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壓榨機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3600200 閱讀: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7 03:05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壓榨機,包括:液壓注漿泵,所述液壓注漿泵用于輸送污泥漿;入泥管,所述入泥管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注漿泵的輸出端相連;擠壓部,所述擠壓部與所述入泥管的另一端相連通;所述擠壓部呈一端封堵的筒狀結構,用于將污泥漿擠壓成污泥餅;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與所述擠壓部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自動對污泥漿進行擠壓過濾和卸料,整體結構簡單,且方便實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污泥處理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污泥處理的壓榨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污泥壓榨機結構復雜,直接對污泥進行擠壓,擠壓部充分,不能將污泥中的水分充分擠壓出,且操作復雜,能耗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壓榨機。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壓榨機,包括:液壓注漿泵,所述液壓注漿泵用于輸送污泥漿;入泥管,所述入泥管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注漿泵的輸出端相連;擠壓部,所述擠壓部與所述入泥管的另一端相連通;所述擠壓部呈一端封堵的筒狀結構;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與所述擠壓部相連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可自動對污泥漿進行擠壓過濾和卸料,整體結構簡單,且方便實施。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還包括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所述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與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相連。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可
    對擠壓部擠壓出的污水進行吸附過濾,避免污水排放到環境中。進一步,所述入泥管包括:一根入泥主管,所述入泥主管豎直布置,所述入泥主管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注漿泵相連,其另一端密封;多根入泥分管,多根所述入泥分管水平布置,所述入泥分管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入泥主管的外壁上且與之連通,其另一端與所述擠壓部相連。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一根入泥主管和多根入泥分管,可分次將污泥傳送至擠壓部內,避免堵塞入泥管。進一步,所述液壓注漿泵包括:第一液壓注漿泵,所述第一液壓注漿泵通過管道與所述入泥主管的下端相連;多個第二液壓注漿泵,每根所述入泥分管與所述入泥主管之間設有一個第二液壓注漿泵。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第一液壓注漿泵和第二液壓注漿泵,可分別對各個入泥分管進行控制。進一步,所述出水管包括:一根出水主管,所述出水主管豎直布置,所述出水主管的一端與所述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相連,其另一端密封;多根出水分管,多根所述出水分管水平布置,所述出水分管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出水主管的外壁上且與之連通,其另一端與所述擠壓部相連。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一根出水主管和多根出水分管,可使出水均勻。進一步,所述入泥主管和所述出水主管對稱布置在所述擠壓部的兩側。進一步,所述擠壓部包括:多個壓榨儲泥油缸,每個所述壓榨儲泥油缸的一側與至少一根所述入泥分管相連通;所述壓榨儲泥油缸上端為敞口結構且覆蓋有第一濾布;支架,多個所述壓榨儲泥油缸從上到下依次布置在所述支架上且與之固定相連;液壓油缸,所述液壓油缸設置在多個所述壓榨儲泥油缸的上方且與所述支架滑動連接,用于擠壓壓榨儲泥油缸中的污泥,得到污泥餅;傳輸裝置,所述傳輸裝置水平布置在所述壓榨儲泥油缸的底部,每一個所述壓榨儲泥油缸的兩側對應設置傳輸裝置。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多個壓榨儲泥油缸,可分批對污泥將進行壓榨,提高了壓榨效率。進一步,所述傳輸裝置包括:兩個旋轉軸,兩個所述旋轉軸相互平行且水平布置在所述壓榨儲泥油缸的兩側,兩個旋轉軸上纏繞有第二濾布;液壓馬達,所述液壓馬達與所述旋轉軸相連;泥斗,所述泥斗設置在所述旋轉軸的下方。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旋轉軸和液壓馬達,可通過旋轉軸將第二濾布傳送出并卸到泥斗中。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施例的壓榨機的主視連接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施例的壓榨機的側視連接結構示意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液壓注漿泵;11、第一液壓注漿泵;12、第二液壓注漿泵;2、入泥管;21、入泥主管;22、入泥分管;3、擠壓部;31、壓榨儲泥油缸;311、第一濾布;312、第二濾布;32、支架;33、液壓油缸;34、傳輸裝置;341、旋轉軸;342、液壓馬達;343、泥斗;4、出水管;41、出水主管;42、出水分管;5、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壓榨機,包括:液壓注漿泵1,所述液壓注漿泵1用于輸送污泥漿;入泥管2,所述入泥管2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注漿泵1的輸出端相連;擠壓部3,所述擠壓部3與所述入泥管2的另一端相連通;所述擠壓部3呈一端封堵的筒狀結構,用于將污泥漿擠壓成污泥餅;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一端與所述擠壓部3相連通;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5,所述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5與所述出水管4的另一端相連。本實施例可自動對污泥漿進行擠壓過濾和卸料,整體結構簡單,且方便實施。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入泥管2包括:一根入泥主管21,所述入泥主管21豎直布置,所述入泥主管21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注漿泵1相連,其另一端密封;多根入泥分管22,多根所述入泥分管22水平布置,所述入泥分管22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入泥主管21的外壁上且與之連通,其另一端與所述擠壓部3相連。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液壓注漿泵1包括:第一液壓注漿泵11,所述第一液壓注漿泵11通過管道與所述入泥主管21的下端相連;多個第二液壓注漿泵12,每根所述入泥分管22與所述入泥主管21之間設有一個第二液壓注漿泵12。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出水管4包括:一根出水主管41,所述出水主管41豎直布置,所述出水主管41的一端與所述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5相連,其另一端密封;入泥主管21和所述出水主管41對稱布置在所述擠壓部3的兩側;多根出水分管42,多根所述出水分管42水平布置,所述出水分管42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出水主管41的外壁上且與之連通,其另一端與所述擠壓部3相連。本實施例通過設置一根主管和多根分管的組合形式,可對污泥漿進行分流壓榨,壓榨更方便,擠壓效果更好。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擠壓部3包括:多個壓榨儲泥油缸31,每個所述壓榨儲泥油缸31的一側與至少一根所述入泥分管22相連通;所述壓榨儲泥油缸31上端為敞口結構且覆蓋有第一濾布311;支架32,多個所述壓榨儲泥油缸31從上到下依次布置在所述支架32上且與之固定相連;液壓油缸33,所述液壓油缸33設置在多個所述壓榨儲泥油缸31的上方且與所述支架32滑動連接,用于擠壓壓榨儲泥油缸31中的污泥,得到污泥餅;傳輸裝置34,所述傳輸裝置34水平布置在所述壓榨儲泥油缸31的底部,每一個所述壓榨儲泥油缸31的兩側對應設置傳輸裝置34。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傳輸裝置34包括:兩個旋轉軸341,兩個所述旋轉軸341相互平行且水平布置在所述壓榨儲泥油缸31的兩側,兩個旋轉軸341上纏繞有第二濾布312;液壓馬達342,所述液壓馬達342與所述旋轉軸341相連;泥斗343,所述泥斗343設置在所述旋轉軸341的下方。本實施例的壓榨機的工作過程為:通過液壓注漿泵將污泥漿抽到入泥主管中,污泥經過入泥主管分流到各個入泥分管中,經過入泥分管流到與該入
    泥分管相連的壓榨儲泥油缸中,經過液壓油缸擠壓壓榨儲泥油缸,污泥漿中擠壓出的污水經過壓榨儲泥油缸上端的第一濾布進入到出水分管中,多根出水分管將污水匯流到出水主管中,排放到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內有活性炭,可對污水進行吸附凈化處理,經過吸附凈化處理的污水可以循環利用。被擠壓后,壓榨儲泥油缸中的污泥漿形成污泥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壓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壓注漿泵(1),所述液壓注漿泵(1)用于輸送污泥漿;入泥管(2),所述入泥管(2)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注漿泵(1)的輸出端相連;擠壓部(3),所述擠壓部(3)與所述入泥管(2)的另一端相連通;所述擠壓部(3)呈一端封堵的筒狀結構;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一端與所述擠壓部(3)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壓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壓注漿泵(1),所述液壓注漿泵(1)用于輸送污泥漿;入泥管(2),所述入泥管(2)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注漿泵(1)的輸出端相連;擠壓部(3),所述擠壓部(3)與所述入泥管(2)的另一端相連通;所述擠壓部(3)呈一端封堵的筒狀結構;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一端與所述擠壓部(3)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壓榨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5),所述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5)與所述出水管(4)的另一端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壓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泥管(2)包括:一根入泥主管(21),所述入泥主管(21)豎直布置,所述入泥主管(21)的一端與所述液壓注漿泵(1)相連,其另一端密封;多根入泥分管(22),多根所述入泥分管(22)水平布置,所述入泥分管(22)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入泥主管(21)的外壁上且與之連通,其另一端與所述擠壓部(3)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壓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注漿泵(1)包括:第一液壓注漿泵(11),所述第一液壓注漿泵(11)通過管道與所述入泥主管(21)的下端相連;多個第二液壓注漿泵(12),每根所述入泥分管(22)與所述入泥主管(21)之間設有一個第二液壓注漿泵(12)。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壓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包括:一根出水主管(41),所述出水主管(41)豎直布置,所述出水主管(41)的一端與所述活性炭污水處理裝置(5)相連,其另一端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學文
    申請(專利權)人:譽晟藍天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无码专区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内射|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69天堂人成无码麻豆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y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丰满熟妇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东京热av人妻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 无码熟妇人妻av|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