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傳感結構、顯示面板、驅動方法和顯示裝置。所述傳感結構包括第一壓感電極陣列、第二壓感電極陣列、絕緣單元陣列和傳感控制電路;第一壓感電極和第二壓感電極交叉設置,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存在多個交叉面;絕緣單元陣列設置于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每一所述交叉面都分別設置有一絕緣單元;所述絕緣單元由絕緣壓電材料制成;傳感控制電路向所述第一壓感陣列分時發送觸控掃描信號和壓力掃描控制信號,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陣列感應得到的感應信號,并根據該感應信號判斷觸控位置并得到壓力大小。本發明專利技術實現傳感器每層結構的全部復用,簡化傳感結構,有利于實現觸控顯示裝置的薄型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壓力和觸控傳感
,尤其涉及一種傳感結構、顯示面板、驅動方法和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子設備所集成的功能越來越多,比如說現在的觸控顯示裝置中都設置有壓力傳感器,該壓力傳感器能夠檢測到用戶在手機或者掌上電腦顯示屏上的壓力,從而根據檢測到的壓力響應對應的應用程序。由上可知,觸控技術與壓力傳感是顯示傳感領域實現的兩個重要功能,但現有的觸控顯示裝置是在觸控傳感結構的基礎上再疊加壓力傳感器,除了會增加傳感部件的制作工藝,也會增加顯示屏厚度,不利于顯示屏的薄型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傳感結構、顯示面板、驅動方法和顯示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不能在滿足觸控與壓力傳感功能的同時,實現傳感器每層結構的全部復用,從而導致傳感結構復雜,不利于顯示屏的薄型化的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傳感結構,包括第一壓感電極陣列、第二壓感電極陣列、絕緣單元陣列和傳感控制電路;所述絕緣單元陣列包括多個絕緣單元;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包括多個沿著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壓感電極;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包括多個沿著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壓感電極;所述第一壓感電極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交叉設置,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存在多個交叉面;所述絕緣單元陣列設置于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每一所述交叉面都分別設置有一所述絕緣單元;所述絕緣單元由絕緣壓電材料制成;所述傳感控制電路分別與所述第一壓感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陣列連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壓感陣列分時發送觸控掃描信號和壓力掃描控制信號,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陣列感應得到的感應信號,并根據該感應信號判斷觸控位置并得到壓力大小。實施時,所述第一壓感電極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正交設置。實施時,所述傳感控制電路包括掃描信號發送模塊、感應信號接收模塊和感應信號處理模塊;所述掃描信號發送模塊分別與所述多個第一壓感電極連接,用于在觸控時間段向所述多個第一壓感電極發送觸控掃描信號;所述感應信號接收模塊分別與所述多個第二壓感電極連接,用于在觸控時間段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電極輸出的觸控感應信號;所述感應信號處理模塊與所述感應信號接收模塊連接,用于根據所述觸控感應信號判斷觸控位置。實施時,所述掃描信號發送模塊還用于在壓力傳感時間段向所述多個第一壓感電極發送壓力掃描信號;所述感應信號接收模塊還用于在壓力傳感時間段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電極輸出壓力感應信號;所述感應信號處理模塊與所述感應信號接收模塊連接,用于根據所述壓力感應信號確定壓力大小。實施時,所述壓力掃描信號為恒定直流電壓信號。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傳感結構的驅動方法,用于驅動上述的傳感結構,所述驅動方法包括:傳感控制電路向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分時發送觸控掃描信號和壓力掃描控制信號;傳感控制電路接收第二壓感電極陣列感應得到的感應信號,并根據該感應信號判斷觸控位置并得到壓力大小。實施時,當所述傳感控制電路包括掃描信號發送模塊、感應信號接收模塊和感應信號處理模塊時,所述驅動方法具體包括:在觸控時間段,所述掃描信號發送模塊向所述多個第一壓感電極發送觸控掃描信號,所述感應信號接收模塊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電極輸出的觸控感應信號,所述感應信號處理模塊根據所述觸控感應信號判斷觸控位置;在壓力傳感時間段,所述掃描信號發送模塊向所述多個第一壓感電極發送壓力掃描信號;所述感應信號接收模塊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電極輸出壓力感應信號;所述感應信號處理模塊根據所述壓力感應信號確定壓力大小。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壓感電極陣列、第二壓感電極陣列和絕緣單元陣列;所述絕緣單元陣列包括多個絕緣單元;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包括多個沿著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壓感電極;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包括多個沿著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壓感電極;所述第一壓感電極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交叉設置,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存在多個交叉面;所述絕緣單元陣列設置于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每一所述交叉面都分別設置有一所述絕緣單元;所述絕緣單元由絕緣壓電材料制成。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用于驅動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面板,每一幀時間包括觸控時間段和壓力傳感時間段;所述驅動方法包括:在觸控時間段,向所述多個第一壓感電極發送觸控掃描信號,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電極輸出的觸控感應信號,根據所述觸控感應信號判斷觸控位置;在壓力傳感時間段,向所述多個第一壓感電極發送壓力掃描信號;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電極輸出壓力感應信號,根據所述壓力感應信號確定壓力大小。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能夠進行觸摸控制和壓力傳感,包括上述的傳感結構。實施時,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OLED發光層、封裝結構、偏光片和蓋板;所述傳感結構設置于所述OLED發光層與所述封裝結構之間;或者,所述傳感結構設置于所述封裝結構與所述偏光片之間;或者,所述傳感結構設置于所述偏光片與所述蓋板之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傳感結構、顯示面板、驅動方法和顯示裝置在滿足觸控與壓力傳感功能的同時,實現傳感器每層結構的全部復用,大大簡化了傳感結構,有利于實現觸控顯示裝置的薄型化。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述的傳感結構的結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所述的傳感結構的結構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述傳感結構包括的傳感控制電路的驅動時序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顯示裝置的一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述的傳感結構包括第一壓感電極陣列、第二壓感電極陣列、絕緣單元陣列和傳感控制電路;所述絕緣單元陣列包括多個絕緣單元10;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包括多個沿著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壓感電極11;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包括多個沿著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壓感電極12;所述第一壓感電極11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12交叉設置,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存在多個交叉面;所述絕緣單元陣列設置于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每一所述交叉面都分別設置有一所述絕緣單元10;所述絕緣單元10由絕緣壓電材料制成;所述傳感控制電路(圖1中未示出)分別與所述第一壓感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陣列連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壓感陣列分時發送觸控掃描信號和壓力掃描控制信號,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陣列感應得到的感應信號,并根據該感應信號判斷觸控位置并得到壓力大小。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述的傳感結構在滿足觸控與壓力傳感功能的同時,實現傳感器每層結構的全部復用,大大簡化了傳感結構;也即,將第一壓感電極復用作互容式的觸控掃描電極TX,將第二壓感電極復用作互容式的觸控感應電極RX,由壓電材料制成的絕緣單元陣列復用作觸控傳感的絕緣層,在觸控模式下壓電材料充當觸控的絕緣層,在壓力傳感模式下觸控掃描電極TX、觸控感應電極RX充當壓力傳感電極,TX接收壓力掃描信號,RX接收絕緣單元(由壓電材料制成)發出的電信號。在實際操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傳感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壓感電極陣列、第二壓感電極陣列、絕緣單元陣列和傳感控制電路;所述絕緣單元陣列包括多個絕緣單元;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包括多個沿著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壓感電極;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包括多個沿著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壓感電極;所述第一壓感電極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交叉設置,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存在多個交叉面;所述絕緣單元陣列設置于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每一所述交叉面都分別設置有一所述絕緣單元;所述絕緣單元由絕緣壓電材料制成;所述傳感控制電路分別與所述第一壓感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陣列連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壓感陣列分時發送觸控掃描信號或壓力掃描控制信號,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陣列感應得到的感應信號,并根據該感應信號判斷觸控位置并得到壓力大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傳感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壓感電極陣列、第二壓感電極陣列、絕緣單元陣列和傳感控制電路;所述絕緣單元陣列包括多個絕緣單元;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包括多個沿著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壓感電極;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包括多個沿著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壓感電極;所述第一壓感電極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交叉設置,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存在多個交叉面;所述絕緣單元陣列設置于所述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陣列之間,每一所述交叉面都分別設置有一所述絕緣單元;所述絕緣單元由絕緣壓電材料制成;所述傳感控制電路分別與所述第一壓感陣列和所述第二壓感陣列連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壓感陣列分時發送觸控掃描信號或壓力掃描控制信號,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陣列感應得到的感應信號,并根據該感應信號判斷觸控位置并得到壓力大小。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感電極和所述第二壓感電極正交設置。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傳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控制電路包括掃描信號發送模塊、感應信號接收模塊和感應信號處理模塊;所述掃描信號發送模塊分別與所述多個第一壓感電極連接,用于在觸控時間段向所述多個第一壓感電極發送觸控掃描信號;所述感應信號接收模塊分別與所述多個第二壓感電極連接,用于在觸控時間段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電極輸出的觸控感應信號;所述感應信號處理模塊與所述感應信號接收模塊連接,用于根據所述觸控感應信號判斷觸控位置。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傳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掃描信號發送模塊還用于在壓力傳感時間段向所述多個第一壓感電極發送壓力掃描信號;所述感應信號接收模塊還用于在壓力傳感時間段接收所述第二壓感電極輸出壓力感應信號;所述感應信號處理模塊與所述感應信號接收模塊連接,用于根據所述壓力感應信號確定壓力大小。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傳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掃描信號為恒定直流電壓信號。6.一種傳感結構的驅動方法,用于驅動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傳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方法包括:傳感控制電路向第一壓感電極陣列分時發送觸控掃描信號和壓力掃描控制信號;傳感控制電路接收第二壓感電極陣列感應得到的感應信號,并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玉珍,董學,王海生,劉英明,丁小梁,韓艷玲,賈亞楠,趙利軍,吳俊緯,劉偉,李昌峰,王鵬鵬,許睿,
申請(專利權)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