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包括物料平臺、墨盒安裝位、小海綿存儲工位、機架、電缸和氣缸,所述墨盒安裝位與所述物料平臺配合設置,所述小海綿存儲工位設于所述墨盒安裝位的一側,所述電缸支撐于所述機架并懸設于所述墨盒安裝位和所述小海綿存儲工位上方,所述氣缸設于所述電缸并與其電連接,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還包括真空吸盤,所述真空吸盤包括真空腔體和負壓機構,所述真空腔體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負壓機構與所述真空腔體連通,并與所述氣缸電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以往的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結構過于復雜、操作步驟繁瑣、工作效率較低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打印機墨盒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
技術介紹
常用的打印機墨盒中需要粘貼組裝兩端小海綿,以起到密封和保護膠體的作用。在組裝墨盒兩端小海綿相關技術中,一般常采用機械組裝,使用的機械裝置包括夾緊氣缸與壓緊氣缸,常采用夾緊氣缸夾取小海綿、壓緊氣缸將夾取到位的小海綿壓緊,該種組裝裝置結構過于復雜、操作步驟繁瑣、工作效率較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步驟簡便、工作效率高的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包括物料平臺、墨盒安裝位、小海綿存儲工位、機架、電缸和氣缸,所述墨盒安裝位與所述物料平臺配合設置,所述小海綿存儲工位設于所述墨盒安裝位的一側,所述電缸支撐于所述機架并懸設于所述墨盒安裝位和所述小海綿存儲工位上方,所述氣缸設于所述電缸并與其電連接,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還包括真空吸盤,所述真空吸盤包括真空腔體和負壓機構,所述真空腔體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負壓機構與所述真空腔體連通,并與所述氣缸電連接。優選的,所述電缸設有兩個,兩個所述電缸間隔設置,每一個所
述電缸上對應設置一個氣缸和一個所述真空吸盤。優選的,所述電缸包括絲杠與伺服電機,所述絲杠包括滑軌,所述絲杠一端連接所述機架,另一端連接所述伺服電機,所述氣缸懸設于所述滑軌,所述伺服電機、所述絲杠、所述氣缸及所述負壓機構依次電連接。優選的,所述真空腔體包括與所述氣缸連接的底板、與所述底板相對設置的頂板、側板及通氣孔,所述底板、所述頂板及所述側板共同圍成所述真空腔體,所述通氣孔貫穿所述頂板設置并與所述真空腔體相連通。優選的,所述頂板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設于所述頂板遠離所述真空腔體的表面,所述通氣孔分布于所述凹槽內。優選的,所述通氣孔的直徑為10mm。與相關技術相比較,本技術提供的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包括所述氣缸與所述真空吸盤,所述真空吸盤包括所述真空腔體與所述負壓機構,所述真空腔體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負壓機構與所述真空腔體連通,由此通過所述氣缸驅動所述真空吸盤沿鉛錘方向往復運動,通過所述負壓機構的啟動吸取、脫放小海綿,并夾緊組裝小海綿至墨盒兩端的對應位置。因此,通過簡單的結構替代相關技術中復雜的夾緊氣缸與壓緊氣缸的結構,將夾取、壓緊組裝復雜的操作步驟替代為取壓一體的簡單操作步驟,由此簡化了機械結構、減少操作步驟、提高了組裝墨盒小海綿的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的真空吸盤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1,圖1為本技術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1包括物料平臺11、機架12、電缸13、氣缸14、真空吸盤15、墨盒安裝位(未標號)及小海綿存儲工位(未標號)。所述墨盒安裝位與所述物料平臺11配合設置,所述小海綿存儲工位設于所述墨盒安裝位的一側,所述機架12立設于所述物料平臺11靠近所述墨盒組裝工位的一側,所述電缸13支撐與所述機架12并懸設于所述墨盒安裝位與所述小海綿存儲工位的上方,所述氣缸14設于所述電缸13,所述真空吸盤15與所述氣缸14連接,外部電源(圖未示)、所述電缸13、所述氣缸14及所述真空吸盤15依次電連接,所述電缸13設有兩個,所述電缸13間隔設置,每一個電缸13對應設置一個氣缸14和一個所述真空吸盤15。具體的,所述電缸13包括絲杠131與伺服電機132,所述絲杠131包括滑軌1311,所述滑軌131與所述絲杠1311長度相同,所述絲杠131一端連接所述機架12,另一端連接所述伺服電機132。所述氣缸14包括氣缸本體141、連接件142及螺栓143,所述連接件呈矩形,所述螺栓143的數量為兩個,且依次貫穿連接所述氣缸本體141的中部與所述連接件142,所述連接件142懸設于所述滑軌1311,所述氣缸本體141靠近所述物料平臺11的一端連接所述真空吸盤15,因此,所述伺服電機132可以通過所述絲杠131驅動所述氣缸14沿所述滑軌1311往復運動,所述氣缸14可以驅動所述真空吸盤15沿垂直方向往復運動。請參閱圖2,圖2為圖1所示墨盒小海綿裝置取裝器結構示意圖,所述真空吸盤15為長方體,所述真空吸盤15包括真空腔體151和負壓機構152,所述真空腔體151包括凹槽1511、通氣孔1512、頂板1513、底板1514及側板1515。具體的,所述底板1514一側與所述氣缸14連接,且與所述頂板1513間隔設置,所述側板1515圍成兩端開口的空心長方體,且其開
口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底板1514與所述頂板1513,所述負壓機構152連通所述側板1515,且與所述氣缸14電連接,所述凹槽1511形成于所述頂板1513遠離所述氣缸14的一側,所述通氣孔1512直徑為10mm,且均布于所述凹槽1511內。本技術提供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1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1,輸送墨盒:提供物料平臺11、機架12和墨盒(未標號),所述物料平臺11將所述墨盒輸送至所述墨盒安裝位;步驟S2,定位與提取小海綿:提供小海綿(未標號)、電缸13、氣缸14及真空吸盤15,所述氣缸14與所述真空吸盤15連接,所述氣缸14驅動所述真空吸盤15垂直向下運動,使所述真空吸盤15吸取所述小海綿;具體的,所述電缸包括所述伺服電機132與所述絲杠131,所述絲杠131包括滑軌1311,所述真空吸盤15包括所述真空腔體151與所述負壓機構152,所述真空腔體151包括凹槽1511,所述伺服電機132、絲杠131、所述氣缸14、所述負壓機構152依次電連接。在步驟S2中,所述小海綿的定位與提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21,所述伺服電機132通過所述絲杠131驅動所述氣缸14沿所述滑軌1311移動至所述小海綿上方;步驟S22,所述氣缸14驅動所述真空腔體151垂直向下位移L1,所述負壓機構152啟動,使所述真空腔體151吸取所述小海綿至所述凹槽1511;步驟S3,小海綿移位:所述氣缸14驅動所述真空腔體151垂直向上運動,所述電缸13帶動所述小海綿移位至所述墨盒正上方;具體的,步驟S31,所述氣缸14驅動所述真空腔體151垂直向上運動,通過所述真空腔體151提取所述小海綿;步驟S32,所述伺服電機132通過所述絲杠131驅動所述氣缸14
沿所述滑軌1311移動至所述墨盒上方;步驟S4,脫離小海綿:所述氣缸14驅動所述真空腔體151垂直向下運動,所述負壓機構152啟動,使所述小海綿緩慢脫落所述凹槽1511;步驟S5,壓緊組裝小海綿:所述氣缸14驅動所述真空腔體151向下運動,帶動所述凹槽1511擠壓所述小海綿,將所述小海綿壓緊組裝至所述墨盒的待組裝海綿位置。與相關技術相比較,本技術提供的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1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1包括所述氣缸14與所述真空吸盤15,所述真空吸盤15包括所述真空腔體151與所述負壓機構152,所述真空腔體151與所述氣缸14連接,所述負壓機構1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包括物料平臺、墨盒安裝位、小海綿存儲工位、機架、電缸和氣缸,所述墨盒安裝位與所述物料平臺配合設置,所述小海綿存儲工位設于所述墨盒安裝位的一側,所述電缸支撐于所述機架并懸設于所述墨盒安裝位和所述小海綿存儲工位上方,所述氣缸設于所述電缸并與其電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還包括真空吸盤,所述真空吸盤包括真空腔體和負壓機構,所述真空腔體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負壓機構與所述真空腔體連通,并與所述氣缸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包括物料平臺、墨盒安裝位、小海綿存儲工位、機架、電缸和氣缸,所述墨盒安裝位與所述物料平臺配合設置,所述小海綿存儲工位設于所述墨盒安裝位的一側,所述電缸支撐于所述機架并懸設于所述墨盒安裝位和所述小海綿存儲工位上方,所述氣缸設于所述電缸并與其電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還包括真空吸盤,所述真空吸盤包括真空腔體和負壓機構,所述真空腔體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負壓機構與所述真空腔體連通,并與所述氣缸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缸設有兩個,兩個所述電缸間隔設置,每一個所述電缸上對應設置一個氣缸和一個所述真空吸盤。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墨盒小海綿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張帆,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