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降低氮化物排放的鍋爐,屬于鍋爐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煙氣氮化物含量較高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降低氮排放的鍋爐,包括燃燒機和鍋爐本體,所述鍋爐本體內還設有與燃燒機連通的爐膛,所述爐膛內還設有用于降低火焰溫度的冷卻換熱器,所述鍋爐本體外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卻換熱器的進水口與所述進水管之間還連接有冷卻循環泵,所述冷卻換熱器的出水口與所述出水管連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過鍋爐
,尤其涉及一種降低氮化物排放的鍋爐。
技術介紹
目前氮化物為大氣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而現有技術中的鍋爐所排放的煙氣中含有大量的氮化物,這些排放到空氣中的氮化物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給人類生存帶來威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降低氮化物排放的鍋爐,能夠有效保護自然環境。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降低氮化物排放的鍋爐,包括燃燒機和鍋爐本體,所述鍋爐本體內還設有與燃燒機連通的爐膛,所述爐膛內還設有用于降低火焰溫度的冷卻換熱器,所述鍋爐本體外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卻換熱器的進水口與所述進水管之間還連接有冷卻循環泵,所述冷卻換熱器的出水口與所述出水管連通。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鍋爐本體上設有換熱器,所述換熱器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連通。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鍋爐還包括補水系統,所述補水系統包括第一控制閥和第一單向閥,所述第一控制閥連接在所述冷卻換熱器出水口與所述出水管之間,所述第一單向閥連接在所述出水管與所述鍋爐本體之間。更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補水系統還包括軟水箱、第二控制閥、補水泵和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二控制閥連接在所述冷卻換熱器出水口與所述軟水箱之間,所述軟水箱分別與所述進水管和所述補水泵連接,所述第二單向閥連接在所述補水泵與所述鍋爐本體之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卻換熱器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設置在所述冷卻換熱器與所述燃燒機的相對應的一側。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降低氮排放的鍋爐,包括燃燒機和鍋爐本體,鍋爐本體內還設有與燃燒機連通的爐膛,爐膛內還設有用于降低火焰溫度的冷卻換熱器,鍋爐本體外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冷卻換熱器的進水口與進水管之間還連接有冷卻循環泵,冷卻換熱器的出水口與出水管連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冷卻換熱器可對爐膛內降溫,以降低燃料燃燒時的反應的溫度,從而無法滿足氮化物的生成條件,減少了燃料燃燒時產生的氮化物,降低了煙氣中氮化物的含量,有效保護了自然環境。鍋爐本體上設有換熱器,換熱器的兩端分別與進水管和出水管連通。如此設計,換熱器可使鍋爐本體內的蒸汽冷凝成水,實現與外界的熱量交換,便于熱量的輸出。鍋爐還包括補水系統,補水系統包括第一控制閥和第一單向閥,第一控制閥連接在冷卻換熱器出水口與出水管之間,第一單向閥連接在出水管與鍋爐本體之間。如此設計,實現水的循環利用,節省水資源。補水系統還包括軟水箱、第二控制閥、補水泵和第二單向閥,第二控制閥連接在冷卻換熱器出水口與軟水箱之間,軟水箱分別與進水管和補水泵連接,第二單向閥連接在補水泵與鍋爐本體之間。如此設計,在鍋爐內補水不足的情況下,軟水箱還可進一步對鍋爐補水,保證鍋爐內的水量。本技術的這些特點和優點將會在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附圖中詳細的揭露。【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中降低氮化物排放的鍋爐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二中降低氮化物排放的鍋爐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本技術實施例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解釋和說明,但下述實施例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實施例一、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降低氮化物排放的鍋爐為真空或常壓熱水爐,其包括鍋爐本體1和燃燒機2,鍋爐本體1內設有爐膛(圖中未示出),爐膛上連接有煙管,煙管與鍋爐本體1上的排煙口4連通,在鍋爐本體1內還盛裝有液體,以水為例。本技術的爐膛內還設有冷卻換熱器3,鍋爐本體1外設有進水管5和出水管6,其中冷卻換熱器3的進水口與進水管5之間連接有冷卻循環泵7,冷卻換熱器3的出水口與出水管6連通,鍋爐本體1上還設有換熱器8。工作時,燃燒機2在爐膛內產生火焰并點燃燃料,以對鍋爐本體1內的水加熱,熱水或冷水從進水管5經冷卻循環泵7進入冷卻換熱器3內,燃料燃燒時產生的一部分熱量被冷卻換熱器3內的水吸收,由此導致火焰溫度的降低。在燃料燃燒后產生的煙氣中含有氮化物NOX,NOX由氮與氧氣燃燒氧化形成,且NOX的生成需要較高的反應溫度,因此一旦火焰溫度降低,將無法滿足NOX的生成條件,減少了燃料燃燒時產生的氮化物,從而降低了煙氣中氮化物的含量,有效保護了自然環境,冷卻換熱器3中的水吸熱升溫后流入出水管6內。由于爐膛內的高溫作用,鍋爐本體1內的水會吸熱形成蒸汽,進水管5內的水也會流入換熱器8內,此時換熱器8內的冷水吸熱,蒸汽放熱冷凝形成水,而換熱器8中的水吸熱升溫并流入出水管6內。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與外界的熱量交換,便于熱量的輸出。實施例二、參照圖2所示,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的鍋爐不包括換熱器,但是包括補水系統,且本實施例中的降低氮排放的鍋爐為蒸汽爐或蒸汽發生器,本實施例中的鍋爐本體1上設有蒸發口15,補水系統包括第一控制閥9和第一單向閥10,第一控制閥9連接在冷卻換熱器出水口32與出水管6之間,第一單向閥10連接在出水管6與鍋爐本體1之間。此外,本實施例中的補水系統還包括軟水箱12、第二控制閥11、補水泵13和第二單向閥14,第二控制閥11連接在冷卻換熱器出水口32與軟水箱12之間,軟水箱12分別與進水管5和補水泵13連接,第二單向閥14連接在補水泵13與鍋爐本體1之間。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控制閥9和第二控制閥11為電磁閥或電動閥,第一單向閥10和第二單向閥14可防止熱水回流。工作時,當鍋爐本體1內的水量減少需要補充水時,第一控制閥9打開,第二控制閥11關閉,此時軟水箱12內的水經冷卻循環泵7進入冷卻換熱器3內,升溫后的水經第一控制閥9進入出水管6內,并經第一單向閥10流入鍋爐本體1內以對其進行補水,若是鍋爐本體1的補水還是不足時,則開啟補水泵8,軟水箱12內的水經補水泵8和第二單向閥14進入鍋爐本體1內對其進行進一步補水。若是鍋爐本體1的水量足夠時,則關閉第一控制閥9和補水泵13,打開第二控制閥11,此時冷卻換熱器3內的水與軟水箱5實現循環。與現有技術相比,在上述整個過程中,本實施例中的補水系統能夠充分利用水資源,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在上述兩個實施例中,冷卻換熱器3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設置在冷卻換熱器3與燃燒機2的相對應的一側。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該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本技術包括但不限于附圖和上面具體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內容。任何不偏離本技術的功能和結構原理的修改都將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降低氮化物排放的鍋爐,包括燃燒機和鍋爐本體,所述鍋爐本體內還設有與燃燒機連通的爐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膛內還設有用于降低火焰溫度的冷卻換熱器,所述鍋爐本體外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卻換熱器的進水口與所述進水管之間還連接有冷卻循環泵,所述冷卻換熱器的出水口與所述出水管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降低氮化物排放的鍋爐,包括燃燒機和鍋爐本體,所述鍋爐本體內還設有與燃燒機連通的爐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膛內還設有用于降低火焰溫度的冷卻換熱器,所述鍋爐本體外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卻換熱器的進水口與所述進水管之間還連接有冷卻循環泵,所述冷卻換熱器的出水口與所述出水管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氮化物排放的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本體上設有換熱器,所述換熱器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氮化物排放的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還包括補水系統,所述補水系統包括第一控制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爾鵬,陳國良,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力聚熱水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