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線材分線裝置,其包括分線基座,分線基座上沿著線材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分線座和分壓座,分線座和分壓座分別設置供線材依次通過的分線通道和分壓通道;所述分線座設置有與所述分線通道相連通的插刀通道,分線座還設置有分線刀組件,分線刀組件具有沿著所述插刀通道長度方向來回運動以間斷將線材分成若干單線的分線刀;分壓座在分壓通道的出口端設置有分壓裝置,分壓裝置包括分壓刀、線材導向塊和線材壓著裝置,線材導向塊具有若干個開口,所述分壓刀將各根單線導到各個開口經線材壓著裝置壓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自動地對線材進行分線,自動化程度高,結構簡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線材分線裝置。
技術介紹
電線結構一般是一股線材中包含有火線和零線,各線是由絕緣層、導體芯組成,電線或其導電線材加工,一般是將線材一端壓裝上端子,涉及的步驟有:1、切線:把線材按要求裁切成一定長度的線材;2、剝外層;裁切好線材要先剝去火線和零線外面的絕緣外層;3、剝芯層;導體芯外一般包有一保護層,壓端子前一定要先把該保護層剝去;4、分線:剝好的線材分成一定角度;5、壓端子:把插頭等端子壓裝在線材端部,完成線材壓端子程序。各步驟中,分線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工序,分線質量的好壞影響線材后序處理。現有線材分線有采用手工操作,效率低下、產品質量不穩定。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能自動實現線材的自動分線,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線材分線裝置,其包括分線基座,分線基座上沿著線材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分線座和分壓座,分線座和分壓座分別設置供線材依次通過的分線通道和分壓通道;所述分線座設置有與所述分線通道相連通的插刀通道,分線座還設置有分線刀組件,分線刀組件具有沿著所述插刀通道長度方向來回運動以間斷將線材分成若干單線的分線刀;分壓座在分壓通道的出口端設置有分壓裝置,分壓裝置包括分壓刀、線材導向塊和線材壓著裝置,線材導向塊具有若干個開口,所述分壓刀將各根單線導到各個開口經線材壓著裝置壓著。本技術能夠自動地對線材進行分線,自動化程度高,結構簡單。本技術可通過如下方案進行改進:分壓刀具有兩個方向朝向的刀刃,其中一個刀刃背向線材輸送前進方向設置,另一個刀刃面處于分壓刀前進方向的前端。所述線材導向塊包括上導塊和下導塊,所述開口設置在所述下導塊的上表面上,上導塊下表面對應所述開口設置凸起,上導塊和下導塊合在一起時,所述凸起對應卡進開口中。所述分壓刀和下導塊安裝在一分壓底座上并在一分壓氣缸的作用下靠近或遠離所述線材。所述分壓氣缸的缸體固定安裝在分壓座上,所述分壓底座固定安裝在分壓氣缸的推動軸上。分壓座上設有與所述分壓通道相連通的壓塊通道,壓塊通道設置有可沿著壓塊通道長度方向來回運動以壓著或松開線材的壓塊。分線刀組件包括氣缸,氣缸的缸體安裝固定在所述分線座上,所述分線刀安裝在所述氣缸的推動軸上。分線刀的刀刃背向線材輸送前進方向設置。分線基座上在分線座和分壓座之間設置有用以輸送線材的送線裝置,所述送線裝置包括可轉動安裝在分線基座上的傳送輥及驅動傳送輥轉動的驅動裝置,線材置于兩所述傳送輥之間并被其夾持傳送。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例中線材壓端子和粘錫一體化裝置的整體三維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中線材壓端子和粘錫一體化裝置的另一視角下的整體三維狀態結構示意圖;圖3是實施例中線材分線裝置的整體三維狀態結構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中線材分線裝置的另一視角下的整體三維狀態結構示意圖;圖5是實施例中線材分線裝置的俯視狀態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中的C-C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中的a的放大狀態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6中的b的放大狀態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5中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中的c的放大狀態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5中的B-B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2是圖11中的d的放大狀態結構示意圖;圖13是圖6中的D-D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4是實施例中切斷剝皮裝置的整體三維狀態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線材分線裝置;11、分線基座;12、分線座;121、分線通道;122、插刀通道;13、分壓座;131、分壓通道;14、送線裝置;141、傳送輥;142、驅動裝置15、分線刀組件;151、分線刀;1511、刀刃;152、氣缸;161、分壓刀;1611、刀刃;1612、刀刃;162、線材導向塊;1621、上導塊;1622、下導塊;1623、開口;1624、凸起;164、分壓底座;165、分壓氣缸;166、壓塊通道;167、壓塊;2、切斷剝皮裝置;3、端子壓著機;4、粘錫裝置;5、線材夾持機械手;6、移動機構;100、機座。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的一種線材壓端子和粘錫一體化裝置,包括機座100及設置在機座100上的:線材分線裝置1、切斷剝皮裝置2、端子壓著機3、粘錫裝置4、線材夾持機械手5和移動機構6。所述線材分線裝置1用以將線材的第一端分成若干單線并將該端部壓著固定。具體地說,如附圖3至附圖13所示,線材分線裝置1具有一分線基座11,分線基座11上沿著線材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分線座12和分壓座13,分線座12和分壓座13分別設置供線材依次通過的分線通道121和分壓通道131。分線基座11上在分線座12和分壓座13之間設置有用以輸送線材的送線裝置14,所述送線裝置14包括可轉動安裝在分線基座11上的傳送輥141及驅動傳送輥141轉動的驅動裝置142,線材置于兩所述傳送輥141之間并被其夾持傳送,實現線材源源不斷地向前傳送。所述分線座12設置有與所述分線通道121相連通的插刀通道122,分線座12還設置有分線刀組件15,分線刀組件15具有沿著所述插刀通道122長度方向來回運動以間斷將線材分成若干單線的分線刀151。分線刀組件15包括氣缸152,氣缸的缸體安裝固定在所述分線座12上,所述分線刀151安裝在所述氣缸的推動軸上。分線刀151的刀刃1511背向線材輸送前進方向(圖中v方向)設置。在線材到達設定的位置時,所述分線刀151在所述氣缸152的作用下朝著線材靠攏直至穿插過線材,而線材的繼續前進,使刀刃1511剖開線材而實現分線的目的。分壓座13在分壓通道131的出口端設置有分壓裝置,分壓裝置包括分壓刀161、線材導向塊162和線材壓著裝置,線材導向塊162具有若干個開口1623,所述分壓刀161將各根單線導到各個開口1623經線材壓著裝置壓著。具體地說,分壓刀161具有兩個方向朝向的刀刃,其中一個刀刃1611背向線材輸送前進方向(圖中v方向)設置,另一個刀刃1612處于分壓刀161前進方向(圖中h方向)的前端。所述線材導向塊162包括上導塊1621和下導塊1622,所述開口1623設置在所述下導塊1622的上表面上,上導塊1621下表面對應所述開口1623設置凸起1624,上導塊1621和下導塊1622合在一起時,所述凸起1624對應卡進開口1623中。所述分壓刀161和下導塊1622安裝在一分壓底座164上并在一分壓氣缸165的作用下靠近或遠離所述線材,所述分壓氣缸165的缸體固定安裝在分壓座13上,所述分壓底座164固定安裝在分壓氣缸165的推動軸上。分壓時,分壓刀161在分壓氣缸165的作用下,處于分壓刀161前進方向的前端的刀刃1612面朝著線材靠攏直至穿插過線材,而線材的繼續前進,使背向線材輸送前進方向設置的刀刃1621分開線材而將各根單線導到各個開口1623,下導塊1622與分壓刀161同步,在分壓刀161對線材進行導向進入開口1623的同時也將線材的端部壓著固定。另外,分壓座13上設有與所述分壓通道131相連通的壓塊通道166,壓塊通道166設置有可沿著壓塊通道166長度方向來回運動以壓著或松開線材的壓塊167,實現線材在壓著固定。此時,送線裝置14停止送線,而已被分壓的線材通過移動機構6的作用下,被送到切斷剝皮裝置2(如附圖14所示)進行各根單線的端部的剝皮,接著又在移動機構6的作用下被送至端子壓著機3的鉚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線材分線裝置,包括分線基座,其特征在于,分線基座上沿著線材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分線座和分壓座,分線座和分壓座分別設置供線材依次通過的分線通道和分壓通道;所述分線座設置有與所述分線通道相連通的插刀通道,分線座還設置有分線刀組件,分線刀組件具有沿著所述插刀通道長度方向來回運動以間斷將線材分成若干單線的分線刀;分壓座在分壓通道的出口端設置有分壓裝置,分壓裝置包括分壓刀、線材導向塊和線材壓著裝置,線材導向塊具有若干個開口,所述分壓刀將各根單線導到各個開口經線材壓著裝置壓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線材分線裝置,包括分線基座,其特征在于,分線基座上沿著線材的輸送方向依次設置分線座和分壓座,分線座和分壓座分別設置供線材依次通過的分線通道和分壓通道;所述分線座設置有與所述分線通道相連通的插刀通道,分線座還設置有分線刀組件,分線刀組件具有沿著所述插刀通道長度方向來回運動以間斷將線材分成若干單線的分線刀;分壓座在分壓通道的出口端設置有分壓裝置,分壓裝置包括分壓刀、線材導向塊和線材壓著裝置,線材導向塊具有若干個開口,所述分壓刀將各根單線導到各個開口經線材壓著裝置壓著。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材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分壓刀具有兩個方向朝向的刀刃,其中一個刀刃背向線材輸送前進方向設置,另一個刀刃面處于分壓刀前進方向的前端。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線材分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材導向塊包括上導塊和下導塊,所述開口設置在所述下導塊的上表面上,上導塊下表面對應所述開口設置凸起,上導塊和下導塊合在一起時,所述凸起對應卡進開口中。4.根據權利要求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凌壽海,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雄州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