內表面形成為隨著向試樣流入側去而縮徑的錐形,從試樣流出側插入到所述排出用前端部內的配管與所述內表面的試樣流入側緊貼。根據這些固相提取柱的結構,排出用前端部的內表面形成為隨著向試樣流入側去而縮徑的錐形,因此,當從試樣流出側向排出用前端部內插入配管時,配管與排出用前端部的內表面緊貼,因此,不使用連接件就能夠容易且可靠地連接配管。另外,從試樣流出側插入到排出用前端部內的配管與排出用前端部內表面的試樣流入側緊貼,因此,與圖6的無用空間D相比,無用空間大幅變小,因此,洗脫液(eluate)順暢、無浪費地流動,因此,分析精度變高。在此,優選所述柱主體的比所述試樣流入側玻璃料靠試樣流入側的內表面,或所述柱主體的比所述固相提取體靠試樣流入側的內表面形成為隨著向試樣流出側去而縮徑的錐形,從試樣流入側插入到所述柱主體的配管與所述內表面的試樣流出側緊貼。根據這種結構,柱主體的試樣流入側內表面形成為隨著向試樣流出側去而縮徑的錐形,因此,當從柱主體的試樣流入側插入配管時,配管與柱主體的試樣流入側內表面的試樣流出側緊貼。因此,試樣在到達固相填充劑或所述固相提取體之前不會在無用空間擴散,即使是少量的試樣(5μL左右),也能夠立即負載于固相,因此效率提高。另外,優選所述試樣流出側玻璃料為球體,在所述柱主體上形成貼合所述試樣流出側玻璃料的局部球面狀的承受面。根據這種結構,試樣流出側玻璃料為球體,因此,不需要像圓板狀的玻璃料那樣一邊考慮姿態一邊組裝在柱主體內,因此,組裝作業變得非常容易,在極少量填充型的固相提取柱中,特別是內徑較小的固相提取柱(例如,內徑為2mm左右)中,該優點變得顯著。另外,由于球體狀的試樣流出側玻璃料貼合于柱主體內的局部球面狀的承受面,所以不會形成無用空間,因此分析精度不會變差。另外,優選所述試樣流入側玻璃料為與所述試樣流出側玻璃料相同直徑的球體,使所述試樣流出側玻璃料和所述試樣流入側玻璃料是通用的。根據這種結構,由于試樣流入側玻璃料為球體,所以不需要像圓板狀的玻璃料那樣一邊考慮姿態一邊組裝在柱主體內,因此,試樣流入側玻璃料向柱主體內的組裝作業變得容易,在極少量填充型的固相提取柱中,特別是內徑較小的固相提取柱(例如,內徑為2mm左右)中,該優點變得顯著。另外,由于試樣流出側玻璃料和試樣流入側玻璃料為相同直徑的球體,所以不需要區別它們,因此,向柱主體內的組裝作業變得更容易。專利技術效果如上所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固相提取柱,實現如下等顯著的效果,即,(a)從試樣流出側向內表面形成為隨著向試樣流入側去而縮徑的錐形的排出用前端部內插入配管進行連接,因此,不使用連接件就能夠容易且可靠地連接配管;(b)由于配管與排出用前端部內表面的試樣流入側緊貼,所以無用空間大幅變小,因此,洗脫液順暢、無浪費地流動,從而分析精度變高;(c)當從內表面形成為隨著向試樣流出側去而縮徑的錐形的柱主體的試樣流入側插入配管時,配管與柱主體的試樣流入側內表面的試樣流出側緊貼,因此,即使是少量的試樣,也能夠立即負載于固相,從而效率提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固相提取柱,其特征在于:在筒狀的柱主體內安裝試樣流出側玻璃料,在該試樣流出側玻璃料上填充固相填充劑,進而在該固相填充劑上按壓試樣流入側玻璃料而進行堵塞,在所述柱主體的所述試樣流出側玻璃料的下方設有筒狀的排出用前端部,所述排出用前端部的內表面形成為隨著向試樣流入側去而縮徑的錐形,從試樣流出側插入到所述排出用前端部內的配管與所述內表面的試樣流入側緊貼。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3.10.18 JP 2013-2175471.一種固相提取柱,其特征在于:
在筒狀的柱主體內安裝試樣流出側玻璃料,在該試樣流出側玻璃
料上填充固相填充劑,進而在該固相填充劑上按壓試樣流入側玻璃料
而進行堵塞,在所述柱主體的所述試樣流出側玻璃料的下方設有筒狀
的排出用前端部,
所述排出用前端部的內表面形成為隨著向試樣流入側去而縮徑的
錐形,從試樣流出側插入到所述排出用前端部內的配管與所述內表面
的試樣流入側緊貼。
2.一種固相提取柱,其特征在于:
在筒狀的柱主體內安裝有具有多連續孔或為多孔質的一體型固相
提取體,在所述柱主體的所述固相提取體的試樣流出側設有筒狀的排
出用前端部,
所述排出用前端部的內表面形成為隨著向試樣流入側去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佐佐野僚一,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愛思迪科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