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艾葉粽子,其由糯米、艾葉、五花肉、紅豆、花豆、黑芝麻、花生仁、鮮香菇、五香粉、蝦米、芋頭梗做為原料制備而成,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粽子不僅香糯美味,而且還有艾葉的清香,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粽子還具有平喘、鎮咳及祛痰的效用,可以有效地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本發明專利技術制作出的粽子大小適中,可以節省熬煮時間,而且用高壓鍋來熬煮,能有效地節約能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食品
,具體涉及一種艾葉粽子。技術背景粽子古稱“角黍”、“筒粽”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誕生的,端午節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緬懷屈原。粽子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因各地習俗的不同,粽子的做法和吃法都有很大差別。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習俗,在廣西也有著這樣的習俗,但是廣西人不僅僅在端午節吃粽子,逢年過節,也喜歡做粽子,廣西本地人,包粽子喜歡以五花肉、五香粉為餡添加一些輔料,此方法做出的粽子香甜軟糯,但是比較容易油膩上火繼而引發咽喉痛疼、易生痰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針對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技術方案,選料講究,制作粽子在保持原有香甜軟糯的口感不變的基礎,食用后具有平喘、鎮咳及祛痰的效用,可以有效地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專利技術的艾葉粽子由以下的原料組成:糯米、艾葉、五花肉、紅豆、花豆、黑芝麻、花生仁、鮮香菇、五香粉、蝦米、芋頭梗。進一步地,所述艾葉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糯米800-1200份、艾葉600-800份、五花肉600-800份、紅豆200-300份、花豆80-120份、黑芝麻60-80份、花生仁60-80份、鮮香菇40-60份、五香粉20-30份、蝦米40-60份、芋頭梗40-60份。更進一步地,優選所述艾葉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糯米1000份、艾葉700份、五花肉700份、紅豆250份、花豆100份、黑芝麻70份、花生仁70份、鮮香菇50份、五香粉25份、蝦米50份、芋頭梗50份。本專利技術的艾葉粽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采摘新鮮的艾葉,清水洗凈、晾干,用粉碎機將其粉碎成粉末狀;B、將糯米用清水清洗三遍,再用清水浸泡5-6小時,待其完全柔軟后,將水瀝干;C、將紅豆、花豆洗凈浸泡5小時,加入步驟A制得的艾葉粉末、經步驟B處理的糯米,再加入五香粉、花生油、鹽攪拌均勻;D、將鮮香菇剁碎,芋頭梗切成1厘米長,黑芝麻、花生仁、蝦米洗干凈,將鮮香菇、芋頭梗、黑芝麻、花生仁、蝦米一起加入油鍋炒香備用;E、將新鮮的五花肉切成長8-10cm、約為150g-180g重,加入香油、鹽、料酒及步驟D制得的鮮香菇、芋頭梗、黑芝麻、花生仁、蝦米腌制1-2小時備用;F、將生粽葉用沸水燙3-5分鐘,撈出用冷水沖洗干凈備用,粽繩也用清水洗凈備用;G、取8張粽葉分成兩份,4張粽葉依次疊加,依次放入步驟C混合均勻的糯米、紅豆、花豆,再加入五花肉、鮮香菇、芋頭梗、黑芝麻、花生仁、蝦米輔料,將另外的4張粽葉依次疊加好后,覆蓋在原材之上,包好粽葉,用粽繩扎嚴實;H、將包扎好的粽子放入高壓鍋內,加水沒過粽面25cm,開火煮至水開,關小火繼續熬煮,關火,待高壓鍋氣壓下降后關火,檢查粽子是否熟透,如粽子軟而Q彈則已熟透,否則加水,繼續煮;I、將煮好的粽子取出,待其冷卻,晾干表面的水份真空包裝,采用超高壓滅菌方法即得成品。所述的五花肉選自陸川縣土豬。所述的芋頭梗選較嫩的部份。所述的粽葉為竹葉。所述粽子熬煮的時間控制在6-7個小時。所述粽子的重量控制在400-500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專利技術制作出的粽子大小適中,可以節省熬煮時間,而且用高壓鍋來熬煮,能有效地節約能源;2、艾葉帶香味,揉碎后發出的香味更濃,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有效地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將艾葉粉碎加入其中,這是本專利技術制得的粽子最大的特點,本專利技術的粽子不僅香糯美味,而且還有艾葉的清香,本專利技術的粽子食用后具有平喘、鎮咳及祛痰的效用,可以有效地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3、本專利技術在制作過程中,從選料到烹煮都精準考究,采用新鮮食材制備,五花肉選自陸川縣土豬,再添加芋頭梗,使粽子煮熟后,肥肉被芋頭梗吸收大部份,不會過于肥膩;4、本專利技術的粽子加入了五香粉,五香粉其成分有:丁香、桂皮、甘草、大茴香和小茴香,使制作出的粽子更加美味;5、本專利技術采用南方特有的竹葉來包制,竹葉含三萜類物質、蘆竹素、白芳素等,用竹葉包粽子,制作出的粽子滋味清午純和,具有清熱利尿,清涼解暑作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的實施例可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全面的理解本專利技術。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份數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加以選擇為克或公斤。實施例1艾葉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糯米800份、艾葉600份、五花肉600份、紅豆200份、花豆80份、黑芝麻60份、花生仁60份、鮮香菇40份、五香粉20份、蝦米40份、芋頭梗40份。上述艾葉粽子包括如下步驟:A、采摘新鮮的艾葉,清水洗凈、晾干,用粉碎機將其粉碎成粉末狀;B、將糯米用清水清洗三遍,再用清水浸泡5小時,待其完全柔軟后,將水瀝干;C、將紅豆、花豆洗凈浸泡5小時,加入步驟A制得的艾葉粉末、經步驟B處理的糯米,再加入五香粉、花生油、鹽攪拌均勻;D、將鮮香菇剁碎,芋頭梗切成1厘米長,黑芝麻、花生仁、蝦米洗干凈,將鮮香菇、芋頭梗、黑芝麻、花生仁、蝦米一起加入油鍋炒香備用;E、將新鮮的五花肉切成長8cm、約為150g重,加入香油、鹽、料酒及步驟D制得的鮮香菇、芋頭梗、黑芝麻、花生仁、蝦米腌制1小時備用;F、將生粽葉用沸水燙3分鐘,撈出用冷水沖洗干凈備用,粽繩也用清水洗凈備用;G、取8張粽葉分成兩份,4張粽葉依次疊加,依次放入步驟C混合均勻的糯米、紅豆、花豆,再加入五花肉、鮮香菇、芋頭梗、黑芝麻、花生仁、蝦米輔料,將另外的4張粽葉依次疊加好后,覆蓋在原材之上,包好粽葉,用粽繩扎嚴實;H、將包扎好的粽子放入高壓鍋內,加水沒過粽面25cm,開火煮至水開,關小火繼續熬煮,關火,待高壓鍋氣壓下降后關火,檢查粽子是否熟透,如粽子軟而Q彈則已熟透,否則加水,繼續煮;I、將煮好的粽子取出,待其冷卻,晾干表面的水份真空包裝,采用超高壓滅菌方法即得成品。所述粽子的重量控制在400克。實施例2艾葉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糯米1000份、艾葉700份、五花肉700份、紅豆250份、花豆100份、黑芝麻70份、花生仁70份、鮮香菇50份、五香粉25份、蝦米50份、芋頭梗50份。上述艾葉粽子包括如下步驟:A、采摘新鮮的艾葉,清水洗凈、晾干,用粉碎機將其粉碎成粉末狀;B、將糯米用清水清洗三遍,再用清水浸泡5.5小時,待其完全柔軟后,將水瀝干;C、將紅豆、花豆洗凈浸泡5小時,加入步驟A制得的艾葉粉末、經步驟B處理的糯米,再加入五香粉、花生油、鹽攪拌均勻;D、將鮮香菇剁碎,芋頭梗切成1厘米長,黑芝麻、花生仁、蝦米洗干凈,將鮮香菇、芋頭梗、黑芝麻、花生仁、蝦米一起加入油鍋炒香備用;E、將新鮮的五花肉切成長9cm、約為160g重,加入香油、鹽、料酒及步驟D制得的鮮香菇、芋頭梗、黑芝麻、花生仁、蝦米腌制1.5小時備用;F、將生粽葉用沸水燙4分鐘,撈出用冷水沖洗干凈備用,粽繩也用清水洗凈備用;G、取8張粽葉分成兩份,4張粽葉依次疊加,依次放入步驟C混合均勻的糯米、紅豆、花豆,再加入五花肉、鮮香菇、芋頭梗、黑芝麻、花生仁、蝦米輔料,將另外的4張粽葉依次疊加好后,覆蓋在原材之上,包好粽葉,用粽繩扎嚴實;H、將包扎好的粽子放入高壓鍋內,加水沒過粽面25c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艾葉粽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原料組成:糯米、艾葉、五花肉、紅豆、花豆、黑芝麻、花生仁、鮮香菇、五香粉、蝦米、芋頭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艾葉粽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原料組成:糯米、艾葉、五花肉、紅豆、花豆、黑芝麻、花生仁、鮮香菇、五香粉、蝦米、芋頭梗。2.一種艾葉粽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糯米800-1200份、艾葉600-800份、五花肉600-800份、紅豆200-300份、花豆80-120份、黑芝麻60-80份、花生仁60-80份、鮮香菇40-60份、五香粉20-30份、蝦米40-60份、芋頭梗40-60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艾葉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艾葉粽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糯米1000份、艾葉700份、五花肉700份、紅豆250份、花豆100份、黑芝麻70份、花生仁70份、鮮香菇50份、五香粉25份、蝦米50份、芋頭梗50份。4.一種艾葉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艾葉粽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采摘新鮮的艾葉,清水洗凈、晾干,用粉碎機將其粉碎成粉末狀;B、將糯米用清水清洗三遍,再用清水浸泡5-6小時,待其完全柔軟后,將水瀝干;C、將紅豆、花豆洗凈浸泡5小時,加入步驟A制得的艾葉粉末、經步驟B處理的糯米,再加入五香粉、花生油、鹽攪拌均勻;D、將鮮香菇剁碎,芋頭梗切成1厘米長,黑芝麻、花生仁、蝦米洗干凈,將鮮香菇、芋頭梗、黑芝麻、花生仁、蝦米一起加入油鍋炒香...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盈,
申請(專利權)人:羅盈,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