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拉刀夾具,包括主夾頭底座和設置于所述主夾頭底座內的調整螺母,所述調整螺母的外壁與所述主夾頭底座螺紋連接。所述拉刀夾具,通過使用調整螺母調整拉刀與主夾頭底座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在拉刀的使用過程中,減少或者避免了拉刀與主夾頭底座之間的相對運動,減少了對拉刀造成的損傷,提高了產品的成品率,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拉刀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加工
,主要涉及一種拉刀夾具。
技術介紹
拉刀是用于拉削的成形刀具,刀具表面上有多排刀齒,各排刀齒的尺寸和形狀從切入端至切出端依次增加和變化。當拉刀作拉削運動時,每個刀齒就從工件上切下一定厚度的金屬,最終得到所要求的尺寸和形狀。拉刀的尺寸設計有一個固定的國家標準,但拉刀的倒角和設備的生產系統(tǒng)不屬于嚴格控制的地方。拉刀的齒是沿拉刀軸向方向(外部)均勻分布的(一圈一圈的,每隔幾毫米既有一圈齒)。拉刀工作時:拉刀固定好,將圓形工件放入工作臺,啟動設備;工件自動運行到工作臺面,并延拉刀軸向方向運動(從下往上運動,工件為環(huán)狀且中部為空心)。在拉刀的工作過程中,由于受齒的間隙、摩擦力、慣性的影響,拉刀容易突然下墜一下,因此拉刀容易變形彎曲,很難保證拉刀產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拉刀夾具,使得拉刀在工作過程中,保持穩(wěn)定工作,減少或避免拉刀變形,提高產品的質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拉刀夾具,包括主夾頭底座和設置于所述主夾頭底座內的調整螺母,所述調整螺母的外壁與所述主夾頭底座螺紋連接。其中,還包括防震套,所述防震套設置在所述調整螺母的底部,用于降低拉刀與所述調整螺母之間的震動。其中,所述防震套為尼龍防震套。其中,所述調整螺母為中部空心的調整螺母。其中,所述調整螺母的頂部為T型臺。其中,還包括緊鎖螺桿,所述緊鎖螺桿與所述主夾頭底座連接,所述緊鎖螺桿的底部與所述緊鎖螺母的頂部緊貼,用于減少所述緊鎖螺母的轉動。其中,還包括設置在所述主夾頭底座底部的緊鎖羅盤,所述緊鎖羅盤通過多個六角螺釘與所述主夾頭底座螺紋連接,將所述主夾頭底座緊鎖,用于鎖定所述緊鎖螺桿的位置。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拉刀夾具,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拉刀夾具,包括主夾頭底座和設置于所述主夾頭底座內的調整螺母,所述調整螺母的外壁與所述主夾頭底座螺紋連接。所述拉刀夾具,通過使用調整螺母調整拉刀與主夾頭底座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在拉刀的使用過程中,減少或者避免了拉刀與主夾頭底座之間的相對運動,減少了對拉刀造成的損傷,提高了產品的成品率,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拉刀的使用壽命。綜上所述,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拉刀夾具,通過使用調整螺母調整拉刀與主夾頭底座的相對位置關系,減少了對拉刀造成的損傷,提高了產品的成品率,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拉刀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拉刀夾具的一種具體實施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正如
技術介紹
部分所述,現有的拉刀是直接通過拉刀夾具進行固定的,在拉刀的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拉刀現與加工部件的接觸的加工齒不同,夾具與拉刀的受力不均勻,而夾具與拉刀由于是固定連接的,相對的位置由于拉刀的使用,容易對拉刀的腰部造成損傷,使得拉刀與夾具在拉刀的使用過程中二者存在相對運動,進而造成產品質量的下降,拉刀的使用壽命降低。基于此,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拉刀夾具,包括主夾頭底座和設置于所述主夾頭底座內的調整螺母,所述調整螺母的外壁與所述主夾頭底座螺紋連接。綜上所述,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拉刀夾具,通過使用調整螺母調整拉刀與主夾頭底座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在拉刀的使用過程中,減少或者避免了拉刀與主夾頭底座之間的相對運動,減少了對拉刀造成的損傷,提高了產品的成品率,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拉刀的使用壽命。為使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以下描述中闡述了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能夠以多種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技術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技術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請參考圖1,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拉刀夾具的一種具體實施的結構示意圖。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拉刀夾具,包括主夾頭底座20和設置于所述主夾頭底座20內的調整螺母10,所述調整螺母10的外壁與所述主夾頭底座20螺紋連接。所述拉刀夾具,通過使用調整螺母10調整拉刀與主夾頭底座20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在拉刀的使用過程中,減少或者避免了拉刀與主夾頭底座20之間的相對運動,減少了對拉刀造成的損傷,提高了產品的成品率,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拉刀的使用壽命。由于拉刀在工作的過程中,是用拉刀上均勻分布的齒來完成對產品的處理的,由于拉刀與產品的接觸的齒數不是固定的,因此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會發(fā)生變化的,因此容易產生震動,對產品的精度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對拉刀造成損傷,為減少對拉刀以及產品的質量的負面影響,所述拉刀夾具還包括防震套,所述防震套設置在所述調整螺母10的底部,用于降低拉刀與所述調整螺母10之間的震動,減少了夾具與拉刀的相對運動,提高了成品率。一般防震套使用尼龍防震套,減震效果好,成本低。由于拉刀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碎屑,而且會產生高溫,一般調整螺母10為中部空心的調整螺母10,既能夠從通過空心螺母的中心將碎屑排出,還可以增加空氣的流動,對拉刀進行一定的降溫,保證產品質量的穩(wěn)定。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對所述空心螺母的通孔的位置、形狀以及尺寸不做限定。由于調整螺母10設置在主夾頭底座20內,需要使用扳手進行高度的調節(jié),為方便受力,調整螺母10的頂部一般為T型臺。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調整螺母10的頂部還可以是其它的形狀,只要方便調整調整螺母10的高度即可。由于調整螺母10在對拉刀進行限位之后,在拉刀的使用過程中調整螺母10有可能會發(fā)生轉動,使得拉刀與主夾頭底座20在拉刀的使用過程中,發(fā)生相對運動,使得產品的質量下降,因此需要在調整螺母10的位置調整到位后進行鎖定,因此所述拉刀夾具一般還包括緊鎖螺桿30,所述緊鎖螺桿30與所述主夾頭底座20連接,所述緊鎖螺桿30的底部與所述緊鎖螺母的頂部緊貼,用于減少所述緊鎖螺母的轉動。當然緊鎖螺桿30由于需要與調整螺母10配合進行排屑,所述緊鎖蘆柑一般也是空心的。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對所述緊鎖螺桿 30以及緊鎖螺桿30與主夾頭底座20的連接關系不做具體限定。由于調整螺母10的存在是為了對拉刀與主夾頭底座20的相對位置,將拉刀緊鎖到主夾頭底座20上,調整螺母10有可能與主夾頭底座20的位置發(fā)生一些變動,緊鎖螺桿30相對主夾頭底座20的位置就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因此為方便對緊鎖螺桿30的位置限定,所述拉刀夾具還包括設置在所述主夾頭底座20底部的緊鎖羅盤40,所述緊鎖羅盤通過多個六角螺釘與所述主夾頭底座20螺紋連接,將所述主夾頭底座20緊鎖,用于鎖定所述緊鎖螺桿30的位置。在調整螺母10調整到位之后,使用調整螺桿頂住條橫螺母,限定調整螺母10與主夾頭底座20的相對位置,再使用緊鎖羅盤40對緊鎖螺桿30進行限位,保證拉刀被鎖死。緊鎖羅盤40一般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設置在主夾頭底座20的下端,緊鎖螺桿30穿過第一部分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拉刀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夾頭底座和設置于所述主夾頭底座內的調整螺母,所述調整螺母的外壁與所述主夾頭底座螺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拉刀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夾頭底座和設置于所述主夾頭底座內的調整螺母,所述調整螺母的外壁與所述主夾頭底座螺紋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拉刀夾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防震套,所述防震套設置在所述調整螺母的底部,用于降低拉刀與所述調整螺母之間的震動。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拉刀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套為尼龍防震套。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拉刀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螺母為中部空心的調整螺母。5.如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胡軍,高福臣,顏學惠,王興,胡成俊,舒義蓉,顏歡,幸定軍,蔡屏萍,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成俊工貿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