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方法及裝置,所述主干網包括:至少一個主干網節點,由地質信息采集裝置構成,各個主干網節點相互間通過無線通信方式相連接;主干網節點中至少存在一個上傳節點,由地質信息采集裝置構成,接收各節點發送來的信息,將所述信息傳遞上傳;至少一個新接入網節點,由地質信息采集裝置構成,與就近主干網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相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裝置,具有降低成本、降低了施工難度和提高了安裝效率、增加的信號可靠性的有益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地質監測
,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地質災害實時安全監測系統中,基于地質災害檢測傳感技術、無線技術和現代信息處理技術,對一定區域范圍的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質災變體以及城市地面塌陷、工程地質災害進行實時監測;提取時域、空域的變形與破壞信息和災變誘發因素信息,建立地質災害監測的多源信息融合模型;通過對變形因素、相關因素及誘因因素的信息融合處理,對災變體的穩定狀態和變化趨勢做出判斷;揭示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和城市地面塌陷、工程地質災害的空間分布規律,對未來可能發生災害的地段與程度做出預測;實現地質災害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監測和預警。目前的現有技術是將壓力計、滲壓計、鋼筋計、測封計等各種傳感器信息由很多地質信息采集裝置采集到然后通過RS485通信的方式或者GSM的方式傳遞給地質災害實時監測主站,由地質災害實時監測主站對數據進行有效應用。現有的多臺地質信息采集裝置通信的方式更多的是每一臺之間用雙絞線纜采用RS485的方式進行連接傳遞信息或者每一臺增加一個GSM模塊,通過GSM模塊將數據直接傳遞給主站。上述現有技術在實際地質災害實時安全監測時都存在以下兩個缺陷:由于GSM和RS485模塊造價過高,無疑給地質監測系統帶來額外成本負擔;另外,RS485通信方式需要額外的線纜連接,在復雜的地質現場經常斷裂,GSM方式在很多偏遠地區無法有效獲得信號,都容易造成通信的障礙。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主干網、方法及裝置。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包括:一個或者多個主干網節點,所述一個或者多個主干網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連接;一個或者多個接入節點,所述接入節點分別就近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連接主干網節點。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方法,包括:S1,設定至少一個主干網節點為上傳節點,接收各節點發送來的信息,將所述信息傳遞上傳至實時監測主站;S2,利用地質信息采集裝置布置至少一個接入節點,與就近主干網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相連接,各接入節點通過各主干網點實現數據傳輸。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地質信息采集裝置,包括:采集模塊,用于采集各種傳感器信息并轉換成數字信號;無線通信模塊,能夠由470MLORA技術的無線通信模塊、小無線通信模塊、zigbee無線通信模塊、Z-Wave無線通信模塊、Bluetooth無線通信模塊、EnOcean無線通信模塊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構成,用于實現與其他設備的通信;電源模塊,用于給裝置供電。本申請提出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方法及裝置,本方案將通過無線互聯技術,基于主干網組網方式,將多個地質信息采集裝置通信連接起來,從而實現地質信息的采集。采用本專利所述的裝置,具有降低成本、降低施工難度和提高安裝效率、增加信號可靠性的有益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結構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方法整體流程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地質信息采集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首先,對本專利技術涉及到的相關專業名詞進行解釋。專用名詞:地質災害實時安全監測系統:實時對地質災害進行監測的一系列軟硬件集合。地質信息采集裝置:將壓力、移動等信號通過壓力計、滲壓計、鋼筋計、測封計等傳感器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并能通過通訊技術將信息傳遞的裝置地質災害實時監測主站:通過各種通信方式將信息收集到,并根據一定的要求進行處理、分析、展示的一整套軟硬件系統,通常由計算機服務器等硬件和主站軟件構成主干網組網方式:通信有固定的通道節點,其他新增節點只能連接到固定的通道節點上,這種組網方式叫主干網組網方式。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總體上包括:一個或者多個主干網節點,所述一個或者多個主干網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連接;一個或者多個接入節點,所述接入節點分別就近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連接主干網節點。如圖2所示,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示出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節點A、B、C、D及A1、A2、A3、B1、B2、C1、C2、D1、D2、D3都為地質信息采集裝置,其中A、B、C、D等4臺地質信息采集裝置構成主干網,其他A1、A2、A3、B1、B2、C1、C2、D1、D2、D3等N臺地質信息采集裝置為新接入的地質信息采集裝置。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所述主干網節點或者所述接入節點包括地質信息采集裝置。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所述一個或者多個主干網節點順序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所述一個或者多個主干網節點順序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所述一個或者多個接入節點分別就近、獨立連接到主干網節點。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所述接入節點自動接入信號最強的主干網節點。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地質信息采集裝置還包括:存儲模塊,用于存儲各種傳感器信息、參數、時間、定值信息;顯示模塊,用于顯示當前裝置狀態、通信狀態、運行狀態等狀態信息;主控模塊,協調存儲、采集、顯示、無線通信個模塊合理有效工作。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各節點間通過470MLORA技術、小無線技術、zigbee技術、Z-Wave技術、Bluetooth技術、EnOcean技術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構成,用于實現與其他設備的通信實現無線通信連接。如圖2所示,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示出地質信息采集的方法,包括:S1,設定至少一個主干網節點為上傳節點,接收各節點發送來的信息,將所述信息傳遞上傳至實時監測主站;S2,利用地質信息采集裝置布置至少一個接入節點,與就近主干網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相連接,各接入節點通過各主干網點實現數據傳輸。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數據傳輸方式具體包括:如圖2所示架構,如果A1節點的數據需要傳遞給主站,需要A1將信息傳遞給A,A將接受到A1的信息傳遞給B,以此類推一直講A1的信息逐級傳遞給D,D最后將信息傳遞給實時監測主站。其他節點信息傳遞也都按照此路徑。整個信息的路徑也是如此,信息首先將信息傳遞給主干網絡,主干網絡再逐級傳遞。如果A1需要傳遞信息給D1,首先A1將信息傳遞給A然后A傳遞給B,B傳遞給C,C傳遞給D,D查到自己注冊的節點發現D1與自身相連,然后將數據傳遞給D1。在圖3中,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示出一種地質信息采集裝置。總體上,包括采集模塊A1,用于采集各種傳感器信息并轉換成數字信號;無線通信模塊A2,無線通信模塊,能夠由470MLORA技術的無線通信模塊、小無線通信模塊、zigbee無線通信模塊、Z-Wave無線通信模塊、Bluetooth無線通信模塊、EnOcean無線通信模塊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或者多個主干網節點,所述一個或者多個主干網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連接;一個或者多個接入節點,所述接入節點分別就近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連接主干網節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地質信息采集的主干網,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或者多個主干網節點,所述一個或者多個主干網節點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連接;一個或者多個接入節點,所述接入節點分別就近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連接主干網節點。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干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網節點或者所述接入節點包括地質信息采集裝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干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個或者多個主干網節點順序通過無線通信方式連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干網,所述一個或者多個接入節點分別就近、獨立連接到主干網節點。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干網,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節點自動接入信號最強的主干網節點。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主干網,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質信息采集裝置還包括:存儲模塊,用于存儲各種傳感器信息、參數、時間、定值信息;顯示模塊,用于顯示當前裝置狀態、通信狀態、運行狀態等狀態信息;主控模塊,協調存儲、采集、顯示、無線通信個模塊合理有效工作。7.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6中任一主干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尹小波,郭棋武,胡澤超,劉超云,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中大建設工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