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育苗階段和種植階段,所述育苗階段為利用設置在育苗架上的無紡布層作為定植基使種子萌發(fā)成幼苗;所述種植階段為將育苗階段的幼苗連同無紡布層一起轉移至種植架上。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立體種植方法,在育苗期采用無紡布層作為定植基,幼苗根系伸入無紡布層的孔隙中即可移植,無需擇根重新布置,減少了人工勞力,在移植過程中植株不倒伏,不傷根。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作物設施栽培
,具體涉及一種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小葉菜是重要的葉類蔬菜之一,對人們的健康飲食生活意義重大。葉菜類蔬菜保鮮期短,不耐貯運,主要依靠當地生產,而城市周邊用于蔬菜種植的良田越來越少。為了提高溫室環(huán)境空間利用率,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最大的收益率,一般葉菜采用立體種植模式。但傳統(tǒng)立體葉菜種植一般采用在不同層次上如床臺式、吊盆、吊袋、立柱式等,操作繁瑣,特別是定植環(huán)節(jié),需要大量的人工。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專利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及裝置,解決定植后移植繁瑣,需要大量人力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一種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包括育苗階段和種植階段,所述育苗階段為利用設置在育苗架上的無紡布層作為定植基使種子萌發(fā)成幼苗;所述種植階段為將育苗階段的幼苗連同無紡布層一起轉移至種植架上。上述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在育苗階段,所述育苗架上的無紡布層成至少兩層設置,相鄰的無紡布層之間留有供幼苗生長的間隙。上述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所述無紡布層傾斜設置,每個無紡布層底部均設置有育苗板或塑料膜。上述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育苗階段和種植階段中進行灌溉時,將灌溉液由無紡布層的較高一側進行灌溉。一種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裝置,適用于上述方法,包括無紡布層、育苗系統(tǒng)和種植系統(tǒng);所述育苗系統(tǒng)包括用于承擔所述無紡布層的育苗架;所述種植系統(tǒng)包括用于承擔所述無紡布層的種植架。上述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裝置,所述育苗架包括架體和層狀設置于架體上的用于承擔無紡布層的至少兩層育苗板,所述育苗板傾斜設置且傾斜方向一致。上述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裝置,還包括自動灌溉系統(tǒng),所述自動灌溉系統(tǒng)包括集水槽、貯水池、動力機構和灌溉帶;所述集水槽和灌溉帶均與所述貯水池導通;所述動力機構驅動貯水池內的營養(yǎng)液流向灌溉帶;所述育苗架設置有灌溉端和利于多余營養(yǎng)液排出的排水端;所述集水槽設置在所述育苗架的排水端,所述灌溉帶設置在與所述排水端相對應的灌溉端。上述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裝置,所述種植架包括底架、上架和用于承擔無紡布層的鋪設于上架的塑料膜;所述上架設置于所述底架上。上述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裝置,所述上架截面為“人”字形,兩側面各鋪設塑料膜。上述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裝置,還包括自動灌溉系統(tǒng),所述自動灌溉系統(tǒng)包括集水槽、貯水池、動力機構和灌溉帶;所述集水槽和灌溉帶均與所述貯水池導通;所述動力機構驅動貯水池內的營養(yǎng)液流向灌溉帶;所述種植架設置有灌溉端和利于多余營養(yǎng)液排出的排水端;所述集水槽設置在所述種植架的排水端,所述灌溉帶設置在與所述排水端相對應的灌溉端。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的立體種植方法,在育苗期采用無紡布層作為定植基,幼苗根系伸入無紡布層的孔隙中即可移植,無需擇根重新布置,減少了人工勞力,在移植過程中植株不倒伏,不傷根;2、育苗階段采用多層次育種,滿足種子萌發(fā)需求的前提下,擴大了單位空間利用率,節(jié)約成本;3、灌溉液由無紡布層高側流向低側,有利于多余灌溉液排出,避免積存,同時又能夠使無紡布層完全浸潤,全部種子/植株均能得到足夠灌溉液;4、自動灌溉系統(tǒng)能夠自動進行灌溉,實現灌溉自動化;5、灌溉營養(yǎng)液循環(huán)利用,有利于節(jié)約環(huán)保;6、種植架為人字形兩面設置,同一無紡布層搭在同一種植架的兩側,兩側重量均勻,無需額外結構即可保證無紡布層帶動植株定植載種植架上。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育苗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種植架的結構示意圖。上述附圖中:1、架體;2、集水槽;3、貯水池;4、潛水泵;5、灌溉帶;6、底架;7、上架;8、回水過濾網;9、出水過濾網;10、紫外線殺菌燈;11、定時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以助于理解本專利技術的內容。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包括育苗階段和種植階段,所述育苗階段為利用設置在育苗架上的無紡布層作為定植基使種子萌發(fā)成幼苗;所述種植階段為將育苗階段的幼苗連同無紡布層一起轉移至種植架上。在育苗階段,所述育苗架上的無紡布層成至少兩層設置,相鄰的無紡布層之間留有供幼苗生長的間隙。無紡布層傾斜設置,每個無紡布層底部均設置有育苗板或塑料膜。育苗階段和種植階段中進行灌溉時,將灌溉液由無紡布層的較高一側進行灌溉。在育苗期采用無紡布層作為定植基,幼苗根系伸入無紡布層的孔隙中即可移植,無需擇根重新布置,減少了人工勞力,在移植過程中植株不倒伏,不傷根;育苗階段采用多層次育種,滿足種子萌發(fā)需求的前提下,擴大了單位空間利用率,節(jié)約成本;灌溉液由無紡布層高側流向低側,有利于多余灌溉液排出,避免積存,同時又能夠使無紡布層完全浸潤,全部種子/植株均能得到足夠灌溉液。為了實現上述方法,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裝置,包括無紡布層、育苗系統(tǒng)和種植系統(tǒng);所述育苗系統(tǒng)包括用于承擔所述無紡布層的育苗架;所述種植系統(tǒng)包括用于承擔所述無紡布層的種植架。如圖1所示,育苗架包括架體1和層狀設置于架體1上的用于承擔無紡布層的至少兩層育苗板,所述育苗板傾斜設置且傾斜方向一致。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裝置還包括自動灌溉系統(tǒng),所述自動灌溉系統(tǒng)包括集水槽2、貯水池3、動力機構和灌溉帶5;所述集水槽2和灌溉帶5均與所述貯水池3導通;所述動力機構驅動貯水池3內的營養(yǎng)液流向灌溉帶5;所述育苗架設置有灌溉端和利于多余營養(yǎng)液排出的排水端;所述集水槽2設置在所述育苗架的排水端,所述灌溉帶5設置在與所述排水端相對應的灌溉端。在本實施例中,架體1規(guī)格為3.0m×1.0m,架體1為多層(3-5層),每層間距30-50cm,每一層傾斜度為5-10°,每層都設置育苗板用于承擔所述無紡布層,每層高端設置有滴灌帶,滴灌帶出水口間距10cm,架體1上的育苗板低端有可調式槽架,根據架體1的擺放調整槽架,槽架上設置集水槽2,灌溉時,灌溉液從高端向低端浸濕無紡布層,為種子提供水分和營養(yǎng),多余水分通過延伸的育苗板流入集水槽2,再通過集水管回流到貯水池3循環(huán)利用。育苗板為有一定硬度的平板,可活動,規(guī)格為3.0m×1.05m,低瑞有兩個豁口,有5cm的多余部分延伸出架子,可回流多余的水分到集水槽2。無紡布選用親水型、密度30g/m2,規(guī)格為3.0m×1.0m,無紡布平鋪在育苗板上,用水打濕,撒種后移動至架體1上,3-4天小葉菜的根扎到無紡布層后可移至種植架。如圖2所示,種植架包括底架6、上架7和用于承擔無紡布層的鋪設于上架7的塑料膜;所述上架7設置于所述底架6上。所述上架7截面為“人”字形,兩側面各鋪設塑料膜。所述種植架設置有灌溉端和利于多余營養(yǎng)液排出的排水端;所述集水槽2設置在所述種植架的排水端,所述灌溉帶5設置在與所述排水端相對應的灌溉端。在本實施例中,上架7寬2.0m,單邊長度1.5m。塑料膜選用黑膜,規(guī)格為2.0m×3.0m,下端固定在上架7的底橫桿上,種植架長度根據種植場地擺放,種植架間距60cm。將育好苗的無紡布層移至種植架上,翻過架子頂端平鋪在塑料膜上。同一無紡布層搭在同一種植架的兩側,兩側重量均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包括育苗階段和種植階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階段為利用設置在育苗架上的無紡布層作為定植基使種子萌發(fā)成幼苗;所述種植階段為將育苗階段的幼苗連同無紡布層一起轉移至種植架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包括育苗階段和種植階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階段為利用設置在育苗架上的無紡布層作為定植基使種子萌發(fā)成幼苗;所述種植階段為將育苗階段的幼苗連同無紡布層一起轉移至種植架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育苗階段,所述育苗架上的無紡布層成至少兩層設置,相鄰的無紡布層之間留有供幼苗生長的間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紡布層傾斜設置,每個無紡布層底部均設置有育苗板或塑料膜。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階段和種植階段中進行灌溉時,將灌溉液由無紡布層的較高一側進行灌溉。5.一種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裝置,適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無紡布層、育苗系統(tǒng)和種植系統(tǒng);所述育苗系統(tǒng)包括用于承擔所述無紡布層的育苗架;所述種植系統(tǒng)包括用于承擔所述無紡布層的種植架。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小葉菜的無土栽培立體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架包括架體和層狀設置于架體上的用于承擔無紡布層的至少兩層育苗板,所述育苗板傾斜設置且傾斜...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蔣衛(wèi)杰,余宏軍,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