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鐵鉆工的液壓大鉗,包括夾緊鉗、繃扣鉗、兩個扭矩油缸、兩根銷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繃扣鉗同心支撐在所述夾緊鉗上,所述夾緊鉗上設置有抱耳孔,所述繃扣鉗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帶銷孔的耳座,所述兩個扭矩油缸分別通過夾緊鉗上兩側設有的抱耳孔對稱地固定在所述夾緊鉗上,所述兩個扭矩油缸分別用銷軸與所述繃扣鉗兩個帶銷孔的耳座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鐵鉆工的液壓大鉗,采用雙扭矩油缸進行管柱螺紋連接時最后的繃扣和管柱螺紋卸扣時最初的松扣,繃扣鉗相對于夾緊鉗的回轉角度增加一倍,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相同扭矩時可以減小扭矩油缸活塞直徑或相同扭矩油缸活塞直徑時可以增大繃扣和松扣時的扭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石油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鐵鉆工的液壓大鉗。
技術介紹
鐵鉆工是一種用于油田鉆井、修井作業中,對鉆桿、鉆鋌、油管、套管等管柱螺紋進行連接和拆卸的工具。在使用鐵鉆工進行管柱的連接或拆卸過程中,通常由鐵鉆工的臂架裝置或導軌對鐵鉆工鉗體中心進行定位,由鐵鉆工升降裝置對鐵鉆工鉗體的高度進行定位,然后用夾緊鉗夾緊下端管柱(或接箍),用旋扣鉗旋轉上端管柱,完成螺紋的快速旋進或旋出,用繃扣鉗完成螺紋連接時最后的繃緊或螺紋拆卸時最初的卸松。夾緊鉗、繃扣鉗和扭矩油缸組成液壓大鉗,夾緊鉗剛性固定在鐵鉆工的臂架上,繃扣鉗支撐在夾緊鉗上,夾緊鉗和繃扣鉗在圓周方向設計有同心機構,在軸線方向設計有螺旋補償支撐塊和防脫機構,扭矩油缸一端鉸接夾緊鉗的蓋板邊緣,另一端鉸接繃扣鉗的底板邊緣,由扭矩油缸活塞桿的伸出或縮回驅動繃扣鉗轉動,從而完成管柱螺紋的繃緊或卸松。由于受結構尺寸的限制,使用單個扭矩油缸時,活塞桿完全伸出或縮回時,能帶動繃扣鉗轉動的最大角度不超過30°,有時需要重復2到3次才能完成管柱螺紋的繃緊或卸松,工作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繃扣或松扣時轉動角度更大的液壓大鉗。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種鐵鉆工的液壓大鉗,包括夾緊鉗、繃扣鉗、兩個扭矩油缸、兩根銷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繃扣鉗同心支撐在所述夾緊鉗上,所述夾緊鉗上設置有抱耳孔,所述繃扣鉗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帶銷孔的耳座,所述兩個扭矩油缸分別通過夾緊鉗上兩側設有的抱耳孔對稱地固定在所述夾緊鉗上,所述兩個扭矩油缸分別用銷軸與所述繃扣鉗兩個帶銷孔的耳座連接。所述夾緊鉗上設有導軌一、兩個彈性支撐座一、彈性支撐座二、并設有銷孔一、銷孔二,所述夾緊鉗通過銷孔一用銷軸連接在鐵鉆工的臂架上,通過銷孔二用螺栓、螺母進行水平調整并緊固,繃扣鉗置于夾緊鉗上時由彈性支撐座一和彈性支撐座二支撐。所述繃扣鉗上設有導軌二、導軌三,所述導軌二的內側在所述夾緊鉗的導軌一的外側滑動,所述導軌三卡裝在所述夾緊鉗的導軌一的槽內并用螺栓固定在所述繃扣鉗的底板上。本技術的導軌三采用螺栓連接,使得繃扣鉗和夾緊鉗之間的連接和分離更加方便,便于液壓大鉗的組裝和維護保養。所述每個扭矩油缸的一端設置有擺動軸,另一端設置有銷孔三,每個扭矩油缸通過擺動軸固定在夾緊鉗上,每個扭矩油缸通過銷軸穿過銷孔三固定在繃扣鉗帶銷孔的耳座上。所述夾緊鉗的鉗體為焊接結構,且結構兩側對稱,所述夾緊鉗的每側結構包括夾緊油缸一、插銷一、油缸背板一、固定導軌一、可調導軌一,夾緊油缸一安裝在鉗體內,在夾緊油缸一安裝腔內安裝有固定導軌一和可調導軌一,所述油缸背板一用所述插銷一與夾緊鉗的鉗體連接,所述夾緊油缸一的活塞桿連接在所述油缸背板一上,所述夾緊油缸一的缸筒外形為方形,底部在所述夾緊鉗的鉗體的底板上滑動,前后兩側由所述固定導軌一和所述可調導軌一導向,所述夾緊油缸一的缸筒的端部設有鉗牙一。所述繃扣鉗的鉗體為焊接結構,且結構兩側對稱,所述繃扣鉗的每側結構包括夾緊油缸二、插銷二、油缸背板二、固定導軌二、可調導軌二,夾緊油缸二安裝在鉗體內,在夾緊油缸二安裝腔內安裝有固定導軌二、可調導軌二,所述油缸背板二用所述插銷二與繃扣鉗的鉗體連接,所述夾緊油缸二的活塞桿連接在所述油缸背板二上,所述夾緊油缸二的缸筒外形為方形,底部在所述繃扣鉗的鉗體的底板上滑動,前后兩側由所述固定導軌二和所述可調導軌二導向,所述夾緊油缸二的缸筒的端部設有鉗牙二。本技術鐵鉆工的液壓大鉗,采用雙扭矩油缸進行管柱螺紋連接時最后的繃扣和管柱螺紋卸扣時最初的松扣,繃扣鉗相對于夾緊鉗的回轉角度增加一倍,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相同扭矩時可以減小扭矩油缸活塞直徑或相同扭矩油缸活塞直徑時可以增大繃扣和松扣時的扭矩。【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夾緊鉗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繃扣鉗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扭矩油缸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的夾緊鉗的剖視圖。圖6是本技術的繃扣鉗的剖視圖。圖7是本技術的繃扣鉗第一極限位置示意圖。圖8是本技術的繃扣鉗第二極限位置示意圖。圖示標記說明:圖1中:1、夾緊鉗;2、繃扣鉗;3、扭矩油缸;4、銷軸;11、抱耳孔;12、銷孔一;13、銷孔--O圖2中:11、抱耳孔;12、銷孔一;13、銷孔二 ; 15、夾緊油缸一 ;101、導軌一 ;102、彈性支撐座一;103、彈性支撐座二; 104、插銷一;105、油缸背板一;106、固定導軌一;107、可調導軌一。圖3中:21、夾緊油缸二; 201、耳座;202、導軌二,203、導軌三;204、插銷二; 205、油缸背板二; 206、固定導軌二 ; 107、可調導軌二。圖4中:301、擺動軸;31、銷孔三。圖5中:104、插銷一;105、油缸背板一;106、固定導軌一;107、可調導軌一;151、夾緊油缸一的活塞桿;152、夾緊油缸一的缸筒;153、鉗牙一。圖6中:204、插銷二;205、油缸背板二; 206、固定導軌二; 107、可調導軌二; 211、夾緊油缸二的活塞桿;212夾緊油缸二的缸筒;213、鉗牙二?!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鐵鉆工液壓大鉗,包括夾緊鉗1、繃扣鉗2、兩個扭矩油缸3、兩根銷軸4,其特征在于:所述繃扣鉗2同心支撐在所述夾緊鉗I上,所述夾緊鉗I上設置有抱耳孔11,所述繃扣鉗2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帶銷孔的耳座201,所述兩個扭矩油缸3分別通過夾緊鉗I上兩側設有的抱耳孔11對稱地固定在所述夾緊鉗I上,所述兩個扭矩油缸3分別用銷軸4與所述繃扣鉗2兩個帶銷孔的耳座201連接。如圖2所示,所述夾緊鉗I上設有導軌一101、兩個彈性支撐座一 102、彈性支撐座二103、并設有銷孔一 12、銷孔二 13,所述夾緊鉗I通過銷孔一 12用銷軸連接在鐵鉆工的臂架上,通過銷孔二 13用螺栓、螺母進行水平調整并緊固,繃扣鉗2置于夾緊鉗I上時由彈性支撐座一 102和彈性支撐座二 103支撐。由導軌一 101與導軌二 202之間的配合保持繃扣鉗2與夾緊鉗I同心;由導軌一 101與導軌三203之間的配合防止繃扣鉗2與夾緊鉗I脫開。如圖3所示,所述繃扣鉗2上設有導軌二202、導軌三203,所述導軌二 202的內側在所述夾緊鉗I的導軌一 101的外側滑動,所述導軌三203卡裝在所述夾緊鉗I的導軌一 101的槽內并用螺栓固定在所述繃扣鉗2的底板上。如圖4所示,所述每個扭矩油缸3的一端設置有擺動軸301,另一端設置有銷孔三31,每個扭矩油缸3通過擺動軸301固定在夾緊鉗I上,每個扭矩油缸3通過銷軸4穿過銷孔三31固定在繃扣鉗2帶銷孔的耳座201上。如圖5所示,所述夾緊鉗I的鉗體為焊接結構,且結構兩側對稱,所述夾緊鉗的每側結構包括夾緊油缸一 15、插銷一 104、油缸背板一 105、固定導軌一 106、可調導軌一 107,夾緊油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鐵鉆工的液壓大鉗,包括夾緊鉗(1)、繃扣鉗(2)、兩個扭矩油缸(3)、兩根銷軸(4),其特征在于:所述繃扣鉗(2)同心支撐在所述夾緊鉗(1)上,所述夾緊鉗(1)上對稱設置有兩個抱耳孔(11),所述繃扣鉗(2)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帶銷孔的耳座(201),所述兩個扭矩油缸(3)分別通過夾緊鉗(1)上兩側設有的抱耳孔(11)對稱地鉸接在所述夾緊鉗(1)上,所述兩個扭矩油缸(3)分別用銷軸(4)與所述繃扣鉗(2)兩個帶銷孔的耳座(201)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智宏,高遠峰,張徐文,鄭永強,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江漢石油儀器儀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