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余熱回收系統,包括高壓釜、廢熱水回收池、自動水處理系統、管道,所述高壓釜通過管道連接倒汽分汽缸,廢熱水回收池、倒汽分汽缸通過管道共同連接第一廢水箱的一個進水口;第一廢水箱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二廢水箱的一個進水口,第二廢水箱的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三換熱器的一個進口端,第三換熱器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連接洗澡水箱的進水口,洗澡水箱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洗澡水送水泵,通過洗澡水送水泵通往后勤洗澡;洗澡水箱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三換熱器的另一進口端,第三換熱器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連接第二廢水箱的另一進水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為員工提供洗澡用熱水,實現了能源充分利用的目的,節約大量能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建筑建材管樁生產中的能源再利用
,具體地是涉及余熱回收系統。
技術介紹
余熱是指受歷史、技術、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入運行的工業企業耗能裝置中,原始設計未被合理利用的顯熱和潛熱;現有技術中余熱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高溫廢氣余熱、冷卻介質余熱、廢汽廢水余熱、高溫產品和爐渣余熱、化學反應余熱、可燃廢氣廢液和廢料余熱等。高壓釜在建筑建材的預應力管樁生產上應用相當廣泛,通過使用高壓釜可以對管樁進行蒸壓養護;蒸壓養護是指管樁脫模后,再進高壓釜進行蒸壓養護,蒸壓養護可充分發揮水泥二次反應作用,在同樣水泥用量的情況下,可明顯提高混凝土強度;但是,目前一些建筑建材管樁生產企業并沒有將上述在生產中高壓釜產生的余熱有效、充分、合適地利用上,而且還造成了能源的一定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就是針對上述問題,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為員工提供洗澡用熱水的余熱回收系統,同時實現了能源充分利用的目的,節約了大量的能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余熱回收系統,包括高壓釜、廢熱水回收池、自動水處理系統、管道,其結構要點是:所述高壓釜通過管道連接倒汽分汽缸,廢熱水回收池、倒汽分汽缸通過管道共同連接第一廢水箱的一個進水口;所述第一廢水箱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二廢水箱的一個進水口,第二廢水箱的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三換熱器的一個進口端,第三換熱器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連接洗澡水箱的進水口,洗澡水箱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洗澡水送水泵,通過洗澡水送水泵通往后勤洗澡;洗澡水箱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三換熱器的另一進口端,第三換熱器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連接第二廢水箱的另一進水口。所述第一廢水箱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一換熱器的一個進口端,第一換熱器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連接第二軟水箱的一個進水口,第二軟水箱的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一換熱器的另一進口端,第一換熱器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連接第二換熱器的一個進口端,第二換熱器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連接第一軟水箱的一個進水口,第一軟水箱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二換熱器的另一進口端,第二換熱器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分別連接第一廢水箱的另一進水口、第二廢水箱的另一進水口、沉淀池的進水口,第一軟水箱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二軟水箱的另一進水口。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軟水箱的另一進水口通過管道連接自動水處理系統的出水口。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第三換熱器均為板式換熱器。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軟水箱、第二軟水箱均采用玻璃鋼組合水箱。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軟水箱與第二軟水箱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軟水送水泵。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洗澡水箱的另一出水口與第三換熱器的另一進口端相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軟水泵。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廢水箱的出水口與第三換熱器的一個進口端相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熱源泵。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軟水箱的一個出水口與第二換熱器的另一進口端相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軟水泵。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軟水箱的出水口與第一換熱器的另一進口端相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三軟水泵。作為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廢水箱與第一換熱器連接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熱源泵。本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技術所提供的余熱回收系統,通過將高壓釜、倒汽分汽缸、廢熱水回收池、兩個廢水箱、三個換熱器、兩個軟水箱、一個洗澡水箱及其相互之間連接的管道上相應設置的水泵相結合構成的一種余熱回收系統,能夠將高壓釜通過倒汽分汽缸后出來的廢倒汽與廢熱水回收池出來的廢熱水,經過第一廢水箱、第二廢水箱、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第三換熱器與第一軟水箱、第二軟水箱的冷、熱循環處理,最后通過與洗澡水箱相連的洗澡水送水泵往后勤輸送熱水用于員工洗澡;同時實現了能源充分利用的目的,節約了大量的能量。2、本技術所述的沉淀池可以用來容納第二廢水箱盛裝不下的水,即當第二廢水箱裝滿水時,可以往沉淀池內進行排放。附圖說明為了使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圖1是本技術余熱回收系統的整體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為高壓釜、2為倒汽分汽缸、3為廢熱水回收池、4為洗澡水送水泵、5為管道、6為洗澡水箱、7為自動水處理系統、8為第一軟水箱、9為第一軟水泵、10為第二軟水泵、11為軟水送水泵、12為第二換熱器、13為第三軟水泵、14為第一換熱器、15為第二軟水箱、16為第三換熱器、17為第一熱源泵、18為第二熱源泵、19為第一廢水箱、20為第二廢水箱、21為沉淀池。具體實施方式結合圖1所示,本技術余熱回收系統,包括高壓釜1、廢熱水回收池3、自動水處理系統7、管道5,其結構要點是:所述高壓釜1通過管道5連接倒汽分汽缸2,廢熱水回收池3、倒汽分汽缸2通過管道5共同連接第一廢水箱19的一個進水口;所述第一廢水箱19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廢水箱20的一個進水口,第二廢水箱20的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三換熱器16的一個進口端,第三換熱器16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洗澡水箱6的進水口,洗澡水箱6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洗澡水送水泵4,通過洗澡水送水泵4通往后勤洗澡;洗澡水箱6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三換熱器16的另一進口端,第三換熱器16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廢水箱20的另一進水口。所述第一廢水箱19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一換熱器14的一個進口端,第一換熱器14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軟水箱15的一個進水口,第二軟水箱15的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一換熱器14的另一進口端,第一換熱器14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換熱器12的一個進口端,第二換熱器12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一軟水箱8的一個進水口,第一軟水箱8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換熱器12的另一進口端,第二換熱器12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5分別連接第一廢水箱19的另一進水口、第二廢水箱20的另一進水口、沉淀池21的進水口,第一軟水箱8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軟水箱20的另一進水口。所述第一軟水箱8的另一進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自動水處理系統7的出水口。所述第一換熱器14、第二換熱器12、第三換熱器16均為板式換熱器。所述第一軟水箱8、第二軟水箱20均采用玻璃鋼組合水箱。所述第一軟水箱8與第二軟水箱20連接的管道5上設置有軟水送水泵11。所述洗澡水箱6的另一出水口與第三換熱器16的另一進口端相連接的管道5上設置有第二軟水泵10。所述第二廢水箱20的出水口與第三換熱器16的一個進口端相連接的管道5上設置有第二熱源泵18。所述第一軟水箱8的一個出水口與第二換熱器12的另一進口端相連接的管道5上設置有第一軟水泵9。所述第二軟水箱20的出水口與第一換熱器14的另一進口端相連接的管道5上設置有第三軟水泵13。所述第一廢水箱19與第一換熱器14連接的管道5上設置有第一熱源泵17。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余熱回收系統,包括高壓釜(1)、廢熱水回收池(3)、自動水處理系統(7)、管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釜(1)通過管道(5)連接倒汽分汽缸(2),廢熱水回收池(3)、倒汽分汽缸(2)通過管道(5)共同連接第一廢水箱(19)的一個進水口;所述第一廢水箱(19)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廢水箱(20)的一個進水口,第二廢水箱(20)的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三換熱器(16)的一個進口端,第三換熱器(16)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洗澡水箱(6)的進水口,洗澡水箱(6)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洗澡水送水泵(4),通過洗澡水送水泵(4)通往后勤洗澡;洗澡水箱(6)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三換熱器(16)的另一進口端,第三換熱器(16)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廢水箱(20)的另一進水口;所述第一廢水箱(19)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一換熱器(14)的一個進口端,第一換熱器(14)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軟水箱(15)的一個進水口,第二軟水箱(15)的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一換熱器(14)的另一進口端,第一換熱器(14)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換熱器(12)的一個進口端,第二換熱器(12)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一軟水箱(8)的一個進水口,第一軟水箱(8)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換熱器(12)的另一進口端,第二換熱器(12)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5)分別連接第一廢水箱(19)的另一進水口、第二廢水箱(20)的另一進水口、沉淀池(21)的進水口,第一軟水箱(8)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軟水箱(15)的另一進水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余熱回收系統,包括高壓釜(1)、廢熱水回收池(3)、自動水處理系統(7)、管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釜(1)通過管道(5)連接倒汽分汽缸(2),廢熱水回收池(3)、倒汽分汽缸(2)通過管道(5)共同連接第一廢水箱(19)的一個進水口;所述第一廢水箱(19)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廢水箱(20)的一個進水口,第二廢水箱(20)的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三換熱器(16)的一個進口端,第三換熱器(16)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洗澡水箱(6)的進水口,洗澡水箱(6)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洗澡水送水泵(4),通過洗澡水送水泵(4)通往后勤洗澡;洗澡水箱(6)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三換熱器(16)的另一進口端,第三換熱器(16)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廢水箱(20)的另一進水口;所述第一廢水箱(19)的另一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一換熱器(14)的一個進口端,第一換熱器(14)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軟水箱(15)的一個進水口,第二軟水箱(15)的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一換熱器(14)的另一進口端,第一換熱器(14)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換熱器(12)的一個進口端,第二換熱器(12)的一個出口端通過管道(5)連接第一軟水箱(8)的一個進水口,第一軟水箱(8)的一個出水口通過管道(5)連接第二換熱器(12)的另一進口端,第二換熱器(12)的另一出口端通過管道(5)分別連接第一廢水箱(19)的另一進水口、第二廢水箱(20)的另一進水口、沉淀池(21)的進水口,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大釗,
申請(專利權)人:建華建材沈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