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可調節支架及電腦顯示器,可調節支架包括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底部的底座;支架內設置有固定座、導桿、升降機構、傳動機構,導桿與固定座連接固定,升降機構與導桿配合并與固定座抵接,傳動機構與升降機構銜接配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可調節支架可以簡便,輕松省力的調節電腦顯示器所需高度,并且調節精度高,更能滿足人們的調節需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子產品領域,尤其涉及可調節支架及電腦顯示器。
技術介紹
現如今,電腦已經為人們日常使用最多的電子產品,特別是現在的辦公,基本上都是面對電腦,但是現在的電腦多數是不可以調節顯示器高度的,或者可以調節高度的電腦在調節高度時調節進給量大、不簡便、調節吃力,往往需要調節很久都不能達到適合操作者身高的高度,浪費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的可調節支架及電腦顯示器,解決了現有技術問題中的一個或者多個。本技術提供的可調節支架,包括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底部的底座;支架內設置有固定座、導桿、升降機構、傳動機構,導桿與固定座連接固定,升降機構與導桿配合并與固定座抵接,傳動機構與升降機構銜接配合。本技術提供的可調節支架,可以簡便、輕松省力的調節電腦顯示器所需高度,并且調節精度高,更能滿足人們的調節需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固定座設有第一圓孔、第二圓孔,第一圓孔位于第二圓孔兩側,導桿的一端與第一圓孔固定連接。結構簡單,易于實施。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升降機構包括升降桿、升降安裝座;升降桿外部中間段設有一定長度的螺紋;升降安裝座設有第一通孔、螺紋孔,第一通孔位于螺紋孔的兩側;升降桿穿過螺紋孔使螺紋與螺紋孔配合。如此,可以通過旋轉升降桿使升降安裝座進行升降運動。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升降桿一端與第二圓孔配合并且可以在第二圓孔內自由旋轉,導桿的另一端穿過第一通孔并且可在第一通孔內上下滑動。如此,固定座既能對升降桿有支撐作用,又不影響升降桿的活動,且導桿在升降安裝座上下移動時對升降安裝座進行導向,升降安裝座可以更平穩的上下移動。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四齒輪;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嚙合,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嚙合,第一齒輪固定在升降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四齒輪之間形成的傳動鏈,對升降桿進行旋轉,使升降安裝座上下移動。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齒輪安裝板,齒輪安裝板固定在支架內,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四齒輪均安裝于齒輪安裝板上,齒輪安裝板設有第二通孔。結構簡單,易于實施。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調節旋鈕,支架設有與第二通孔相對應的第三通孔,調節旋鈕通過第二通孔、第三通孔與第四齒輪固定連接。通過調節旋鈕旋轉第四齒輪,簡單、省力。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支架外部的一側設有通槽,通槽用于供連接件穿過與升降安裝座連接。如此,可以使連接件在通槽內上下平穩移動。本技術還提供了電腦顯示器,包括顯示器、連接件,還包括上述的可調節支架,顯示器與可調節支架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本技術提供的電腦顯示器,通過可調節支架,可以輕松、省力、精確的調節顯示器的高度,滿足不同人不同身高對顯示器高度的需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連接件還包括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卡接;第一連接板與可調節支架固定連接,第二連接板與顯示器固定連接。如此,結構簡單,易于實施,還可以將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處拆開或組裝,滿足包裝存儲、運輸以及更換需要。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可調節支架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可調節支架的升降安裝座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可調節支架的固定座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可調節支架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的電腦顯示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方式的連接件結構示意圖以及與可調節支架之間的連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至4所示,可調節支架,包括支架1以及固定在支架1底部的底座2。本實施例中可調節支架分為支架1和底座2兩部分,通過由上至下連接而成,當然也可以做成一體的,在次不做限定。其中,支架1內設置有固定座3、導桿4、升降機構5、傳動機構6,導桿4與固定座3連接固定,升降機構5與導桿4配合并與固定座3抵接,傳動機構6與升降機構5銜接配合。具體的,還包括齒輪安裝板7、調節旋鈕8。具體的,固定座3上設置2個第一圓孔31和第二圓孔32,第一圓孔31位于第二圓孔32的兩側,2根導桿4的一端分別與第一圓孔31固定連接。升降機構5包括升降桿51和升降安裝座52。其中,升降桿51外部中間段設置有一定長度的螺紋511,升降安裝座52上設有2個第一通孔521和1個螺紋孔522,2個第一通孔521分別位于螺紋孔522的兩側。2根導桿4的另一端分別穿過第一通孔521并且可以在第一通孔521內上下滑動,如此,升降安裝座52可以沿著導桿4平穩的升降運動。升降桿51穿過螺紋孔522使升降桿51上的螺紋511與螺紋孔522配合,升降桿51的一端插入第二圓孔32并且可以在第二圓孔32內自由轉動,固定座3可以對升降桿51有支撐作用,并且不會影響升降桿51的轉動,通過旋轉升降桿51,升降安裝座52可以在升降桿51上進行上下移動。傳動機構6包括第一齒輪61、第二齒輪62、第三齒輪63、第四齒輪64。第一齒輪61固定在升降桿51的另一端,第二齒輪62、第三齒輪63、第四齒輪64均固定在齒輪安裝板7上。第二齒輪62與第一齒輪61嚙合,第三齒輪63與第二齒輪62嚙合,第四齒輪64與第三齒輪63嚙合,如此,可以形成完整的傳送鏈,旋轉第四齒輪64,則可通過第一齒輪61帶動升降桿51旋轉。其中,齒輪安裝板7設有第二通孔,支架1上設有與第二通孔相對應的第三通孔,調節旋鈕8通過第二通孔、第三通孔與第四齒輪64連接固定,如此,通過調節旋鈕8可以簡單、省力的旋轉第四齒輪64。具體的,支架1的外部設有通槽111,連接件穿過通槽111與升降安裝座52固定連接,使得連接件可以在通槽111內上下移動。工作時,旋轉調節旋鈕8,第四齒輪64轉動,通過第三齒輪63、第二齒輪62以及第一齒輪61,使升降桿51旋轉,從而使升降安裝座52進行上下移動運動。實施例二:如圖5-6所示,電腦顯示器,包括顯示器9、連接件10以及上述實施例的可調節支架200。連接件10包括第一連接板101、第二連接板102,第一連接板101和第二連接板102進行卡接。第一連接板101與可節支架200的升降機構5連接固定,第二連接板102與顯示器9連接固定。通過在第一連接板101和第二連接板102之間的連接處拆開或安裝,可以將顯示器9從可調節支架200拆下或者安裝到可調節支架200上,滿足包裝存儲、運輸以及更換需要。工作時,通過可調節支架200,從而實現調整顯示器9高度的目的可,以滿足不同人不同身高對顯示器9高度需求不同的要求。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可調節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1)底部的底座(2);所述支架(1)內設置有固定座(3)、導桿(4)、升降機構(5)、傳動機構(6),所述導桿(4)與固定座(3)連接固定,所述升降機構(5)與導桿(4)配合并與固定座(3)抵接,所述傳動機構(6)與升降機構(5)銜接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1.可調節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1)底部的底座(2);所述支架(1)內設置有固定座(3)、導桿(4)、升降機構(5)、傳動機構(6),所述導桿(4)與固定座(3)連接固定,所述升降機構(5)與導桿(4)配合并與固定座(3)抵接,所述傳動機構(6)與升降機構(5)銜接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設有第一圓孔(31)、第二圓孔(32),所述第一圓孔(31)位于第二圓孔(32)兩側,所述導桿(4)的一端與第一圓孔(31)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5)包括升降桿(51)、升降安裝座(52);所述升降桿(51)外部中間段設有一定長度的螺紋(511);所述升降安裝座(52)設有第一通孔(521)、螺紋孔(522),所述第一通孔(521)位于螺紋孔(522)的兩側;所述升降桿(51)穿過螺紋孔(522)使螺紋(511)與螺紋孔(522)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調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桿(51)一端與第二圓孔(32)配合并且可以在第二圓孔(32)內自由旋轉,所述導桿(4)的另一端穿過第一通孔(521)并且可在第一通孔(521)內上下滑動。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調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6)包括第一齒輪(61)、第二齒輪(62)、第三齒輪(63)、第四齒輪(6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旭華,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創通美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