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高強度的助行器,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技術介紹
助行器就是通過器械的支撐,讓腿腳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腳不靈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夠和正常人一樣行走散步。助行器一般是由兩個支腿架和其之間的連接架組成,使用時手扶支腿架借力協助行走。現有的助行器的結構,導致其使用不便。并且由于結構問題,現有的助行器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變形,強度不高,影響了助行器的使用壽命,也增加了使用者的危險。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強度的助行器,使用方便,牢固耐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強度的助行器,包括兩個扶手管、兩個前腳管、兩個后腳管、兩個支撐加強管、上部伸縮管;所述兩個扶手管平行對置,兩個扶手管的中部分別設置有一個支撐加強管;所述支撐加強管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95度的鈍角折彎,鈍角折彎至支撐加強管的端部的距離為兩個鈍角折彎間距的1/3;所述扶手管為U型,扶手管包括上橫桿和兩個下支桿,下支桿分別設置于上橫桿的兩端,上橫桿和下支桿之間設置有角度為95度的U型折彎,扶手管的兩個U型折彎的半徑為65MM,上橫桿的長度為上橫桿至地面距離的1/2.35;所述上橫桿前端連接的下支桿中部設置有一個中部連接管組件,中部連接管組件包括一個折彎管,折彎管上設置有兩個相對的150度折彎,折彎管兩端垂直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插接于扶手管內;所述折彎管上兩個150度折彎的間距為150度折彎至折彎管頂端距離的2.64倍;所述扶手管的下端分別連接前腳管和后腳管,前腳管的下端連接有輔助輪;所述支撐加強管的兩端設置有一個95度的鈍角折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強度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扶手管、兩個前腳管、兩個后腳管、兩個支撐加強管、上部伸縮管;所述兩個扶手管平行對置,兩個扶手管的中部分別設置有一個支撐加強管;所述支撐加強管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95度的鈍角折彎,鈍角折彎至支撐加強管的端部的距離為兩個鈍角折彎間距的1/3;所述扶手管為U型,扶手管包括上橫桿和兩個下支桿,下支桿分別設置于上橫桿的兩端,上橫桿和下支桿之間設置有角度為95度的U型折彎,扶手管的兩個U型折彎的半徑為65MM,上橫桿的長度為上橫桿至地面距離的1/2.35;所述上橫桿前端連接的下支桿中部設置有一個中部連接管組件,中部連接管組件包括一個折彎管,折彎管上設置有兩個相對的150度折彎,折彎管兩端垂直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插接于扶手管內;所述折彎管上兩個150度折彎的間距為150度折彎至折彎管頂端距離的2.64倍;所述扶手管的下端分別連接前腳管和后腳管,前腳管的下端連接有輔助輪;所述支撐加強管的兩端設置有一個95度的鈍角折彎,支撐加強管的鈍角折彎的半徑為50MM;所述上部伸縮管包括一個六分管和一個七分管,六分管和七分管的一端互相連接,六分管和七分管的另一端分別連接一個扶手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強度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扶手管、兩個前腳管、兩個后腳管、兩個支撐加強管、上部伸縮管;所述兩個扶手管平行對置,兩個扶手管的中部分別設置有一個支撐加強管;所述支撐加強管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95度的鈍角折彎,鈍角折彎至支撐加強管的端部的距離為兩個鈍角折彎間距的1/3;所述扶手管為U型,扶手管包括上橫桿和兩個下支桿,下支桿分別設置于上橫桿的兩端,上橫桿和下支桿之間設置有角度為95度的U型折彎,扶手管的兩個U型折彎的半徑為65MM,上橫桿的長度為上橫桿至地面距離的1/2.35;所述上橫桿前端連接的下支桿中部設置有一個中部連接管組件,中部連接管組件包括一個折彎管,折彎管上設置有兩個相對的150度...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兵,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市新盛醫療器材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