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201610015834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引氣機構,所述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包括機匣(1)、燃燒室(2)、壓氣機(3)以及發動機(4),其特征在于,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引氣機構包括:壓氣機側引氣管(P1),一端與壓氣機(3)的壓氣機用出氣口(31)直接連通而另一端與機匣(1)的腔部(11)連通;以及發動機側引氣管(P2),一端與發動機(4)的發動機用出氣口(41)直接連通而另一端與機匣(1)的腔部(11)連通;其中,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通過與壓氣機用出氣口(31)連通的壓氣機側引氣管(P1)將壓氣機(3)排出的高壓氣體引入機匣(1)的腔部(11),同時通過與發動機用出氣口(41)連通的發動機側引氣管(P2)將發動機(4)排出的高溫高壓燃氣引入機匣(1)的腔部(1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引氣機構,所述渦輪活塞混合
動力系統包括機匣(1)、燃燒室(2)、壓氣機(3)以及發動機(4),其
特征在于,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引氣機構包括:
壓氣機側引氣管(P1),一端與壓氣機(3)的壓氣機用出氣口(31)
直接連通而另一端與機匣(1)的腔部(11)連通;以及
發動機側引氣管(P2),一端與發動機(4)的發動機用出氣口(41)
直接連通而另一端與機匣(1)的腔部(11)連通;
其中,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通過與壓氣機用出氣口(31)連通的壓氣
機側引氣管(P1)將壓氣機(3)排出的高壓氣體引入機匣(1)的腔部(11),
同時通過與發動機用出氣口(41)連通的發動機側引氣管(P2)將發動機(4)
排出的高溫高壓燃氣引入機匣(1)的腔部(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引氣機構,
其特征在于,
機匣(1)上設置有:氣流入口(15),與壓氣機側引氣管(P1)和發
動機側引氣管(P2)連通;
燃燒室(2)上設置有:燃燒室用進氣口(21),設置在燃燒室(2)的
外壁上并與機匣(1)的腔部(11)連通;
其中,經由壓氣機側引氣管(P1)、氣流入口(15)進入機匣(1)的
腔部(11)的來自壓氣機(3)的高壓氣體和經由發動機側引氣管(P2)、
氣流入口(15)進入機匣(1)的腔部(11)的來自發動機(4)的高溫高壓
燃氣經由燃燒室用進氣口(21)自然流入燃燒室(2)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引氣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引氣機構還包括:
匯流管(P3),匯流管(P3)的一端連通于壓氣機側引氣管(P1)的所
述另一端和壓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開勝,王兵,任兆欣,張揚軍,諸葛偉林,錢煜平,
申請(專利權)人:清華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