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探測小車用行星輪式自緩沖高效越障裝置,包括行走輪組件、支撐臂(9)、Z形彎曲片(11);支撐臂(9)的一端與行走輪組件中的傳動軸(3)相連接,支撐臂(9)的另一端與車底座(13)上的軸I(15)相連接;Z形彎曲片(11)的一端卡在支撐臂(9)切槽口內,Z形彎曲片(11)的另一端與卡軸(14)相連接,用螺母IV(10)固定。其中,行走輪組件由過渡齒輪(1)、中間齒輪(2)、傳動軸(3)、平鍵(4)、螺母I(5)、螺母II(6)、螺母III(7)、行走輪(8)、軸II(16)、軸III(17)和三角板(18)組成。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行星輪的組合形式,通過傳動軸帶動中間齒輪,再通過過渡齒輪將力傳遞給周邊三個行走輪;遇到障礙時,下部兩個行走輪停止運動,上部行走輪旋轉而下,越過障礙,解決了目前探測小車不能有效跨越障礙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探測工具領域,涉及一種探測小車用越障裝置,尤其是一種通過中間傳動軸帶動三個行走輪運動從而越過障礙的越障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探測小車用行星輪式自緩沖高效越障礙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科學探測的不斷發展,探測小車應用越來越廣泛,探測小車優勢突出,可以適應不同的環境,不受溫度、濕度的影響,在科學研究、地質勘探、危險搜索、軍事排雷等領域都逐漸代替人類,完成一些人類不宜直接承擔的任務。在探測小車的工作過程中,車輪越障一直是其任務完成的關鍵性問題,目前,市面上的探測小車大多都采用避障礙傳感器,通過傳感器發現障礙、改變運動軌跡而避開障礙,這種避開障礙的工作模式適用于單個或者小面積障礙,可以改變路徑繞過障礙,但是對于一些大面積的障礙或者環形障礙,改變運動路徑只會導致運動路程增加,而探測小車都是電池驅動,路程增加勢必導致工作時間延長,加快電池消耗,對電池容量是個嚴峻挑戰。因此,針對大面積或者環形等復雜障礙,一種直接越過障礙的裝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探測小車不具有直接越過障礙的功能造成電池消耗過快而影響探測工作的問題,設計一種可直接越過障礙的新型探測小車用高效越障裝置。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探測小車用行星輪式自緩沖高效越障裝置,包括行走輪組件、支撐臂(9)、Z形彎曲片(11);支撐臂(9)的一端與行走輪組件中的傳動軸(3)相連接,支撐臂(9)的另一端與車底座(13)上的軸I(15)相連接;Z形彎曲片(11)的一端卡在支撐臂(9)切槽口內,Z形彎曲片(11)的另一端與卡軸(14)相連接,用螺母IV(10)固定。其中,行走輪組件由過渡齒輪(1)、中間齒輪(2)、傳動軸(3)、平鍵(4)、螺母I(5)、螺母II(6)、螺母III(7)、行走輪(8)、軸II(16)、軸III(17)和三角板(18)組成。所述的中間齒輪(2)的中間開有軸孔,軸孔上部開有矩形鍵槽,用于和傳動軸鍵連接。所述的行走輪(8)的軸向結構為三段對稱式,中間為齒輪軸,與過渡齒輪(1)配合傳動,兩側為圓形輪板用于行走。所述的支撐臂(9)下部開有軸孔與傳動軸(3)配合,支撐臂(9)上部開有切槽口,用于卡住Z形彎曲片(11)頭部。所述的Z形彎曲片(11)為彈簧鋼制成,尾部為三角開口式,用來與卡軸(14)連接。所述的卡軸(14)的軸向結構為三段對稱式,中間為三角凸臺,用來與Z形彎曲片(11)尾部三角開口連接,兩側為帶有螺紋的圓軸與螺母(12)連接。所述的平鍵(4)為普通矩形平鍵。所述的Z形彎曲片(11)和支撐臂(9)均為2件,對稱布置。本專利技術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實現。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通過行星輪的組合形式,通過傳動軸帶動中間齒輪,再通過過渡齒輪將力傳遞給周邊三個行走輪;遇到障礙時,下部兩個行走輪停止運動,上部行走輪旋轉而下,越過障礙,解決了目前探測小車不能有效跨越障礙的問題。(2)本專利技術通過裝置中對稱的Z形彎曲片,遇到障礙沖擊時,Z形彎曲片的受壓可以減緩遇到障礙時的沖擊力具有緩沖作用,因此解決了探測小車遇到突然障礙時受到的沖擊力而可能傾覆的問題。(3)本專利技術所有零件布置都為對稱分布,均衡負載,提高小車運動穩定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越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卡軸(14)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行走輪(8)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與左視圖;其中,1-過渡齒輪、2-中間齒輪、3-傳動軸、4-平鍵、5-螺母I、6-螺母II、7-螺母III、8-行走輪、9-支撐臂、10-螺母IV、11-Z形彎曲片、12-螺母、13-車底座、14-卡軸、15-軸I、16-軸II、17-軸III、18-三角板。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和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3所示。一種探測小車用行星輪式自緩沖高效越障裝置,包括行走輪組件、支撐臂(9)、Z形彎曲片(11);支撐臂(9)的一端與行走輪組件中的傳動軸(3)相連接,支撐臂(9)的另一端與車底座(13)上的軸I(15)相連接;Z形彎曲片(11)的一端卡在支撐臂(9)切槽口內,Z形彎曲片(11)的另一端與卡軸(14)相連接,用螺母IV(10)固定。其中,行走輪組件由過渡齒輪(1)、中間齒輪(2)、傳動軸(3)、平鍵(4)、螺母I(5)、螺母II(6)、螺母III(7)、行走輪(8)、軸II(16)、軸III(17)和三角板(18)組成。所述的中間齒輪(2)的中間開有軸孔,軸孔上部開有矩形鍵槽,用于和傳動軸鍵連接。所述的行走輪(8)的軸向結構為三段對稱式,中間為齒輪軸,與過渡齒輪(1)配合傳動,兩側為圓形輪板用于行走。所述的支撐臂(9)下部開有軸孔與傳動軸(3)配合,支撐臂(9)上部開有切槽口,用于卡住Z形彎曲片(11)頭部。所述的Z形彎曲片(11)為彈簧鋼制成,尾部為三角開口式,用來與卡軸(14)連接。所述的卡軸(14)的軸向結構為三段對稱式,中間為三角凸臺,用來與Z形彎曲片(11)尾部三角開口連接,兩側為帶有螺紋的圓軸與螺母(12)連接。所述的平鍵(4)為普通矩形平鍵。所述的Z形彎曲片(11)和支撐臂(9)均為2件,對稱布置。本專利技術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實現。使用本專利技術裝置的探測小車的越障礙過程:當位置處于下部的行走輪(8)中的一個遇到障礙,探測小車無法繼續前進;此時,傳動軸(3)在探測小車的動力裝置驅動下仍繼續轉動,通過平鍵(4)將動力傳遞給中間齒輪(2),再通過過渡齒輪(1)傳遞給位置處于上部的行走輪(8),上部行走輪(8)旋轉而下,實現跨越障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探測小車用行星輪式自緩沖高效越障裝置,包括行走輪組件、支撐臂(9)、Z形彎曲片(11);支撐臂(9)的一端與行走輪組件中的傳動軸(3)相連接,支撐臂(9)的另一端與車底座(13)上的軸I(15)相連接;Z形彎曲片(11)的一端卡在支撐臂(9)切槽口內,Z形彎曲片(11)的另一端與卡軸(14)相連接,用螺母IV(10)固定。其中,行走輪組件由過渡齒輪(1)、中間齒輪(2)、傳動軸(3)、平鍵(4)、螺母I(5)、螺母II(6)、螺母III(7)、行走輪(8)、軸II(16)、軸III(17)和三角板(18)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探測小車用行星輪式自緩沖高效越障裝置,包括行走輪組件、支撐臂(9)、Z形彎曲片(11);支撐臂(9)的一端與行走輪組件中的傳動軸(3)相連接,支撐臂(9)的另一端與車底座(13)上的軸I(15)相連接;Z形彎曲片(11)的一端卡在支撐臂(9)切槽口內,Z形彎曲片(11)的另一端與卡軸(14)相連接,用螺母IV(10)固定。其中,行走輪組件由過渡齒輪(1)、中間齒輪(2)、傳動軸(3)、平鍵(4)、螺母I(5)、螺母II(6)、螺母III(7)、行走輪(8)、軸II(16)、軸III(17)和三角板(18)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越障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間齒輪(2)的中間開有軸孔,軸孔上部開有矩形鍵槽,用于和傳動軸鍵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越障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輪(8)的軸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法克,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元中直流微電網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