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包括車身連接部,車身連接部上從下往上依次連有一級踏板連接管和二級踏板連接管,一級踏板連接管上固定連有一級踏板,二級踏板連接管上固定連有二級踏板,一級踏板連接管與車身連接部鉸接,且一級踏板連接管與車身連接部間連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二級踏板連接管與車身連接部鉸接,且二級踏板連接管與車身連接部間連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一級踏板連接管和二級踏板連接管間連有聯動撐桿。本發明專利技術收起時,二級踏板和一級踏板重疊并且與車身連接部貼合,有效地節約了空間,有效保證了踏步結構不影響汽車越障,同時也保證了車輛在行駛時離去角不變;乘員上下車便利,手動收起與放下操作便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零部件,具體地指一種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
技術介紹
客戶對汽車配置要求提高的同時,也向如何平衡汽車“人-機-環境”的關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汽車的人性化要求越來越豐富。因此,汽車設計在不斷革新的基礎上,增添了許多人性化設計。其中,乘員上、下車方便是汽車人性化設計體現之一。目前,因門檻距地面線的高度需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采用一級踏步時,乘員上車比較費勁困難;而目前常用的兩級踏步,其通常為固定式結構,存在影響車輛在行駛時離去角度的風險,且在通過復雜越野路面情況時,很難保證與路面不刮碰。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該結構使得乘員上下車方便,收放自如,保證車輛在行駛時離去角不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包括車身連接部,所述車身連接部上從下往上依次連有一級踏板連接管和二級踏板連接管,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上固定連有一級踏板,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上固定連有二級踏板,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鉸接,且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間連有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鉸接,且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間連有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和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間連有聯動撐桿。本專利技術與傳統的兩級固定式踏步不同,其聯動撐桿與一級踏板連接管及二級踏板連接管之間妥善配合,可通過四連桿運動使得一級踏板與二級踏板有效地聯動收起或放下,而在收起時,二級踏板和一級踏板重疊并且與車身連接部(車身側圍或后圍鈑金)貼合,并通過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和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實現了一級踏板和二級踏板在收起及放下時的可靠限位,因收起時一級踏板與二級踏板上下重疊,有效地節約了車外空間;而且,乘員可坐在座椅上完成收起及放下操作,在收起及放下時乘員可不必下車,不需要借助他人幫助即可將一級踏板和二級踏板收起或放下;本專利技術有效保證了踏步結構不影響汽車越障,同時也保證了車輛在行駛時離去角不變;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形貌整齊美觀,乘員上下車便利,手動收起與放下操作便捷。進一步地,所述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包括對稱固定在所述車身連接部上的兩個一級限位凸塊結構和分別固定在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兩端的兩個一級限位凹槽結構,所述一級限位凸塊結構與所述一級限位凹槽結構一一對應鉸接。進一步地,所述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包括對稱固定在所述車身連接部上的兩個二級限位凸塊結構和分別固定在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兩端的兩個二級限位凹槽結構,所述二級限位凸塊結構與所述二級限位凹槽結構一一對應鉸接。進一步地,所述聯動撐桿為彎折桿,所述聯動撐桿底端與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鉸接,所述聯動撐桿頂端與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鉸接。進一步地,所述一級限位凹槽結構包括一級圓筒,所述一級圓筒筒壁與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端部固定連接,所述一級圓筒端部開有弧形的一級限位缺口槽;所述一級限位凸塊結構包括一級連接圓筒,所述一級連接圓筒筒壁上對稱設有側立的一級固定板,所述一級固定板與所述車身連接部固定連接,所述一級連接圓筒端部設有弧形的一級限位凸塊,所述一級限位凸塊位于所述一級限位缺口槽中,且所述一級限位凸塊的弧長小于所述一級限位缺口槽的弧長,所述一級圓筒和所述一級連接圓筒間連有一級鉸軸。該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采用滑槽嚙合式的自限位結構。進一步地,所述二級限位凹槽結構包括二級圓筒,所述二級圓筒筒壁與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端部固定連接,所述二級圓筒端部開有弧形的二級限位缺口槽;所述二級限位凸塊結構包括二級連接圓筒,所述二級連接圓筒筒壁上對稱設有側立的二級固定板,所述二級固定板與所述車身連接部固定連接,所述二級連接圓筒端部設有弧形的二級限位凸塊,所述二級限位凸塊位于所述二級限位缺口槽中,且所述二級限位凸塊的弧長小于所述二級限位缺口槽的弧長,所述二級圓筒和所述二級連接圓筒間連有二級鉸軸。該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采用滑槽嚙合式的自限位結構。進一步地,所述一級鉸軸為一級連接螺栓,所述一級連接螺栓端部連有一級緊固螺母。進一步地,所述二級鉸軸為二級連接螺栓,所述二級連接螺栓端部連有二級緊固螺母。進一步地,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呈U形,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包括呈U形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的兩端對稱連有與所述承托部成一定角度的彎折部。更進一步地,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的跨度大于同側的所述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與所述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之間的距離。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爆炸圖。圖3為圖1中一級踏步分解結構示意圖。圖4為一級踏板連接管上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中二級踏步分解結構示意圖。圖6為二級踏板連接管上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1中聯動撐桿及其鉸接件結構示意圖。圖8~圖10為圖1遵循的四連桿運動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專利技術,但它們不對本專利技術構成限定。如圖1,圖2所示,一種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包括車身連接部,車身連接部上從下往上依次連有一級踏板連接管1和二級踏板連接管2,一級踏板連接管1包括呈U形的承托部1-1,承托部1-1的兩端對稱連有與承托部1-1成一定角度的彎折部1-2,承托部1-1上固定連有一級踏板3,二級踏板連接管2呈U形,二級踏板連接管2上固定連有二級踏板4。一級踏板連接管1兩端分別與車身連接部鉸接,且一級踏板連接管1兩端與車身連接部間連有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5,二級踏板連接管2兩端分別與車身連接部鉸接,且二級踏板連接管2兩端與車身連接部間連有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6;一級踏板連接管1和二級踏板連接管2間連有聯動撐桿7。上述方案中,結合圖3,圖4所示,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5包括對稱固定在車身連接部上的兩個一級限位凸塊結構5-1和分別固定在一級踏板連接管1兩端的兩個一級限位凹槽結構5-2,一級限位凸塊結構5-1與一級限位凹槽結構5-2一一對應鉸接。一級限位凹槽結構5-2包括一級圓筒5-21,一級圓筒5-21筒壁與一級踏板連接管1端部固定連接,一級圓筒5-21端部開有弧形的一級限位缺口槽5-22;一級限位凸塊結構5-1包括一級連接圓筒5-11,一級連接圓筒5-11筒壁上對稱設有側立的一級固定板5-12,一級固定板5-12與車身連接部固定連接,一級連接圓筒5-11端部設有弧形的一級限位凸塊5-13,一級限位凸塊5-13位于一級限位缺口槽5-22中,且一級限位凸塊5-13的弧長小于一級限位缺口槽5-22的弧長,一級圓筒5-21和一級連接圓筒5-11間連有一級鉸軸8,一級鉸軸8為一級連接螺栓,一級連接螺栓端部連有一級緊固螺母10。一級踏板連接管1旋轉運動時,一級限位凸塊5-13在一級限位缺口槽5-22中旋轉運動,通過一級限位凸塊5-13與一級限位缺口槽5-22的分開與嚙合的關系限制運動。上述方案中,結合圖5,圖6所示,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6與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5完全相同,具體結構是,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6包括對稱固定在車身連接部上的兩個二級限位凸塊結構6-1和分別固定在二級踏板連接管2兩端的兩個二級限位凹槽結構6-2,二級限位凸塊結構6-1與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包括車身連接部,所述車身連接部上從下往上依次連有一級踏板連接管(1)和二級踏板連接管(2),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1)上固定連有一級踏板(3),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2)上固定連有二級踏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1)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鉸接,且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1)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間連有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5),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2)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鉸接,且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2)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連有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6);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1)和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2)間連有聯動撐桿(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包括車身連接部,所述車身連接部上從下往上依次連有一級踏板連接管(1)和二級踏板連接管(2),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1)上固定連有一級踏板(3),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2)上固定連有二級踏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1)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鉸接,且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1)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間連有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5),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2)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鉸接,且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2)與所述車身連接部連有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6);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1)和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2)間連有聯動撐桿(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5)包括對稱固定在所述車身連接部上的兩個一級限位凸塊結構(5-1)和分別固定在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1)兩端的兩個一級限位凹槽結構(5-2),所述一級限位凸塊結構(5-1)與所述一級限位凹槽結構(5-2)一一對應鉸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踏步旋轉限位結構(6)包括對稱固定在所述車身連接部上的兩個二級限位凸塊結構(6-1)和分別固定在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2)兩端的兩個二級限位凹槽結構(6-2),所述二級限位凸塊結構(6-1)與所述二級限位凹槽結構(6-2)一一對應鉸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撐桿(7)為彎折桿,所述聯動撐桿(7)底端與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1)鉸接,所述聯動撐桿(7)頂端與所述二級踏板連接管(2)鉸接。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聯動式可折疊自限位式上車踏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限位凹槽結構(5-2)包括一級圓筒(5-21),所述一級圓筒(5-21)筒壁與所述一級踏板連接管(1)端部固定連接,所述一級圓筒(5-21)端部開有弧形的一級限位缺口槽(5-22);所述一級限位凸塊結構(5-1)包括一級連接圓筒(5-11),所述一級連接圓筒(5-11)筒壁上對稱設有側立的一級固定板(5-12),所述一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裴永帥,戴旭,胡文海,胡向群,張駱曦,
申請(專利權)人:東風汽車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