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工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戶外型大風量風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風機通常是通過設置在殼體內的電機驅動葉輪轉動,從而將外部的氣流有風機的一側開口吸入,之后通過風機的另一側開口送出,對氣流的導送。但是,在一些工業生產中也需要用到風機,并且由于工廠面積較大,對于風機的輸風量有較大的要求,常規的輸送風機無法實現較大風量的輸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輸風量大、輸風速度快、使用壽命長的戶外型大風量風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戶外型大風量風機,包括機殼、動力組件、風機葉輪、轉軸及用于提升風機風量的聚風組件,所述機殼設有進風口及出風口,所述風機葉輪置于機殼內,所述聚風組件包括連接于所述進風口的集風件和連接于所述出風口的送風件;所述集風件包括用于將外部的風引入機殼內部的集風罩、用于連接所述集風罩與機殼的第一連接件;所述集風罩為前大后小的喇叭狀設置,該集風罩內側設有用于使集風罩內風體形成旋流從而加大進風量的第一螺旋內壁;所述送風件包括用于將機殼內的風送出到外部的送風罩和用于連接所述送風罩與機殼的第二連接件;所述送風罩為前小后大的喇叭狀設置,該送風罩內側設有用于使送風罩內風體形成旋流從而加快送風速度的第二螺旋內壁;所述集風罩與送風罩的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第一螺旋內壁和第二螺旋內壁的螺向相同;所述動力組件包括箱體和電機,所述電機置于所述箱體內;所述機殼內設有用于防止電機受潮損壞的吸水件,該吸水件包括吸水海綿、開設于機殼上部可供吸水海綿插入的取件口、對置開設于機殼下部的限位槽及翻轉連接于取件口側部的閉合蓋。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戶外型大風量風機,包括機殼(1)、動力組件(2)、風機葉輪(3)、轉軸(4)及用于提升風機風量的聚風組件(5),所述機殼(1)設有進風口(11)及出風口(12),所述風機葉輪(3)置于機殼(1)內,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風組件(5)包括連接于所述進風口(11)的集風件(51)和連接于所述出風口(12)的送風件(52);所述集風件(51)包括用于將外部的風引入機殼(1)內部的集風罩(511)、用于連接所述集風罩(511)與機殼(1)的第一連接件(512);所述集風罩(511)為前大后小的喇叭狀設置,該集風罩(511)內側設有用于使集風罩(511)內風體形成旋流從而加大進風量的第一螺旋內壁(513);所述送風件(52)包括用于將機殼(1)內的風送出到外部的送風罩(521)和用于連接所述送風罩(521)與機殼(1)的第二連接件(522);所述送風罩(521)為前小后大的喇叭狀設置,該送風罩(521)內側設有用于使送風罩(521)內風體形成旋流從而加快送風速度的第二螺旋內壁(523);所述集風罩(511)與送風罩(521)的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第一螺旋內壁(513)和第二螺旋內壁(523)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戶外型大風量風機,包括機殼(1)、動力組件(2)、風機葉輪(3)、轉軸(4)及用于提升風機風量的聚風組件(5),所述機殼(1)設有進風口(11)及出風口(12),所述風機葉輪(3)置于機殼(1)內,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風組件(5)包括連接于所述進風口(11)的集風件(51)和連接于所述出風口(12)的送風件(52);所述集風件(51)包括用于將外部的風引入機殼(1)內部的集風罩(511)、用于連接所述集風罩(511)與機殼(1)的第一連接件(512);所述集風罩(511)為前大后小的喇叭狀設置,該集風罩(511)內側設有用于使集風罩(511)內風體形成旋流從而加大進風量的第一螺旋內壁(513);所述送風件(52)包括用于將機殼(1)內的風送出到外部的送風罩(521)和用于連接所述送風罩(521)與機殼(1)的第二連接件(522);所述送風罩(521)為前小后大的喇叭狀設置,該送風罩(521)內側設有用于使送風罩(521)內風體形成旋流從而加快送風速度的第二螺旋內壁(523);所述集風罩(511)與送風罩(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志江,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志江風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