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砂輪輔助冷卻機構及應用該冷卻機構的銑刀加工設備,包括轉動連接在砂輪上方的冷卻液供液支架,所述冷卻液供液支架具有第一動作狀態和第二動作狀態,所述第一動作狀態為冷卻液供液支架旋轉至砂輪上方,所述第二動作狀態為冷卻液供液支架旋轉至圍繞砂輪的圓周側壁的位置。冷卻液供液支架向上轉動至第一動作狀態,避讓開所需安裝的砂輪,使操作者的雙手在操作時,橫向沒有阻礙,使砂輪安裝至砂輪固定座上更加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加工冷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砂輪輔助冷卻機構及應用該冷卻機構的銑刀加工設備。
技術介紹
砂輪,又稱固結模具,砂輪是由結合劑將普通磨料骨節成一定形狀,并具有一定強度的固結模具,一般由磨料、結合劑和氣孔構成。一般的砂輪具有側面和正面磨削兩種磨削方式。而在銑刀的生產加工過程中,銑刀的刃角一般都是通過砂輪打磨加工出來的,現有技術中,申請號為“200810300516.2”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這種銑刀加工設備,其通過固定在砂輪固定座上的砂輪進行磨削加工使銑刀成型,但是在砂輪的使用過程中,由于砂輪的徑向強度較大,軸向強度很小,操作者永利過大時將會造成砂輪破碎,導致砂輪片飛出的情形,造成人員的危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止砂輪片飛出的砂輪輔助冷卻機構。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砂輪輔助冷卻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砂輪上方的冷卻液供液支架,所述冷卻液供液支架具有第一動作狀態和第二動作狀態,所述第一動作狀態為冷卻液供液支架旋轉至砂輪上方,所述第二動作狀態為冷卻液供液支架旋轉至圍繞砂輪的圓周側壁的位置。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安裝砂輪時,冷卻液供液支架向上轉動至第一動作狀態,避讓開所需安裝的砂輪,使操作者的雙手在操作時,橫向沒有阻礙,使砂輪安裝至砂輪固定座上更加方便;當在砂輪使用時,即冷卻液供液支架的第二動作狀態,冷卻液供液支架上的冷卻管位于砂輪的圓周側壁的附近,一但砂輪發生碎裂時,砂輪碎片會沿砂輪的轉動方向,即圓周方向向四周飛出,此時設置在砂輪圓周方向上的冷卻液供液支架將其格擋,減少砂輪碎片的勢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碎片飛出,使用者更加安全,同時冷卻液供液支架能夠對砂輪提供冷卻液,降低砂輪磨削加工時的加工溫度,提高產品質量。作為優選,所述冷卻液供液支架包括供液口和冷卻管,所述冷卻管的一端與供液口轉動連接且連通,所述冷卻管的另一端為出液口。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有冷卻管,從而冷卻管在第一動作狀態和第二動作狀態之間轉動切換時,出液口在砂輪固定座上的方向可調,從而使冷卻液的噴出方向更加精確和符合生產的需要。作為優選,所述冷卻管的形狀呈與砂輪同心設置的弧形。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冷卻管的形狀與砂輪同心且呈弧形,從而使冷卻管能夠包覆住砂輪的側面,當砂輪片飛出時,弧形的冷卻管抗沖擊和變形的效果更好,相比于直線形的冷卻管,弧形的冷卻管更不易發生變形。作為優選,所述出液口在第二動作狀態時朝向砂輪的磨削面。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出液口朝向磨削面,從而對正在磨削的工件起到了冷卻的作用,提高產品的質量。作為優選,所述冷卻管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出液口分別位于砂輪磨削面的兩側,兩個所述出液口位于砂輪的轉動方向上。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無論砂輪是正轉還是反轉,位于砂輪轉動方向上的出液口必有一個對砂輪和工件之間的接觸面進行冷卻,由于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火星,該出液口還具有減少火星的作用,另一個出液口對砂輪整體進行濕潤,降低火星的產生,同時對砂輪進行降溫。作為優選,所述冷卻液供液支架上轉動連接有輔助冷卻管,所述輔助冷卻管的一端與供液口連通,所述輔助冷卻管的另一端朝向砂輪的圓周面。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輔助冷卻管增加了對砂輪進行冷卻的出水位置,同時由于冷輔助冷卻管轉動連接至冷卻液供液支架的上方,所以在安裝砂輪時輔助冷卻管也可以轉動開,避免與砂輪摩擦與碰撞,同時輔助冷卻管也通過供液口進行供液。作為優選,所述出液口的形狀為長圓形。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保證冷卻管的防撞性能,冷卻管一般做的很粗,但是這樣的出液速度很低,冷卻效果很差,通過將出液口的形狀設置成長圓形,使其滿足砂輪的厚度,比冷卻管的截面面積小,從而提高了冷卻液的流速,加強冷卻效果。作為優選,所述冷卻管與供液口之間連接有旋轉機構,所述冷卻管通過旋轉機構與供液口轉動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旋轉機構與供液口之間連接,從而滿足冷卻管的轉動,使其能夠滿足第一動作動態與第二動作狀態,同時通過旋轉機構,增強了冷卻管的連接強度,避免了反復轉動后,冷卻管發生斷裂的問題。作為優選,所述旋轉機構包括第一轉動管、第二轉動管、第三轉動管和彈性管,所述彈性管的一端與冷卻管連通,所述彈性管的另一端與供液口連通,所述第一轉動管與第二轉動管轉動連接,所述第二轉動管與第三轉動管轉動連接,所述第三轉動管與供液口連接,所述第二轉動管的轉動方向與第一轉動管的轉動方向在空間內交錯。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第三轉動管和供液口連接,然后使第二轉動管的轉動方向與第一轉動管的轉動方向在空間內交錯,使得旋轉機構具有兩個轉動方向,從而滿足兩個動作狀態,同時通過彈性管使供液口和冷卻管連接起來;由于彈性管具有很好的彈性,旋轉機構在反復的轉動過程中,彈性管不會發生破裂,起到了很好的防止漏液的效果,同時又防止冷卻管在轉動的過程中,導致冷卻管發生破裂的問題。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性能好的銑刀加工設備。一種銑刀加工設備,包括所述的砂輪輔助冷卻機構。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銑刀加工時的溫度較高,同時砂輪的更換頻率較高,通過輔助冷卻機構的兩個動作狀態方便砂輪的更換,同時也起到了較好的冷卻效果。綜上所述,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冷卻液供液支架向上轉動至第一動作狀態,避讓開所需安裝的砂輪,使操作者的雙手在操作時,橫向沒有阻礙,使砂輪安裝至砂輪固定座上更加方便,冷卻液供液支架的第二動作狀態,冷卻液供液支架上的冷卻管位于砂輪的圓周側壁的附近,一但砂輪發生碎裂時,砂輪碎片會沿砂輪的轉動方向,即圓周方向向四周飛出,此時設置在砂輪圓周方向上的冷卻液供液支架將其格擋,減少砂輪碎片的勢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碎片飛出,使用者更加安全;2、冷卻液供液支架能夠對砂輪提供冷卻液,降低砂輪磨削加工時的加工溫度,提高產品質量;3、通過旋轉機構與供液口之間連接,從而滿足冷卻管的轉動,使其能夠滿足第一動作動態與第二動作狀態,同時通過旋轉機構,增強了冷卻管的連接強度,避免了反復轉動后,冷卻管發生斷裂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例1的第一動作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A部放大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B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1的第二動作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所示C部放大示意圖;圖6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所示D部放大示意圖。圖中,0、砂輪;01、磨削面;1、冷卻液供液支架;2、供液口;3、冷卻管;31、出液口;4、輔助冷卻管;5、旋轉機構;51、第一轉動管;52、第二轉動管;53、第三轉動管;54、彈性管;6、銑刀加工設備。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1至附圖7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技術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實施例1: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砂輪輔助冷卻機構,包括設置在砂輪0固定座上的冷卻液供液支架1,冷卻液供液支架1包括設置在設備上的供液口2,供液口2的另一側可通過軟管連接有帶有正壓力的水源,正壓力由水泵提供;如圖2和圖3所示,供液口2上連接有彈性管54,彈性管54為一般的PE管,然后在彈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砂輪輔助冷卻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動連接在砂輪(0)上方的冷卻液供液支架(1),所述冷卻液供液支架(1)具有第一動作狀態和第二動作狀態,所述第一動作狀態為冷卻液供液支架(1)旋轉至砂輪(0)上方,所述第二動作狀態為冷卻液供液支架(1)旋轉至圍繞砂輪(0)的圓周側壁的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砂輪輔助冷卻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動連接在砂輪(0)上方的冷卻液供液支架(1),所述冷卻液供液支架(1)具有第一動作狀態和第二動作狀態,所述第一動作狀態為冷卻液供液支架(1)旋轉至砂輪(0)上方,所述第二動作狀態為冷卻液供液支架(1)旋轉至圍繞砂輪(0)的圓周側壁的位置。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砂輪輔助冷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液供液支架(1)包括供液口(2)和冷卻管(3),所述冷卻管(3)的一端與供液口(2)轉動連接且連通,所述冷卻管(3)的另一端為出液口(31)。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砂輪輔助冷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管(3)的形狀呈與砂輪(0)同心設置的弧形。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砂輪輔助冷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31)在第二動作狀態時朝向砂輪(0)的磨削面(01)。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砂輪輔助冷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管(3)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出液口(31)分別位于砂輪(0)磨削面(01)的兩側,兩個所述出液口(31)位于砂輪(0)的轉動方向上。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砂輪輔助冷卻機構,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豐勝,
申請(專利權)人:格寶工具昆山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