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包括吸盤主體,吸盤主體的頂面設置有吸盤槽,吸盤槽內均勻分布有多個定位座,相鄰的定位座之間、以及定位座與吸盤槽內壁之間為密封槽,密封槽內設置有位置可調的密封圈,吸盤主體上還設置有與密封槽相連通的吸氣孔,吸盤主體內設置有一端與吸氣孔相連通的吸氣通道,吸氣通道的另一端開口于吸盤主體外側、并在開口處設置有連接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具有加工效率高、產品質量穩定、光潔度高、產品夾傷以及壓傷少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數控機床的夾具工裝,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作為數控機床的夾具工裝主要應用于機械領域;由于現有技術中在數控機床上加工的工件在夾持過程中,厚度較薄,因此容易發生變形和移位,導致工件加工效率低、表面光潔度差、不良率報高以及通用性不強等缺點,容易影響到工件的加工精度,造成材料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高精度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包括吸盤主體,所述吸盤主體的頂面設置有吸盤槽,所述吸盤槽內均勻分布有多個定位座,相鄰的所述定位座之間、以及定位座與吸盤槽內壁之間為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內設置有位置可調的密封圈,所述吸盤主體上還設置有與所述密封槽相連通的吸氣孔,所述吸盤主體內設置有一端與所述吸氣孔相連通的吸氣通道,所述吸氣通道的另一端開口于所述吸盤主體外側、并在所述開口處設置有連接孔。進一步的,所述連接孔的外側設置有用于與抽真空設備相連的接頭管,所述接頭管上設置壓力監控裝置。進一步的,所述定位座上設置有定位孔。進一步的,所述定位孔設置為盲孔;應當說明的是,機械上所說的盲孔,指的是在材料面板上鉆孔時,沒有把材料面板全部鉆透。進一步的,所述吸氣孔設置在所述吸盤主體上表面中心的密封槽內。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為硅膠密封圈或者橡膠密封圈。進一步的,所述吸盤主體上表面的邊緣設置有多個螺絲孔。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直徑大于所述密封槽的深度。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直徑為3mm,所述密封槽的寬度為3-3.2mm、且深度為2.8-2.85mm0[0013I進一步的,所述定位座為方形。借由上述方案,本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點: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在工件加工過程中,具有加工效率高、產品質量穩定、光潔度高、產品夾傷以及壓傷少的優點。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附圖說明】圖1示出了本技術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的主視圖;圖2示出了本技術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的剖視圖;圖3示出了本技術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的右視圖;圖4示出了圖1中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的A局部放大圖;圖5示出了本技術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與連接管連接的主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參見圖1至圖4,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包括吸盤主體2,所述吸盤主體2的頂面設置有吸盤槽3,所述吸盤槽3內均勻分布有多個定位座5,相鄰的所述定位座5之間、以及定位座5與吸盤槽3內壁之間為密封槽4,所述密封槽4內設置有位置可調的密封圈,所述吸盤主體2上還設置有與所述密封槽4相連通的吸氣孔I,所述吸盤主體2內設置有一端與所述吸氣孔I相連通的吸氣通道8,所述吸氣通道8的另一端開口于所述吸盤主體外側、并在所述開口處設置有連接孔9。本技術提供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工作原理如下:在數控機床上用于加工產品的真空吸盤裝置主要將吸盤主體2通過連接孔9與抽真空設備接通,通過對密封槽內密封圈位置和形狀的調節保證不同形狀的被加工產品與吸盤主體2緊密接觸,啟動抽真空設備抽吸,使吸盤主體2內產生負氣壓,從而將被加工產品吸牢,當產品加工完畢后平穩地充氣進吸盤主體2內,使吸盤主體2內負壓變成零氣壓或稍為正的氣壓,產品脫離。參見圖5,為了實時監控吸盤主體2內的抽真空情況,連接孔9的外側設置有用于與抽真空設備相連的接頭管10,接頭管10上設置壓力監控裝置11。為避免了真空吸盤裝置只能對被加工產品裝夾一次及一面加工問題,定位座5上設置有定位孔6,定位孔6設置為盲孔;定位孔6均勻排列在吸盤主體2的上表面上,被加工產品如果需要反復加工及多面加工時,可在被加工的產品上相應位置選擇定位孔與吸盤主體2上表面上的定位孔6進行定位。為了保證吸盤主體2上表面密封槽4內的真空度,使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被加工產品能吸附在吸盤主體上表面上,吸氣孔I設置在吸盤主體2上表面中心的密封槽4內,吸氣孔I設計在吸盤主體2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定位座5為方形,以方便加工不同形狀和大小的被加工產品。為了對底面形狀不規則的被加工產品進行加工,密封槽4內設置密封圈,密封圈為硅膠密封圈或者橡膠密封圈,由于密封槽4排列在吸盤主體2的上表面上,因此可以通過對密封圈位置的調節達到加工不同形狀的產品保證被加工產品牢牢的吸附在吸盤主體2上表面上。為了方便對真空吸盤裝置進行固定,吸盤主體2上表面的邊緣設置有多個螺絲孔I。為了保持吸盤主體2上表面內的真空度,密封圈的直徑大于密封槽4的深度;密封圈的直徑為3_,密封槽的寬度為3-3.2_、且深度為2.8-2.85_。以上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盤主體,所述吸盤主體的頂面設置有吸盤槽,所述吸盤槽內均勻分布有多個定位座,相鄰的所述定位座之間、以及所述定位座與所述吸盤槽內壁之間為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內設置有位置可調的密封圈,所述吸盤主體上還設置有與所述密封槽相連通的吸氣孔,所述吸盤主體內設置有一端與所述吸氣孔相連通的吸氣通道,所述吸氣通道的另一端開口于所述吸盤主體外側、并在所述開口處設置有連接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的外側設置有用于與抽真空設備相連的接頭管,所述接頭管上設置壓力監控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設置有定位孔。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設置為盲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氣孔設置在所述吸盤主體上表面中心的密封槽內。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為硅膠密封圈或者橡膠密封圈。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盤主體上表面的邊緣設置有多個螺絲孔。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直徑大于所述密封槽的深度。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直徑為3_,所述密封槽的寬度為3-3.2_、且深度為2.8-2.85_。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為方形。【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包括吸盤主體,吸盤主體的頂面設置有吸盤槽,吸盤槽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真空吸盤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盤主體,所述吸盤主體的頂面設置有吸盤槽,所述吸盤槽內均勻分布有多個定位座,相鄰的所述定位座之間、以及所述定位座與所述吸盤槽內壁之間為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內設置有位置可調的密封圈,所述吸盤主體上還設置有與所述密封槽相連通的吸氣孔,所述吸盤主體內設置有一端與所述吸氣孔相連通的吸氣通道,所述吸氣通道的另一端開口于所述吸盤主體外側、并在所述開口處設置有連接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慶良,王書強,瞿王均,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春睿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