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于起身的多功能康復輪椅,包括輪椅主體,所述輪椅主體上側開設有安裝槽,所述輪椅主體的上側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T型扶手,兩個所述T型扶手相對一側均開設有移動滑槽,所述移動滑槽內設有移動滑塊,兩個所述移動滑塊的相對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兩個所述固定塊相對一側均開設有豎直滑槽,所述安裝槽前后側壁之間固定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上轉動連接有輪椅底板,所述豎直滑槽內活動設有豎直滑塊,兩個所述豎直滑塊的相對一側均轉動連接有轉動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幫助患者站立,進行一定的康復訓練,保證康復訓練正常進行,同時避免患者摔倒,避免二次傷害。避免二次傷害。避免二次傷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便于起身的多功能康復輪椅
[0001]本技術涉及輪椅
,具體為一種便于起身的多功能康復輪椅。
技術介紹
[0002]輪椅是裝有輪子可以幫助替代行走的椅子,是用于傷員、病員、殘疾人居家康復、周轉運輸、就診、外出活動的重要移動工具。輪椅不僅滿足肢體傷殘者和行動不便人士的代步需求,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屬移動和照顧病員,使病員借助于輪椅進行身體鍛煉和參與社會活動。
[0003]目前在患者康復階段,時常需要從輪椅上站起來進行康復訓練,一般需要家屬或者醫護人員協助站起來,但是有些患者體重較大,或者輔助人員力氣不夠時,無法使患者從輪椅上起身,不利于患者康復訓練,甚至有時在起身過程中摔到導致患者二次傷害,不利于患者的恢復,增加患者的痛苦。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起身的多功能康復輪椅,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于起身的多功能康復輪椅,包括輪椅主體,所述輪椅主體上側開設有安裝槽,所述輪椅主體的上側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T型扶手,兩個所述T型扶手相對一側均開設有移動滑槽,所述移動滑槽內設有移動滑塊,兩個所述移動滑塊的相對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兩個所述固定塊相對一側均開設有豎直滑槽,所述安裝槽前后側壁之間固定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上轉動連接有輪椅底板,所述豎直滑槽內活動設有豎直滑塊,兩個所述豎直滑塊的相對一側均轉動連接有轉動桿,兩個所述轉動桿均與輪椅底板轉動連接,所述T型扶手內開設有電機倉,所述電機倉內固定設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與移動滑塊螺紋連接。
[0006]優選的,所述電機倉位于移動滑槽的右邊,所述移動滑塊左右兩側貫通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與移動滑塊通過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桿的長度大于移動滑槽的長度。
[0007]優選的,所述移動滑槽的左側內壁開設有軸承槽,所述軸承槽內固定連接有旋轉軸承,所述螺紋桿的左端固定連接于旋轉軸承內。
[0008]優選的,所述T型扶手中間部位設有抓握孔洞,所述電機倉上方的T型扶手上設有凸起。
[0009]優選的,所述輪椅主體的靠背與輪椅底板的上側均鋪設有軟墊。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術在使用的時候患者坐在輪椅底板上,當需要起立進行康復訓練時,啟動伺服電機,在伺服電機上的螺紋桿的作用下,移動滑塊向左移動,同時豎直滑塊向上運動
帶動轉動桿向上移動,并實現輪椅底板圍繞轉動軸向上翻轉,輔助患者緩慢站起,當運動到合適的高度,停止伺服電機,此時輪椅底板給予患者一定支撐作用,患者可以自主站起,輔助人員,不需要花費過多的力氣,對輔助人員的力量要求降低,該多功能康復輪椅,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幫助患者站立,進行一定的康復訓練,保證康復訓練正常進行,同時避免患者摔倒,避免二次傷害。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圖1中A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圖2中B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輪椅主體;2、安裝槽;3、T型扶手;4、軟墊;5、移動滑槽;6、移動滑塊;7、固定塊;8、豎直滑槽;9、轉動軸;10、輪椅底板;11、豎直滑塊;12、轉動桿;13、電機倉;14、伺服電機;15、螺紋桿;16、螺紋孔;17、軸承槽;18、旋轉軸承;19、孔洞。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7]請參閱圖1
?
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便于起身的多功能康復輪椅,包括輪椅主體1,所述輪椅主體1上側開設有安裝槽2,所述輪椅主體1的上側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T型扶手3,兩個所述T型扶手3相對一側均開設有移動滑槽5,所述移動滑槽5內設有移動滑塊6,兩個所述移動滑塊6的相對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7,兩個所述固定塊7相對一側均開設有豎直滑槽8,所述安裝槽2前后側壁之間固定連接有轉動軸9,所述轉動軸9上轉動連接有輪椅底板10,所述豎直滑槽8內活動設有豎直滑塊11,兩個所述豎直滑塊11的相對一側均轉動連接有轉動桿12,兩個所述轉動桿12均與輪椅底板10轉動連接,所述T型扶手3內開設有電機倉13,所述電機倉13內固定設有伺服電機14,所述伺服電機14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桿15,所述螺紋桿15與移動滑塊6螺紋連接,在使用的時候患者坐在輪椅底板10上,當需要起立進行康復訓練時,啟動伺服電機14,在伺服電機14上的螺紋桿15的作用下,移動滑塊6向左移動,同時豎直滑塊11向上運動帶動轉動桿12向上移動,并實現輪椅底板10圍繞轉動軸9向上翻轉,輔助患者緩慢站起,當運動到合適的高度,停止伺服電機14,此時輪椅底板10給予患者一定支撐作用,患者可以自主站起,輔助人員,不需要花費過多的力氣,對輔助人員的力量要求降低,該多功能康復輪椅,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幫助患者站立,進行一定的康復訓練,保證康復訓練正常進行,同時避免患者摔倒,避免二次傷害。
[0018]所述電機倉13位于移動滑槽5的右邊,所述移動滑塊6左右兩側貫通開設有螺紋孔16,所述螺紋孔16與移動滑塊6通過螺紋孔16螺紋連接,所述螺紋桿15的長度大于移動滑槽5的長度,保證移動滑塊6能夠最大長度的移動,從而使輪椅底板10轉動幅度提升。
[0019]所述移動滑槽5的左側內壁開設有軸承槽17,所述軸承槽17內固定連接有旋轉軸承18,所述螺紋桿15的左端固定連接于旋轉軸承18內,給予螺紋桿15一定的支撐作用,使其
轉動時更加穩定,避免螺紋桿15轉動時的形變,導致運行不穩定,甚至產生噪音或者抖動。
[0020]所述T型扶手3中間部位設有抓握孔洞19,方便患者對T型扶手3的抓握,在站立時,能夠提供額外的支撐力,所述電機倉13上方的T型扶手3上設有凸起。
[0021]所述輪椅主體1的靠背與輪椅底板10的上側均鋪設有軟墊4,增加患者使用時的舒適度。
[0022]工作原理:該技術在使用的時候患者坐在輪椅底板10上,當需要起立進行康復訓練時,啟動伺服電機14,在伺服電機14上的螺紋桿15的作用下,移動滑塊6向左移動,同時豎直滑塊11向上運動帶動轉動桿12向上移動,并實現輪椅底板10圍繞轉動軸9向上翻轉,輔助患者緩慢站起,當運動到合適的高度,停止伺服電機14,此時輪椅底板10給予患者一定支撐作用,患者可以自主站起,輔助人員,不需要花費過多的力氣,對輔助人員的力量要求降低,該多功能康復輪椅,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幫助患者站立,進行一定的康復訓練,保證康復訓練正常進行,同時避免患者摔倒,避免二次傷害。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起身的多功能康復輪椅,包括輪椅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輪椅主體(1)上側開設有安裝槽(2),所述輪椅主體(1)的上側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T型扶手(3),兩個所述T型扶手(3)相對一側均開設有移動滑槽(5),所述移動滑槽(5)內設有移動滑塊(6),兩個所述移動滑塊(6)的相對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7),兩個所述固定塊(7)相對一側均開設有豎直滑槽(8),所述安裝槽(2)前后側壁之間固定連接有轉動軸(9),所述轉動軸(9)上轉動連接有輪椅底板(10),所述豎直滑槽(8)內活動設有豎直滑塊(11),兩個所述豎直滑塊(11)的相對一側均轉動連接有轉動桿(12),兩個所述轉動桿(12)均與輪椅底板(10)轉動連接,所述T型扶手(3)內開設有電機倉(13),所述電機倉(13)內固定設有伺服電機(14),所述伺服電機(14)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桿(15),所述螺紋桿(15)與移動滑塊(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志方,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市新盛醫療器材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