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管道輸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管道高效輸送泥漿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管道高效輸送泥漿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管道高效輸送泥漿裝置,包括有運輸管道、管道連接裝置、密封圈、旋轉裝置和加氣裝置,管道連接裝置包括有外管道、內管道、清掃片和管道齒圈,外管道兩側設有內管道,外管道與左、右內管道之間均設有密封槽,內管道連接有清掃片,外管道上設有管道齒圈,旋轉裝置包括有旋轉軸、旋轉齒圈和旋轉電機,旋轉裝置放置在運輸管道的后側。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了目前管道運輸泥漿存在泥漿淤積堵管、管道阻力增大,堵管后需要長時間泵送清水、影響施工進度的缺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管道輸送
,涉及一種管道高效輸送泥漿裝置。
技術介紹
絞吸船輸送泥漿原理是通過離心泵產生負壓后,將泥漿吸起并經過泥泵增壓后,通過管道將泥漿輸送至指定區域;泥漿是由固體泥沙和水相互混合而成,其流量大且濃度高,在輸送過程中,泥漿中的固體顆粒會逐漸分層沉積,聚集在管道的底部,引起泥漿淤積堵管和管道阻力增大等輸送問題。堵管發生后,必須長時間泵送清水,不僅影響正常施工進度,而且代價極大。采用管道輸送的泥沙,一般為非均質流漿體。在水強度作用下,漿體濃度沿垂直管軸線表現為上細下粗的分布規律;在輸送過程中,泥沙顆粒分別以懸浮、跳躍、滾動和滑動等多種狀態存在,在一定施工流速下,泥漿顆粒以懸移運動形式或推移運動形式運動。泥漿阻力損失的內在機理在于泥漿運動過程的能量耗散,主要表現為沿程壓力下降;泥沙顆粒越粗,管道阻力越大。
技術實現思路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為了克服目前管道運輸泥漿存在泥漿淤積堵管、管道阻力增大,堵管后需要長時間泵送清水、影響施工進度的缺點,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管道高效輸送泥漿裝置。(2)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管道高效輸送泥漿裝置,包括有運輸管道、管道連接裝置、密封圈、旋轉裝置和加氣裝置,管道連接裝置包括有外管道、內管道、清掃片和管道齒圈,外管道兩側設有內管道,外管道與左、右內管道之間均設有密封槽,內管道連接有清掃片,外管道上設有管道齒圈,旋轉裝置包括有旋轉軸、旋轉齒圈和旋轉電機,旋轉裝置放置在運輸管道的后側,旋轉電機設在運輸管道左后側,旋轉電機連接有旋轉軸,旋轉軸上設有旋轉齒圈,旋轉齒圈與管道齒圈嚙合,加氣裝置包括有氣泵、總氣管、分支氣管、進氣管、加氣總管、加氣孔和旋轉接頭,氣泵安裝在運輸管道的右前側,氣泵連接有總氣管,總氣管連接有分支氣管,外管道上設有進氣管,分支氣管通過旋轉接頭與進氣管連接,外管道、內管道和清掃片上共同設有加氣總管,加氣總管與進氣管連接,清掃片上設有加氣孔,加氣孔與加氣總管連接。優選地,還包括有抽水裝置,抽水裝置包括有抽水泵和抽水閥,抽水泵與總氣管連接,抽水泵與總氣管之間設有抽水閥,所述氣泵與所述總氣管之間還設有氣閥。優選地,還包括有擠壓裝置,擠壓裝置包括有油泵、總油管、分支油管、進油管、加油總管、加油孔、擠壓油缸、擠壓活塞和旋轉油管接頭,油泵安裝在運輸管道的右前側,油泵連接有總油管,總油管連接有分支油管,外管道上設有進油管,分支油管通過旋轉油管接頭與進油管連接,外管道、內管道和清掃片上共同設有加油總管,加油總管與進油管連接,清掃片上設有加油孔,加油孔與加油總管連接,清掃片上設有擠壓油缸、油缸內設有擠壓活塞,擠壓油缸與加油孔連接。優選地,所述擠壓活塞與油缸底部通過彈簧連接。工作原理:人們首先把運輸管道通過管道連接裝置連接在一起,然后運輸泥漿。運輸泥漿時,旋轉電機轉動,旋轉軸帶動旋轉齒圈轉動,旋轉齒圈帶動管道齒圈轉動,外管道則旋轉起來,這樣內管道也帶動清掃片轉動起來,這樣就可以把管壁上淤積的泥漿擾動,避免泥漿淤積過多而導致管道堵塞。為了降低管道阻力,可以啟動氣泵,氣泵把高壓氣體壓入總氣管,高壓氣體從總氣管進入進氣管,然后從進氣管進入加氣總管,最后從加氣孔進入運輸管道。高壓氣體在運輸管道內壁形成微小氣泡,這些微小氣泡形成一層氣膜,降低了泥漿與管壁間流動阻力。分支氣管通過旋轉接頭與進氣管連接,當管道連接裝置旋轉時分支氣管可以保持不動。當運輸管道堵塞時,工作人員將往運輸管道內泵送大量的清水進行疏通。此時,工作人員可以關閉氣閥、關閉氣泵,然后打開抽水閥和抽水泵,這樣運輸管道內的一些較為細小的顆粒泥沙可以經過加氣孔、加氣總管、進氣管、旋轉接頭、分支氣管和總氣管這些部件被抽水泵抽出,這樣就可以減輕運輸管道內的淤堵現象,可以加快疏通運輸管道。當運輸管道堵塞時,啟動油泵,液壓油經過總油管、分支油管、進油管、加油總管、加油孔進入擠壓油缸,擠壓活塞向外移動,可以把堵塞的大塊泥沙擠碎一部分,擠碎的泥沙比較容易被抽水泵抽出。油泵停止泵油后,擠壓活塞在管道壓力的作用下縮回擠壓油缸內。反復的啟動和停止油泵,可以不停的擠壓粉碎堵塞的泥沙塊,起到了加速疏通運輸管道的作用。所述擠壓活塞與油缸底部通過彈簧連接,加快了擠壓活塞的回縮速度,也就加快了擠壓活塞工作的頻率,進一步加塊疏通運輸管道。(3)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解決了目前管道運輸泥漿存在泥漿淤積堵管、管道阻力增大,堵管后需要長時間泵送清水、影響施工進度的缺點,本專利技術達到了不容易淤積堵管、管道阻力小、堵管后可以迅速疏通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俯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管道連接裝置的俯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管道連接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管道連接裝置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旋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管道連接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管道連接裝置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加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抽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的俯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1為管道連接裝置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12為管道連接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專利技術擠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為:1-運輸管道,2-管道連接裝置,3-密封圈,4-旋轉裝置,5-加氣裝置,6-抽水裝置,21-外管道,22-內管道,23-清掃片,24-管道齒圈,25-密封槽,41-旋轉軸,42-旋轉齒圈,43-旋轉電機,51-氣泵,52-總氣管,53-分支氣管,54-進氣管,55-加氣總管,56-加氣孔,57-旋轉接頭,58-氣閥,61-抽水泵,62-抽水閥,71-油泵,72-總油管,73-分支油管,74-進油管,75-加油總管,76-加油孔,77-擠壓油缸,78-擠壓活塞,79-旋轉油管接頭。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一種管道高效輸送泥漿裝置,如圖1-8所示,包括有運輸管道1、管道連接裝置2、密封圈3、旋轉裝置4和加氣裝置5,管道連接裝置2包括有外管道21、內管道22、清掃片23和管道齒圈24,外管道21兩側設有內管道22,外管道21與左、右內管道22之間均設有密封槽25,內管道22連接有清掃片23,外管道21上設有管道齒圈24,旋轉裝置4包括有旋轉軸41、旋轉齒圈42和旋轉電機43,旋轉裝置4放置在運輸管道1的后側,旋轉電機43設在運輸管道1左后側,旋轉電機43連接有旋轉軸41,旋轉軸41上設有旋轉齒圈42,旋轉齒圈42與管道齒圈24嚙合,加氣裝置5包括有氣泵51、總氣管52、分支氣管53、進氣管54、加氣總管55、加氣孔56和旋轉接頭57,氣泵51安裝在運輸管道1的右前側,氣泵51連接有總氣管52,總氣管52連接有分支氣管53,外管道21上設有進氣管54,分支氣管53通過旋轉接頭57與進氣管54連接,外管道21、內管道22和清掃片23上共同設有加氣總管55,加氣總管55與進氣管54連接,清掃片23上設有加氣孔56,加氣孔56與加氣總管55連接。工作原理:人們首先把運輸管道1通過管道連接裝置2連接在一起,然后運輸泥漿。運輸泥漿時,旋轉電機43轉動,旋轉軸41帶動旋轉齒圈42轉動,旋轉齒圈42帶動管道齒圈24轉動,外管道21則旋轉起來,這樣內管道22也帶動清掃片23轉動起來,這樣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道高效輸送泥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運輸管道(1)、管道連接裝置(2)、密封圈(3)、旋轉裝置(4)和加氣裝置(5),管道連接裝置(2)包括有外管道(21)、內管道(22)、清掃片(23)和管道齒圈(24),外管道(21)兩側設有內管道(22),外管道(21)與左、右內管道(22)之間均設有密封槽(25),內管道(22)連接有清掃片(23),外管道(21)上設有管道齒圈(24),旋轉裝置(4)包括有旋轉軸(41)、旋轉齒圈(42)和旋轉電機(43),旋轉裝置(4)放置在運輸管道(1)的后側,旋轉電機(43)設在運輸管道(1)左后側,旋轉電機(43)連接有旋轉軸(41),旋轉軸(41)上設有旋轉齒圈(42),旋轉齒圈(42)與管道齒圈(24)嚙合,加氣裝置(5)包括有氣泵(51)、總氣管(52)、分支氣管(53)、進氣管(54)、加氣總管(55)、加氣孔(56)和旋轉接頭(57),氣泵(51)安裝在運輸管道(1)的右前側,氣泵(51)連接有總氣管(52),總氣管(52)連接有分支氣管(53),外管道(21)上設有進氣管(54),分支氣管(53)通過旋轉接頭(57)與進氣管(54)連接,外管道(21)、內管道(22)和清掃片(23)上共同設有加氣總管(55),加氣總管(55)與進氣管(54)連接,清掃片(23)上設有加氣孔(56),加氣孔(56)與加氣總管(55)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道高效輸送泥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運輸管道(1)、管道連接裝置(2)、密封圈(3)、旋轉裝置(4)和加氣裝置(5),管道連接裝置(2)包括有外管道(21)、內管道(22)、清掃片(23)和管道齒圈(24),外管道(21)兩側設有內管道(22),外管道(21)與左、右內管道(22)之間均設有密封槽(25),內管道(22)連接有清掃片(23),外管道(21)上設有管道齒圈(24),旋轉裝置(4)包括有旋轉軸(41)、旋轉齒圈(42)和旋轉電機(43),旋轉裝置(4)放置在運輸管道(1)的后側,旋轉電機(43)設在運輸管道(1)左后側,旋轉電機(43)連接有旋轉軸(41),旋轉軸(41)上設有旋轉齒圈(42),旋轉齒圈(42)與管道齒圈(24)嚙合,加氣裝置(5)包括有氣泵(51)、總氣管(52)、分支氣管(53)、進氣管(54)、加氣總管(55)、加氣孔(56)和旋轉接頭(57),氣泵(51)安裝在運輸管道(1)的右前側,氣泵(51)連接有總氣管(52),總氣管(52)連接有分支氣管(53),外管道(21)上設有進氣管(54),分支氣管(53)通過旋轉接頭(57)與進氣管(54)連接,外管道(21)、內管道(22)和清掃片(23)上共同設有加氣總管(55),加氣總管(55)與進氣管(54)連接,清掃片(23)上設有加氣孔(56),加氣孔(5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李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