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線性振動馬達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3751574 閱讀: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4 16:26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電子產品技術領域,提供一種線性振動馬達,包括馬達殼體、定子、振子以及將振子懸置在馬達殼體內且用于支撐振子并提供彈性回復力的彈性支撐件,所馬達殼體包括第一側殼體和第二側殼體,第一側殼體包括第一側邊板和分別設置在第一側邊板兩端的第二側邊板和第三側邊板,第二側殼體包括第四側邊板和分別設置在第四側邊板兩端的第五側邊板和第六側邊板;第一側殼體與第二側殼體扣合形成容納定子、振子和彈性支撐件的密閉空間,從而實現對用戶觸摸操作的振動反饋,第一側殼體和第二側殼體的設置,使馬達殼體的成型工藝簡單,加工難度較低,有效降低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電子產品
    ,尤其涉及一種線性振動馬達
    技術介紹
    目前,便攜式消費電子產品迅速發展,消費者越來越青睞更加輕薄化并具有更佳觸覺體驗的電子產品。線性振動馬達一般用作觸覺體驗的執行機構,起到系統振動反饋的作用。電子產品更佳輕薄化的發展方向決定了彈性支撐件也必須向尺寸扁平化方向改進。大多數的線性振動馬達主要包括馬達殼體、振子和定子,其中振子包括彈性支撐件,該線性振動馬達主要通過彈性支撐件來實現整體的振動,彈性支撐件中比較常見的是采用彈簧或彈片的形式,該以彈簧或者彈片形式存在的彈性支撐件主要是基于線性振動馬達內部的空間來設計,而馬達殼體一般采用拉伸結構,該拉伸結構的馬達殼體工藝成型較為復雜,加工難度較大,而且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線性振動馬達,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馬達殼體一般采用拉伸結構,該拉伸結構的馬達殼體工藝成型較為復雜,加工難度較大,而且成本較高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線性振動馬達,包括馬達殼體、定子、振子以及將所述振子懸置在所述馬達殼體內且用于支撐所述振子并提供彈性回復力的彈性支撐件,所述馬達殼體包括第一側殼體和第二側殼體,所述第一側殼體包括第一側邊板和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側邊板兩端的第二側邊板和第三側邊板,所述第二側殼體包括第四側邊板和分別設置在所述第四側邊板兩端的第五側邊板和第六側邊板;所述第一側殼體與所述第二側殼體扣合形成容納所述定子、振子和彈性支撐件的密閉空間。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第一側邊板與所述第四側邊板相互平行,且與振子振動方向平行。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第二側邊板與所述第三側邊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五側邊板與所述第六側邊板相互平行。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第一側邊板分別與所述第五側邊板、第六側邊板對接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側邊板分別與所述第四側邊板、第五側邊板及第六側邊板對接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側邊板分別與所述第四側邊板、第五側邊板及第六側邊板對接且相互垂直。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第二側殼體上設有焊盤。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定子包括線圈和線路板,所述線圈與所述線路板連接,所述線路板固定在所述馬達殼體上。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線路板設置為U型結構,所述U型結構的底側邊板與所述第四側邊板固定連接,所述U型結構的兩個平行側邊板分別與所述第五側邊板和第二側邊板平行。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兩個所述彈性支撐件分別位于所述振子振動方向的兩端。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振子包括質量塊和磁鐵,所述質量塊上設有用于安裝所述磁鐵的安裝孔。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馬達殼體內部還設有限位塊。由于線性振動馬達包括馬達殼體、定子、振子以及將振子懸置在馬達殼體內且用于支撐振子并提供彈性回復力的彈性支撐件,所馬達殼體包括第一側殼體和第二側殼體,第一側殼體包括第一側邊板和分別設置在第一側邊板兩端的第二側邊板和第三側邊板,第二側殼體包括第四側邊板和分別設置在第四側邊板兩端的第五側邊板和第六側邊板;第一側殼體與第二側殼體扣合形成容納定子、振子和彈性支撐件的密閉空間,從而實現對用戶觸摸操作的振動反饋,第一側殼體和第二側殼體的設置,使馬達殼體的成型工藝簡單,加工難度較低,有效降低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線性振動馬達的爆炸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提供的第一側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提供的第二側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提供的線路板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彈性支撐件,2-第一側殼體,3-第二側殼體,4-第一側邊板,5-第二側邊板,6-第三側邊板,7-第四側邊板,8-第五側邊板,9-第六側邊板,10-線圈,11-線路板,12-底側邊板,13-平行側邊板,14-質量塊,15-磁鐵,16-華司板,17-限位塊,18-擋塊。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圖1示出了本技術提供的線性振動馬達的爆炸示意圖,為了便于說明,圖中僅給出了與本技術相關的部分。結合圖2和圖3所示,線性振動馬達包括馬達殼體、定子、振子以及將振子懸置在馬達殼體內且用于支撐振子并提供彈性回復力的彈性支撐件1,兩個彈性支撐件1分別位于振子振動方向的兩端;馬達殼體包括第一側殼體2和第二側殼體3,第一側殼體2包括第一側邊板4和分別設置在第一側邊板4兩端的第二側邊板5和第三側邊板6,第二側殼體3包括第四側邊板7和分別設置在第四側邊板7兩端的第五側邊板8和第六側邊板9;第一側殼體2與第二側殼體3扣合形成容納定子、振子和彈性支撐件1的密閉空間。其中,該第一側殼體2和第二側殼體3的結構可以如圖2和圖3所示的方式,即:第一側邊板4與第四側邊板7相互平行,且與振子振動方向平行,其中,如圖1所示,該第一側邊板4即該馬達殼體的上側板,第四側邊板7即為該馬達殼體的下側板,兩個相互對立的側板,且相互平行;第二側邊板5與第三側邊板6相互平行,如圖1所示,該第二側邊板5與第三側邊板6為該馬達殼體與振子振動方向相互垂直的兩個側邊板;第五側邊板8與第六側邊板9相互平行,如圖1所示,該第五側邊板8和第六側邊板9為馬達殼體與振子振動方向相互平行的兩個側邊板。在本技術中,如圖2和圖3所示,第一側邊板4分別與第五側邊板8、第六側邊板9對接且相互垂直;第二側邊板5分別與第四側邊板7、第五側邊板8及第六側邊板9對接且相互垂直;第三側邊板6分別與第四側邊板7、第五側邊板8及第六側邊板9對接且相互垂直。通過上述垂直對接形成馬達殼體的密閉結構,該密閉結構用于容納振子、定子以及彈性支撐件1等結構。如圖1和圖3所示,第二側殼體上設有焊盤,焊盤的設置使保護膠占用空間少,有效節省空間。在本技術中,如圖1所示,定子和振子可以采用常規的設置方式,即:定子包括線圈10和線路板11,線圈10與線路板11連接,線路板11固定在馬達殼體上;其中,線圈10的數量可以根據線性振動馬達的振動要求進行設置,圖1中給出的是兩個線圈10的情形;如圖4所示,線路板11設置為U型結構,U型結構的底側邊板12與第四側邊板7固定連接,U型結構的兩個平行側邊板13分別與第五側邊板8和第二側邊板5平行。振子包括質量塊14和磁鐵15,質量塊14上設有用于安裝磁鐵15的安裝孔,該磁鐵15可以通過華司板16懸置安裝在該安裝孔內。其中,在該馬達殼體內還設有限位塊17,該限位塊17起到對振子振動位移的限定的作用;同時,上述彈性支撐件1可以是彈片或彈簧結構,例如螺旋彈簧,或M型彈片,當該彈性支撐件1為彈片時,該彈片與馬達殼體、質量塊14的連接點上設有擋塊18,加強連接的穩固性。在本技術中,線性振動馬達包括馬達殼體、定子、振子以及將振子懸置在馬達殼體內且用于支撐振子并提供彈性回復力的彈性支撐件1,所馬達殼體包括第一側殼體2和第二側殼體3,第一側殼體2包括第一側邊板4和分別設置
    在第一側邊板4兩端的第二側邊板5和第三側邊板6,第二側殼體3包括第四側邊板7和分別設置在第四側邊板7兩端的第五側邊板8和第六側邊板9;第一側殼體2與第二側殼體3扣合形成容納定子、振子和彈性支撐件1的密閉空間,從而實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線性振動馬達,包括馬達殼體、定子、振子以及將所述振子懸置在所述馬達殼體內且用于支撐所述振子并提供彈性回復力的彈性支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殼體包括第一側殼體和第二側殼體,所述第一側殼體包括第一側邊板和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側邊板兩端的第二側邊板和第三側邊板,所述第二側殼體包括第四側邊板和分別設置在所述第四側邊板兩端的第五側邊板和第六側邊板;所述第一側殼體與所述第二側殼體扣合形成容納所述定子、振子和彈性支撐件的密閉空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線性振動馬達,包括馬達殼體、定子、振子以及將所述振子懸置在所述馬達殼體內且用于支撐所述振子并提供彈性回復力的彈性支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達殼體包括第一側殼體和第二側殼體,所述第一側殼體包括第一側邊板和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側邊板兩端的第二側邊板和第三側邊板,所述第二側殼體包括第四側邊板和分別設置在所述第四側邊板兩端的第五側邊板和第六側邊板;所述第一側殼體與所述第二側殼體扣合形成容納所述定子、振子和彈性支撐件的密閉空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邊板與所述第四側邊板相互平行,且與振子振動方向平行。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側邊板與所述第三側邊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五側邊板與所述第六側邊板相互平行。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性振動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邊板分別與所述第五側邊板、第六側邊板對接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側邊板分別與所述第四側邊板、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躍光李云成
    申請(專利權)人:歌爾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免费|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无码av大香线蕉伊人久久|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