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工程機械
,特別涉及一種裝載機無溢流損失的節能液壓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裝載機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由工作液壓系統和轉向液壓系統組成。在中小型裝載機中,工作液壓系統一般采用定量泵,容易造成泵與負載需求流量不匹配,出現溢流損失,導致燃油經濟性下降和油溫升高。大型裝載機工作液壓系統普遍采用變量泵,造價高昂且液壓件對污染敏感。轉向液壓系統為保證在發動機怠速的情況下仍能快速進行全轉向,提高生產效率,一般選用大排量定量泵,但是在發動機高速時會產生大量的功率損失。目前產品主要采用的節能技術有雙泵合流技術和雙泵合流等值卸荷技術,但是均沒有徹底解決溢流問題,所以節能效果非常有限。小松公司在其裝載機轉向系統流量放大閥中應用了合流技術,但是技術難度大,成本高,無法大規模推廣。變量泵技術雖然可以降低功率損失,但是由于其造價昂貴,目前難以普及。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節能液壓系統,通過對定量泵系統進行改進,就可完全避免溢流損失,減少節流損失和沿程損失,實現與變量泵系統相同的節能效果,同時避免了高昂的造價。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溢流損失的裝載機液壓系統及其控制方法【2】本專利技術所述系統由發動機、傳動軸、過濾器、油箱、定量泵、三位四通換向閥、兩位三通換向閥,蓄能器、轉向器、轉向限位閥、流量放大閥、轉向油缸、安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溢流損失裝載機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多路閥與定量泵(24)之間加裝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高壓蓄能器(8);在第一三位四通換向閥(19)與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之間加裝轉向蓄能器(20);在液壓工作系統回油油路中加裝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和低壓蓄能器(10),并且將低壓蓄能器(10)與轉向器(18)進油口相連;在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回油口與油箱(33)之間加裝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的A口與轉向器(18)的進油口相連,B口通過第三過濾器(35)與油箱(33)相連;控制器(5)檢測三位六通換向閥(1)和四位四通換向閥(2)的操作手柄角度,并且通過第一壓力傳感器(9)、第二壓力傳感器(11)、第三壓力傳感器(21)和轉速傳感器(17)分別檢測高壓蓄能器(8)的壓力、低壓蓄能器(10)的壓力、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和轉向器(18)的轉速,然后通過相應的控制策略驅動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和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工作;實現定量泵(24)驅動轉斗油缸(3)、動臂油缸(4)、左轉向油缸(12)和右轉向油缸(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溢流損失裝載機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多路閥與定量泵
(24)之間加裝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高壓蓄能器(8);在第一三位四通換
向閥(19)與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之間加裝轉向蓄能器(20);在液壓工
作系統回油油路中加裝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和低壓蓄能器(10),并且
將低壓蓄能器(10)與轉向器(18)進油口相連;在第二三位四通換向閥(27)
回油口與油箱(33)之間加裝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一兩位三通換向
閥(22)的A口與轉向器(18)的進油口相連,B口通過第三過濾器(35)
與油箱(33)相連;控制器(5)檢測三位六通換向閥(1)和四位四通換向
閥(2)的操作手柄角度,并且通過第一壓力傳感器(9)、第二壓力傳感器(11)、
第三壓力傳感器(21)和轉速傳感器(17)分別檢測高壓蓄能器(8)的壓力、
低壓蓄能器(10)的壓力、轉向蓄能器(20)的壓力和轉向器(18)的轉速,
然后通過相應的控制策略驅動第一兩位三通換向閥(22)、第二三位四通換向
閥(27)和第二兩位三通換向閥(31)工作;實現定量泵(24)驅動轉斗油
缸(3)、動臂油缸(4)、左轉向油缸(12)和右轉向油缸(13)正常工作且
無溢流損失,并且減少節流損失;本專利將蓄能器和換向閥加裝在裝載機液
壓系統中,以實現單泵驅動整個裝載機液壓系統,并避免溢流損失,減小節
流和沿程損失;凡將蓄能器加裝在液壓系統中并由換向閥和相關控制邏輯控
制蓄能器工作以實現無溢流損失,減小節流和沿程損失的方案,均在本專利
保護之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載機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裝載機液壓
系統中的高壓蓄能器(8)可單獨驅動也可與定量泵(24)合流共同驅動轉斗
油缸(3)和動臂油缸(4);轉向蓄能器(20)可單獨驅動也可與定量泵(24)
\t合流共同驅動左轉向油缸(12)與右轉向油缸(13);低壓蓄能器(10)可單
獨向轉向器(18)供油也可與定量泵(24)合流共同向轉向器(18)供油,
低壓蓄能器(10)也可用于回收勢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載機液壓系統,其特征在于:三位六通換
向閥(1)、四位四通換向閥(2)、轉向器(18)均無中位回油功能。
4.一種無溢流損失裝載機液壓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總
模式由轉向模式、工作模式和怠速模式構成,轉向模式下有子模式轉向蓄能
器判別模式;裝載機工作時首先通過總模式優先選擇轉向模式,工作模式次
之,怠速模式最后,然后選擇相應的模式進行控制,三種模式之間又有聯系,
三種模式遍歷之后通過總模式再次進行模式選擇,循環往復,確保裝載機正
常工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轉向模式:優先判斷低壓蓄能器(10)是否滿足轉向器(18)的供
油需求,若無法滿足轉向器(18)的供油需求則判斷此時轉向器(18)轉速
是否為0:如果轉向器(18)轉速不為0,則定量泵(24)向轉向器(18)供
油,直至低壓蓄能器(10)滿足轉向器(18)供油或者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繼新,張宇,韓云武,高靖,楊永海,范久臣,韓燊睿,李新華,
申請(專利權)人:吉林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