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襯底處理裝置及記錄介質。
技術介紹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LargeScaleIntegratedCircuit,以下稱為LSI)的微細化,對于控制晶體管元件間的漏電流干涉的加工技術而言,技術上的困難日益增加。LSI的元件間分離通過下述方法進行:在作為襯底的硅(Si)上,在想要分離的元件間形成槽或孔等空隙,在所述空隙中堆積絕緣物。作為絕緣物,多是使用氧化膜,例如,使用氧化硅膜。氧化硅膜通過Si襯底本身的氧化、化學氣相成長法(ChemicalVaporDeposition,以下稱為CVD)、絕緣物涂布法(SpinOnDielectric,以下稱為SOD)而形成。隨著近年來的微細化,對于微細結構的埋入、特別是氧化物對縱向深的空隙結構或橫向窄的空隙結構的埋入而言,利用CVD法進行的埋入方法正在達到技術極限。在這樣的背景下,使用了具有流動性的氧化物的埋入方法、即SOD的采用有增加的趨勢。在SOD中,使用被稱為SOG(Spinonglass)的包含無機或有機成分的涂布絕緣材料。該材料在CVD氧化膜出現之前就被用于LSI的制造工序,但加工技術為0.35μm~1μm左右的加工尺寸,并不微細,因此,涂布后的改質方法容許在氮氣氛下進行400℃左右的熱處理。
技術實現思路
然而,以近年來的LSI、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FlashMemor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將襯底搬入處理容器內的工序,所述襯底形成有具有硅氮鍵的膜,并對所述膜實施了前烘;以所述前烘的溫度以下的第一溫度向所述襯底供給含氧氣體的工序;和以高于所述第一溫度的第二溫度向所述襯底供給處理氣體的工序。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3.10.10 JP 2013-2128061.一種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
將襯底搬入處理容器內的工序,所述襯底形成有具有硅氮鍵的
膜,并對所述膜實施了前烘;
以所述前烘的溫度以下的第一溫度向所述襯底供給含氧氣體的
工序;和
以高于所述第一溫度的第二溫度向所述襯底供給處理氣體的工
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處理氣體為包含水蒸氣的氣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供給所述處理氣體的工序在供給所述含氧氣體的工序之后進行,
在供給所述處理氣體的工序中,一邊供給所述含氧氣體,一邊供
給所述處理氣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供給所述處理氣體的工序之后,具有停止所述處理氣體和所述
含氧氣體的供給、而供給含氮氣體的退火工序。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供給所述處理氣體的工序之后,具有在保持所述襯底的溫度的
狀態下對所述處理容器內進行排氣的工序。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對所述處理容器內進行排氣的工序之后,具有在保持所述襯底
的溫度的狀態下向所述處理容器內供給非活性氣體、供給所述非活性
氣體直到所述處理容器內成為規定的壓力為止、然后使襯底降溫的工
序。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溫度為150℃以下,所述第二溫度為250℃~400℃。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具有硅氮鍵的膜為包含低分子量的聚硅氮烷的膜。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處理氣體為包含過氧化氫的氣體。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具有硅氮鍵的膜為利用CVD法形成的膜。
11.一種襯底處理裝置,其具有:
處理容器,收納形成有具有硅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定田拓也,角田徹,奧野正久,立野秀人,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日立國際電氣,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