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換風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內限定有互相間隔的新風間室、排風間室、送風間室和回風間室;具有互相間隔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叉流板式換熱器,叉流板式換熱器設在所述殼體內,第一流道的進口端與新風間室連通且出口端與送風間室連通,第二流道的進口端與回風間室連通且出口端與排風間室連通;過濾器,過濾器設在新風間室內;換熱器,換熱器設在送風間室內;蒸發器,蒸發器設在送風間室內且位于換熱器的蒸發端與冷凝端之間;熱泵系統,熱泵系統與蒸發器相連;除味凈化器,除味凈化器設在送風間室內且位于換熱器的冷凝端的下游。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換風裝置,節能高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家電
,特別是涉及一種換風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換風裝置用于將室內空氣抽到室外,并將室外空氣吸入室內,以達到換風目的。當遇到室內外溫差較大的情況,通過換風,會逐漸平衡室內溫差,例如,夏天會提高室內溫度、冬天會降低室內溫度,用戶體驗不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節能高效的換風裝置。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換風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限定有互相間隔的新風間室、排風間室、送風間室和回風間室,所述新風間室具有與外界連通的新風入口,所述排風間室具有與外界連通的排風出口,所述送風間室具有與室內連通的送風出口,所述回風間室具有與室內連通的回風進口;具有互相間隔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叉流板式換熱器,所述叉流板式換熱器設在所述殼體內,所述第一流道的進口端與所述新風間室連通且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與所述送風間室連通,所述第二流道的進口端與所述回風間室連通且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端與所述排風間室連通;過濾器,所述過濾器設在所述新風間室內;換熱器,所述換熱器設在所述送風間室內,所述換熱器的蒸發端鄰近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且所述換熱器的冷凝端遠離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蒸發器,所述蒸發器設在所述送風間室內且位于所述換熱器的蒸發端與冷凝端之間;熱泵系統,所述熱泵系統與所述蒸發器相連;除味凈化器,所述除味凈化器設在所述送風間室內且位于所述換熱器的冷凝端的下游。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換風裝置,室外新風經過過濾器凈化后,在叉流板式換熱器與室內回風進行換熱,再進過換熱器除濕回熱,然后經除味凈化器除味后,進入室內,在換風的同時,可以保持室溫大體恒定,節能高效。另外,根據本專利技術上述實施例的換風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示例,所述的換風裝置還包括第一風機和第二風機,所述第一風機設在所述送風間室內,所述第二風機設在所述回風間室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示例,所述的換風裝置還包括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和模式切換轉換閥,所述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設在所述回風間室內,所述模式切換轉換閥設在所述新風間室內,所述模式切換轉換閥根據所述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檢測到的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來打開或者關閉所述新風進口。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示例,所述的換風裝置還包括PM2.5濃度傳感器,所述PM2.5濃度傳感器設在所述回風間室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示例,所述的換風裝置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設在所述回風間室內并與所述熱泵系統相連,所述熱泵系統根據所述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室內溫度以進行制冷/制熱模式的切換。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示例,所述過濾器包括初效過濾器和設在所述初效過濾器下游的PM2.5過濾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示例,所述熱泵系統包括與所述蒸發器相連的四通換向閥、與所述四通換向閥相連的氣液分離器、與所述氣液分離器相連的壓縮機,與所述壓縮機相連的冷凝器、與所述冷凝器相連的電子膨脹閥,所述電子膨脹閥與所述蒸發器相連。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示例,所述熱泵系統還包括第三風機,所述第三風機與所述冷凝器相連。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示例,所述的換風裝置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殼體和PCB板,所述PCB板的第一面安裝有電子元件,第二面的上方設置有冷卻管路,該冷卻管路與冷卻用氣體發生裝置連通,電動閥門設置在所述冷卻管路上,電動閥門的開口朝向所述電子元件并使得噴出的冷卻氣流正對電子元件;電動閥門的開口處還設有垂直于冷卻氣流的閥板,閥板一端抵靠在彈簧上,另一端連接在電動閥門的開口上;所述彈簧套設在滑動軸上,滑動軸一端與閥板固定連接,另一端固定在彈簧支架上,該彈簧支架與冷卻管路固定連接;所述閥板還固定連接有線圈安裝體,該線圈安裝體上設置有線圈,該線圈位于磁場中并串聯于PCB板的電路回路中;當電路回路中的線圈不通電時,彈簧擠壓閥板使得該電動閥門的開口為常閉狀態,當電路回路中的線圈通電時,帶電線圈在洛侖茲力的作用下推動閥板擠壓彈簧,使得電動閥門的開口被打開,冷卻氣流噴出;當電路回路的功率越大時,線圈中的電流越大,線圈受到的洛侖茲力也越大,從而增加閥板對彈簧的擠壓幅度,提高開口出風量。當采用從外界引入的冷卻用氣體或冷卻用氣體發生裝置所產生的氣體,通過管路導入到發熱的電子元件旁,可以利用溫度更低的、并沒有被其他的電子元件加熱過的冷卻用氣體來對這些電子元件進行冷卻,冷卻效果更好,冷卻速度更快,以利于實現將電子元件的溫度維持在更低的水平上。而且,通過將線圈串聯到電路板用以連接電子元件的線路中,當電子元件越需要散熱,而其所產生的所有熱功率,均來源于電功率,而電功率越大,其電流也就越大,所以線圈可以產生更大的作用力,以對抗彈簧所產生的彈力。當能夠產生更大的彈力時,其彈性形變越大,使得電動閥門的開口越大,其所能通過的冷卻用氣體的流量也就越大,冷卻能力越強。從而實現了對于不同工作溫度的電子元件的不同冷卻效果,或對于同一電子元件,在不同溫度時的不同冷卻效果,從而提高了冷卻用氣體輸入裝置或冷卻用氣體發生裝置在導入相同數量冷卻用氣體時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冷卻能力。優選的,所述冷卻用氣體發生裝置中儲存液氮。采用液氮的方式進行冷卻,不但氣體溫度很低,冷卻能力強,而且不會產生空氣冷卻中的灰塵污染到電子元件表面,降低電子元件散熱能力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換風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換風裝置的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又一實施例的換風裝置的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下面參考附圖來詳細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換風裝置。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換風裝置,包括:殼體110,叉流板式換熱器120,過濾器130,換熱器140,蒸發器150,熱泵系統160,除味凈化器170。具體地說,殼體110內限定有互相間隔的新風間室111、排風間室112、送風間室113和回風間室114,新風間室111具有與外界連通的新風入口1111,排風間室112具有與外界連通的排風出口1121,送風間室113具有與室內連通的送風出口1131,回風間室114具有與室內連通的回風進口1141;還包括第一風機190和第二風機200,第一風機190設在送風間室130內,第二風機200設在回風間室114內;叉流板式換熱器120具有互相間隔的第一流道(未示出)和第二流道(未示出),叉流板式換熱器120設在殼體110內,所述第一流道的進口端與新風間室111連通且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與送風間室113連通,所述第二流道的進口端與回風間室114連通且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端與排風間室112連通;過濾器130設在新風間室111內;有利地,過濾器130包括初效過濾器131和設在初效過濾器131下游的PM2.5過濾器132;換熱器140設在送風間室113內,換熱器140的蒸發端141鄰近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且換熱器140的冷凝端142遠離所述第一流道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換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限定有互相間隔的新風間室、排風間室、送風間室和回風間室,所述新風間室具有與外界連通的新風入口,所述排風間室具有與外界連通的排風出口,所述送風間室具有與室內連通的送風出口,所述回風間室具有與室內連通的回風進口;具有互相間隔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叉流板式換熱器,所述叉流板式換熱器設在所述殼體內,所述第一流道的進口端與所述新風間室連通且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與所述送風間室連通,所述第二流道的進口端與所述回風間室連通且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端與所述排風間室連通;過濾器,所述過濾器設在所述新風間室內;換熱器,所述換熱器設在所述送風間室內,所述換熱器的蒸發端鄰近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且所述換熱器的冷凝端遠離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蒸發器,所述蒸發器設在所述送風間室內且位于所述換熱器的蒸發端與冷凝端之間;熱泵系統,所述熱泵系統與所述蒸發器相連;除味凈化器,所述除味凈化器設在所述送風間室內且位于所述換熱器的冷凝端的下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換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限定有互相間隔的新風間室、排風間室、送風間室和回風間室,所述新風間室具有與外界連通的新風入口,所述排風間室具有與外界連通的排風出口,所述送風間室具有與室內連通的送風出口,所述回風間室具有與室內連通的回風進口;具有互相間隔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叉流板式換熱器,所述叉流板式換熱器設在所述殼體內,所述第一流道的進口端與所述新風間室連通且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與所述送風間室連通,所述第二流道的進口端與所述回風間室連通且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端與所述排風間室連通;過濾器,所述過濾器設在所述新風間室內;換熱器,所述換熱器設在所述送風間室內,所述換熱器的蒸發端鄰近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且所述換熱器的冷凝端遠離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端;蒸發器,所述蒸發器設在所述送風間室內且位于所述換熱器的蒸發端與冷凝端之間;熱泵系統,所述熱泵系統與所述蒸發器相連;除味凈化器,所述除味凈化器設在所述送風間室內且位于所述換熱器的冷凝端的下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風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風機和第二風機,所述第一風機設在所述送風間室內,所述第二風機設在所述回風間室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風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和模式切換轉換閥,所述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設在所述回風間室內,所述模式切換轉換閥設在所述新風間室內,所述模式切換轉換閥根據所述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檢測到的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來打開或者關閉所述新風進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風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PM2.5濃度傳感器,所述PM2.5濃度傳感器設在所述回風間室內。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風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設在所述回風間室內并與所述熱泵系統相連,所述熱泵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季振,呂秀華,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誠品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