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裝置,該裝置包括無線通信控制裝置、主控模塊和功能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控制裝置通過無線通訊方式與主控模塊進行數據交換,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將主控模塊以總線通信方式與功能模塊連接;②主控模塊查詢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或者由功能模塊將其數據庫發送至主控模塊;③主控模塊對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進行識別,并將識別結果發送至無線通信控制裝置,或者將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發送至無線通信控制裝置進行識別;④根據識別結果,用戶發出指令,控制該功能模塊進行工作。實現了功能模塊的即插即用,自動識別各功能模塊,各功能模塊之間可以相互通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控制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控制裝置對各功能元件均采用直接的單獨連接的方式,導致主控元件上需要設置大量接口,由于主控元件的大小有限,因而限制了接口的數量,由于各功能元件均具有自己的接口結構和供電方式,導致接口不統一和供電不統一。相對應的,現有技術中的控制方法落后,無法自動檢測接入的功能元件,必須事先選好功能元件,難以添加新的功能元件。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方法,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控制方法無法自動檢測接入的功能元件,必須事先選好功能元件,難以添加新的功能元件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裝置,該裝置包括無線通信控制裝置、主控模塊和功能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控制裝置通過無線通訊方式與主控模塊進行數據交換,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將主控模塊以總線通信方式與功能模塊連接;②主控模塊查詢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或者由功能模塊將其數據庫發送至主控模塊;③主控模塊對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進行識別,并將識別結果發送至無線通信控制裝置,或者將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發送至無線通信控制裝置進行識別;④根據識別結果,用戶發出指令,控制該功能模塊進行工作。優選地,所述步驟④具體是:如果識別結果為所述功能模塊是第一類功能模塊,則用戶可以直接發出指令,控制該第一類功能模塊進行工作,或者對所述第一類功能模塊的數據庫進行更新后,用戶發出指令,控制該第一類功能模塊進行工作;如果識別結果為所述功能模塊是第二類功能模塊,則需要用戶根據該第二類功能模塊上接入的功能元件,將相應的控制程序下載至該第二類功能模塊中,對該第二類功能模塊進行更新,從而實現對該新接入的功能元件的控制。優選地,主控模塊采用I2C總線通信方式或1-wire總線通信方式與各功能模塊進行數據交換,所述主控模塊與各功能模塊之間采用線纜實現連接。優選地,還包括步驟⑤,各功能模塊之間能利用該總線進行相互之間的數據交換。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裝置,其包括:無線通信控制設備,其通過無線通訊方式與主控模塊進行數據交換;主控模塊,其包括中央處理器,所述主控模塊通過總線通信方式與功能模塊進行數據交換;功能模塊,所述功能模塊包括第一類功能模塊和/或第二類功能模塊;所述第一類功能模塊是一種整體封裝模塊,該第一類功能模塊包括運算芯片;所述第二類功能模塊是一種分體組合模塊,該第二類功能模塊包括運算芯片和功能元件接口,所述功能元件接口能夠與功能元件相連接。優選地,所述無線通信控制設備與主控模塊進行的數據交換是,無線通訊控制設備發出控制命令,命令主控模塊執行某些具體的動作,或是由主控模塊對無線通信控制設備發出控制命令;或者所述無線通信控制設備與主控模塊進行的數據交換是,無線通訊控制設備將參數發送至主控模塊以實現對主控模塊的設定,或是主控模塊將參數上傳至無線通信控制設備。優選地,所述無線通信控制設備為安裝有APP的手機。優選地,所述主控模塊采用I2C總線通信方式或1-wire總線通信方式與各功能模塊進行數據交換。優選地,所述主控模塊與各功能模塊之間采用線纜實現連接,所述功能模塊上的、與線纜連接的接口均具有相同的結構。優選地,各功能模塊之間能利用所述總線進行相互之間的數據交換。優選地,所述功能模塊的運算芯片具有預先設定的特定的數據庫。優選地,所述功能模塊與所述主控模塊連接時,主控模塊對該接入的功能模塊進行查詢,通過查詢并識別該功能模塊的預設的特定的數據庫可以識別該功能模塊具體是什么功能模塊。優選地,將數據庫中的預設數據傳輸至主控模塊和/或無線通信控制設備中進行判斷,或者將數據庫中的預設數據在功能模塊中的運算芯片中進行判斷后將結果發送至主控模塊和/或無線通信控制設備中。優選地,功能模塊在接入主控模塊后,所述數據庫中的內容可以被更改,用戶可以給主控模塊發送命令,主控模塊根據接收到的命令更改所述數據庫的內容。優選地,所述功能模塊中的運算芯片可以是STM8或STM32。優選地,當所述運算芯片只需要控制一個功能元件時,則采用STM8;當所述運算芯片需要控制驅動板或者兩個以上功能元件,則采用STM32。優選地,所述第一類功能模塊,是紅外發射模塊,其包括一塊單片機和紅外發射元件;或是可以是紅外接收模塊,其包括一塊單片機和紅外接收元件;或是電機模塊,其包括一塊單片機和電機;或是傳感器模塊,其包括一塊單片機和數個傳感器;或是2.4G智能家居模塊,其包括一塊單片機和2.4G智能家居元件,該2.4G智能家居元件進一步控制智能家居設備;或是感應器模塊,其包括一塊單片機和感應器;或是驅動板模塊,其包括一塊單片機和驅動板元件。優選地,所述第二類功能模塊,其功能元件接口是開放的,用戶可以根據需要接入所需的功能元件;當功能元件接入后,用戶在無線通信控制設備上設置該新接入的功能元件是什么功能元件,用戶將該新接入的功能元件的相關控制程序下載至該第二類功能模塊中,對該第二類功能模塊進行更新,從而實現對該新接入的功能元件的控制。通過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控制方法無法自動檢測接入的功能元件,必須事先選好功能元件,難以添加新的功能元件的技術問題,實現了功能模塊的即插即用,自動識別各功能模塊,各功能模塊之間可以相互通訊,實功能單元的二次開發和升級。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中的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裝置的接線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而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裝置,其包括:無線通信控制設備(例如可以是安裝有APP的手機、遙控器等),其通過無線通訊方式(例如可以是WiFi、藍牙等通訊方式)與主控模塊進行數據交換;主控模塊,其包括中央處理器,并集成了其他功能元件(例如集成了無線通訊元件等),所述主控模塊通過總線通信方式與功能模塊進行數據交換;在此必須強調的是,現有技術中,主控模塊與功能元件之間均直接使用數據線連接的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導致的結果是主控模塊中上必須設置大量的接口才能實現對大量功能元件的控制,而本專利技術創新點之一就在于采用了總線通信的通信方式,以達到減少主控模塊接口數量等技術效果;功能模塊,所述功能模塊包括第一類功能模塊和/或第二類功能模塊;所述第一類功能模塊是一種整體封裝模塊,該第一類功能模塊包括運算芯片(例如單片機等)和功能元件(例如傳感器、紅外發射器、電機等);在此需要說明的是,現有技術中,主控模塊直接發出控制信號控制功能元件,功能元件自身缺乏運算能力、缺少預處理能力,導致主控模塊運算量巨大,而本專利技術創新點之一就在于在每一個功能模塊內均設置一個運算芯片,將采集的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或者根據設定的程序和/或即時收到的指令讓功能元件執行特定的任務,從而使主控模塊的預算量減小,增加了功能模塊獨立處理和運算的功能。所述第二類功能模塊是一種分體組合模塊,該第二類功能模塊包括運算芯片(例如單片機等)和功能元件接口,所述功能元件接口能夠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裝置,該裝置包括無線通信控制裝置、主控模塊和功能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控制裝置通過無線通訊方式與主控模塊進行數據交換,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將主控模塊以總線通信方式與功能模塊連接;②主控模塊查詢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或者由功能模塊將其數據庫發送至主控模塊;③主控模塊對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進行識別,并將識別結果發送至無線通信控制裝置,或者將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發送至無線通信控制裝置進行識別;④根據識別結果,用戶發出指令,控制該功能模塊進行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方法,包括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裝置,該裝置包括無線通信控制裝置、主控模塊和功能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控制裝置通過無線通訊方式與主控模塊進行數據交換,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將主控模塊以總線通信方式與功能模塊連接;②主控模塊查詢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或者由功能模塊將其數據庫發送至主控模塊;③主控模塊對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進行識別,并將識別結果發送至無線通信控制裝置,或者將所述功能模塊的數據庫發送至無線通信控制裝置進行識別;④根據識別結果,用戶發出指令,控制該功能模塊進行工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總線通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④具體是:如果識別結果為所述功能模塊是第一類功能模塊,則用戶可以直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志鋒,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途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