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均苯四甲酸酐和乙醇胺加入溶劑中混合均勻,靜置,升溫,保溫得到物料a,接著升溫,保溫,然后冷卻至室溫,干燥得到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在氮氣保護下,將真空脫水后的二元醇和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混合后升溫,保溫得到物料c,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向物料c中加入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催化劑和溶劑混合后保溫得到物料d,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向物料d中加入二甲苯甲烷二異氰酸酯、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和溶劑,保溫得到物料e;向物料e中加入三乙胺進行中和,接著加水進行乳化分散得到水性聚氨酯?酰亞胺乳液。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聚氨酯-酰亞胺
,尤其涉及一種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水性聚氨酯(WPU)是指在聚氨酯的主鏈或者側鏈上引入親水基團,從而可以分散于水中的聚氨酯水分散體。單一的水性聚氨酯耐水性、耐溶劑性、耐熱性差,力學強度低,因此研究者對水性聚氨酯進行了不同的改性以擴大其應用范圍。聚氨酯-酰亞胺(PUI)是聚氨酯(PU)和聚酰亞胺(PI)形成的一種嵌段共聚物,是利用芳香族酰亞胺對水性聚氨酯的一種改性,既保留了聚氨酯的軟-硬斷的主體結構,又在主鏈上引入了酰亞胺氮雜環剛性基團,從而有效的提高聚氨酯的物理性能。目前這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溶劑型PUI上,關于水性聚氨酯-酰亞胺(WPUI)的報道很少。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
技術介紹
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均苯四甲酸酐和乙醇胺加入溶劑中混合均勻,靜置,升溫,保溫得到物料a,接著升溫,保溫,然后冷卻至室溫,干燥得到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S2、在氮氣保護下,將真空脫水后的二元醇和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混合后升溫,保溫得到物料c,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S3、向物料c中加入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催化劑和溶劑混合后保溫得到物料d,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S4、向物料d中加入二甲苯甲烷二異氰酸酯、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和溶劑,保溫得到物料e;S5、向物料e中加入三乙胺進行中和,接著加水進行乳化分散得到水性聚氨酯-酰亞胺乳液。優選地,S1中,將均苯四甲酸酐和乙醇胺按摩爾比為1:2~2.2加入溶劑中混合均勻,靜置30~40min,升溫至48~52℃,保溫2~3h得到物料a,接著升溫至125~135℃,保溫8~12h,然后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b,干燥得到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優選地,S1中,均苯四甲酸酐和乙醇胺加入溶劑中得到固含量為50%的溶液。優選地,S1中,冷卻過程中加入無水甲醇進行沉淀,抽濾,然后再水洗,抽濾至濾液透明。優選地,S1中,干燥的具體操作如下:將物料b升溫至118~122℃,干燥22~26h,研磨成粉,繼續干燥46~50h得到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優選地,S1中,物料a為淡黃色液體。優選地,S2中,真空脫水后的二元醇和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的重量比為24~48:10~22。優選地,S2中,在氮氣保護下,將真空脫水后的二元醇和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混合后升溫至80~100℃,保溫1.5~2h得到物料c,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優選地,二元醇為聚醚型二元醇、聚四氫呋喃醚型二元醇、聚酯型二元醇中的一種。優選地,S2中,聚醚型二元醇為聚氧化丙烯二醇,其數均分子量為1000~2000,其羥值為0.98~1.96mol/g。優選地,S2中,聚四氫呋喃醚型二元醇為聚四氫呋喃醚二醇,其數均分子量為1000~2000,其羥值為0.98~1.96mol/g。優選地,S2中,聚酯型二元醇為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其數均分子量為2000,其羥值為0.98mol/g。優選地,S3中,向物料c中加入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催化劑和溶劑混合后維持溫度為80~100℃,保溫1.5~2h得到物料d,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優選地,異氟爾酮二異氰酸、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催化劑的重量比為10~22:1.8~2.7:2.9~3.7:0.03~0.05。優選地,S3中,催化劑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和/或辛酸亞錫。優選地,S4中,向物料d中加入二甲苯甲烷二異氰酸酯、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和溶劑,維持溫度為80~100℃,保溫4~8h得到物料e;優選地,異氟爾酮二異氰酸、二甲苯甲烷二異氰酸酯、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的重量比為10~22:12~24:4~8。優選地,S5中,異氟爾酮二異氰酸和三乙胺的重量比為10~22:1.40~4.05。優選地,S5中,水性聚氨酯-酰亞胺乳液的固含量為15~25%。優選地,溶劑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組合物。水性聚氨酯(WPU)是指在聚氨酯的主鏈或者側鏈上引入親水基團,從而可以分散于水中的聚氨酯水分散體。與傳統的溶劑型聚氨酯相比,水性聚氨酯以水為分散介質,其分散液中含有少量或者不含溶劑,具有安全、環保(無VOC排放)、節能等特點,廣泛應用于紡織、涂料、膠黏劑、皮革等領域,成為近年來聚氨酯材料的研究重點。本專利技術所得水性聚氨酯-酰亞胺(PUI)是聚氨酯(PU)和聚酰亞胺(PI)形成的一種嵌段共聚物,是利用芳香族酰亞胺對水性聚氨酯的一種改性,既保留了聚氨酯的軟-硬斷的主體結構,又在主鏈上引入了酰亞胺氮雜環剛性基團,從而有效的提高聚氨酯的物理性能,為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4-7所得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HEPMI)的透射紅外光譜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4-7所得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HEPMI)的熱重分析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4所得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均苯四甲酸酐和乙醇胺按摩爾比為1:2.2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中混合均勻得到固含量為50%的溶液,靜置30min,升溫至52℃,保溫2h得到物料a,接著升溫至135℃,保溫8h,然后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b,冷卻過程中加入無水甲醇進行沉淀,抽濾,然后再水洗,抽濾至濾液透明,將物料b升溫至122℃,干燥22h,研磨成粉,繼續干燥50h得到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S2、在氮氣保護下,按重量份將24份真空脫水后的聚氧化丙烯二醇和10份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混合后升溫至80℃,保溫2h得到物料c,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其中聚氧化丙烯二醇的數均分子量為1000,羥值為1.96mol/g;S3、向物料c中加入1.8份二羥甲基丙酸、3.7份一縮二乙二醇、0.03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錫和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后維持溫度為80℃,保溫2h得到物料d,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S4、向物料d中加入12份二甲苯甲烷二異氰酸酯、5份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和N,N-二甲基乙酰胺,維持溫度為80℃,保溫8h得到物料e;S5、向物料e中加入1.4份三乙胺進行中和,接著加水進行乳化分散得到固含量為25%的水性聚氨酯-酰亞胺乳液。實施例2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均苯四甲酸酐和乙醇胺按摩爾比為1:2.1加入N,N-二甲基吡咯烷酮中混合均勻得到固含量為50%的溶液,靜置35min,升溫至50℃,保溫2.5h得到物料a,接著升溫至130℃,保溫10h,然后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b,冷卻過程中加入無水甲醇進行沉淀,抽濾,然后再水洗,抽濾至濾液透明,將物料b升溫至120℃,干燥24h,研磨成粉,繼續干燥48h得到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S2、在氮氣保護下,按重量份將36份真空脫水后的聚四氫呋喃醚二醇和7.5份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混合后升溫至90℃,保溫1.8h得到物料c,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其中聚四氫呋喃醚二醇的數均分子量為2000,羥值為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將均苯四甲酸酐和乙醇胺加入溶劑中混合均勻,靜置,升溫,保溫得到物料a,接著升溫,保溫,然后冷卻至室溫,干燥得到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S2、在氮氣保護下,將真空脫水后的二元醇和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混合后升溫,保溫得到物料c,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S3、向物料c中加入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催化劑和溶劑混合后保溫得到物料d,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S4、向物料d中加入二甲苯甲烷二異氰酸酯、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和溶劑,保溫得到物料e;S5、向物料e中加入三乙胺進行中和,接著加水進行乳化分散得到水性聚氨酯?酰亞胺乳液。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將均苯四甲酸酐和乙醇胺加入溶劑中混合均勻,靜置,升溫,保溫得到物料a,接著升溫,保溫,然后冷卻至室溫,干燥得到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S2、在氮氣保護下,將真空脫水后的二元醇和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混合后升溫,保溫得到物料c,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S3、向物料c中加入二羥甲基丙酸、一縮二乙二醇、催化劑和溶劑混合后保溫得到物料d,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S4、向物料d中加入二甲苯甲烷二異氰酸酯、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和溶劑,保溫得到物料e;S5、向物料e中加入三乙胺進行中和,接著加水進行乳化分散得到水性聚氨酯-酰亞胺乳液。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將均苯四甲酸酐和乙醇胺按摩爾比為1:2~2.2加入溶劑中混合均勻,靜置30~40min,升溫至48~52℃,保溫2~3h得到物料a,接著升溫至125~135℃,保溫8~12h,然后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b,干燥得到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均苯四甲酸酐和乙醇胺加入溶劑中得到固含量為50%的溶液;優選地,S1中,冷卻過程中加入無水甲醇進行沉淀,抽濾,然后再水洗,抽濾至濾液透明;優選地,S1中,干燥的具體操作如下:將物料b升溫至118~122℃,干燥22~26h,研磨成粉,繼續干燥46~50h得到二羥基均苯酰亞胺單體;優選地,S1中,物料a為淡黃色液體。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水性聚氨酯-酰亞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真空脫水后的二元醇和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的重量比為24~48:10~22;優選地,S2中,在氮氣保護下,將真空脫水后的二元醇和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混合后升溫至80~100℃,保溫1.5~2h得到物料c,升溫和保溫過程中不停攪拌。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水性聚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芹,金森,許戈文,黃毅萍,鮑俊杰,陶燦,程楊,丁新志,王瑞,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