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該方法以長江三角洲白山羊(又稱海門山羊)為母本育種素材,引入莎能奶山羊作為第一父本,波爾山羊作為終端父本,利用BLUP法、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技術并結合常規育種方法,經過橫交固定、胚胎移植擴繁等手段,最終選育出適合長江三角洲地區飼養的肉用山羊新品系。應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培育出的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系繁殖率高、肉用性能好,具備其本身及莎能奶山羊和波爾山羊三個品種的優點,雜種優勢最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屬于畜禽新品種培育
技術介紹
長江三角洲白山羊是肉、皮、毛兼優的江蘇地方山羊品種。該品種產區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帶,中心產區海門市,同時也分布于江蘇省南通地區的啟東市、通州市,蘇州地區的吳縣、太倉、常熟、沙洲沿江等縣(市),與上海市郊的崇明等縣(市)、浙江省錢塘江流域的白山羊都屬于長江三角洲白山羊同一類型。在江蘇省因以海門市所產的山羊數量較多,且肉、皮、毛兼優,故又稱“海門山羊”。
長江三角洲白山羊具有早熟、繁殖率高的特點,耐高溫高濕,耐粗飼,有很強的適應性和抗病力,部分羊只生產的筆料毛蜚聲海內外。此外,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羊肉膻味少,肉質肥嫩鮮美,適口性好,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其體格較小,成年公、母羊平均活重只有30、20kg左右,周歲羊為15~16kg,產肉性能差,使得養羊戶的經濟收入很難得到提高。
目前,在長江三角洲一代地區的白山羊來源比較復雜,其中一部分為波爾山羊與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的雜交羊,這些雜交羊既作為商品羊滿足了市場的需要,也在客觀上構成了培育新品種的良好基礎。因此,有必要將分散于波爾山羊與長江三角洲白山羊雜交羊中的優良產肉性能以及高繁殖率等性狀固定下來,以形成具有繁殖率高和肉用性能高的地方山羊新品種(系)。尤其是隨著市場對羊肉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提高山羊的產肉性能和生長速度則顯得更加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開發一種高效、完善、可行的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通過雜交改良的方式,培育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類群,從而為進一步培育優質高繁、肉用長江三角洲白山羊新品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以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為母本育種素材,引入莎能奶山羊作為第一父本,波爾山羊作為終端父本,利用BLUP法、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技術并結合常規育種方法,經過橫交固定、胚胎移植擴繁等手段,最終選育出繁殖率高、肉用性能好且適合長江三角洲地區飼養的肉用山羊新品系,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最佳線性無偏預測BLUP,對長江三角洲白山羊、莎能奶山羊和波爾山羊進行鑒定和評估,選擇優秀的長江三角洲白山羊母羊、莎能奶山羊公羊和波爾山羊公羊,分別組建育種群;
(2)以莎能奶山羊作為第一父本,長江三角洲白山羊作為母本,進行雜交,選留莎長F1代理想型母羊,建立雜交一代基礎母羊群;
(3)以波爾山羊作為終端父本,以莎長F1代理想型個體作為母本,進行雜交,篩選得到波莎長F2代個體,組建F2代基礎群體,利用常規選擇結合BLUP法篩選得到F2代核心群;
(4)運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對F2代核心群的母羊和公羊進行FSHβ基因遺傳變異性檢測,篩選含有高繁殖力的FSHβ基因目標基因型的F2代個體;
(5)利用同質選配原理對含有相同目標基因型的F2代母羊和公羊開展橫交固定,得到F3代群體;
(6)以個體品質為目標,采用BLUP法及綜合選擇指數法對F3代群體篩選得到篩選F3代理想型個體,利用胚胎移植技術擴繁F3代理想型個體,初步得到一定規模的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系。
其中,雜交、橫交均采用人工授精方法進行,擴繁釆用胚胎移植技術(MOET)。
所述的最佳線性無偏預測(bestlinearunbiasedprediction,BLUP)是當今世界范圍內主要的種畜遺傳評定方法,具有估計值無偏、估計值方差最小、可消除因選擇和淘汰等原因造成的偏差等特性,獲得的育種值具有最佳線性無偏。
所述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rker-assistedselection,MAS)是從分子水平上通過快速準確地分子個體的遺傳組成,從而實現對基因型的直接選擇,進行分子育種的一種現代分子生物學新技術。
所述的綜合選擇指數法指把所有要改良的性狀按其遺傳力和經濟效果合并成一個總的指數,然后把這個指數當做一個單項進行選擇,指數高者留種,低者淘汰。
有益效果:
本專利技術的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以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為母本育種素材,引入莎能奶山羊作為第一父本,波爾山羊作為終端父本,利用BLUP法、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技術并結合常規育種方法,經過橫交固定、胚胎移植擴繁等手段,能夠培育出兼顧高繁殖率、高肉用性能且適合長江三角洲地區飼養的肉用山羊新品系,對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養羊生產者的經濟效益、發展養殖業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最佳線性無偏預測(BLUP),對長江三角洲白山羊、莎能奶山羊和波爾山羊進行鑒定和評估,選擇優秀的長江三角洲白山羊母羊、莎能奶山羊公羊和波爾山羊公羊,分別組建育種群;
優秀的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的選擇標準:被毛白色而富有光澤,頭大小適中,嘴狹長,有角,頸細長,身體結構勻稱,背腰平直,四肢端正,體質結實,體重18kg以上,繁殖性能正常;
優秀的莎能奶山羊的選擇標準:體形楔形,體格高大,細致緊湊,無角,頸粗壯,胸部寬深,腹部渾圓緊湊,背寬腰長,背腰平直,尻寬而長,四肢結實,姿勢端正,體重80kg以上;
優秀的波爾山羊的選擇標準:身體被毛短且色白,頭部為紅(褐)色并有廣流星(白色條帶),有圓角,耳大下垂,軀體結構良好,四肢短而結實,背寬而平直,肌肉豐滿,整個軀體圓厚而緊湊;
(2)以莎能奶山羊作為第一父本,長江三角洲白山羊作為母本,進行雜交,選留莎長F1代理想型母羊,建立雜交一代基礎母羊群;
雜交一代基礎母羊群的選擇標準:母羊體格高大,細致緊湊,頸細長,胸部寬深,背寬腰長,背腰平直,尻寬而長,腹大而不下垂,乳房基部寬廣,向前延伸,向后突出,質地柔軟,體質結實,產羔率在190%以上,初生重大于3.5kg,6月齡重大于37kg,眼肌面積13~15cm,背膘厚度小于0.5cm;
(3)以波爾山羊作為終端父本,以莎長F1代理想型個體作為母本,進行雜交,篩選得到波莎長F2代個體,組建F2代基礎群體,利用常規選擇結合BLUP法篩選得到F2代核心群;
常規選擇:跟據表型選擇法對雜交二代基礎群體進行選擇。
雜交二代基礎母羊的選擇標準:體格高大,身體結構勻稱,背腰平直,胸部寬深,腹大而不下垂,乳房基部寬廣,體質結實,產羔率大于200%,初生重大于3.8kg,6月齡重大于40kg,眼肌面積13~15cm,背膘厚度小于0.5cm;
雜交二代基礎公羊的選擇標準:體格高大,身體結構勻稱,背腰平直,胸部寬深,腹部渾圓緊湊,尻寬而長,后軀發育豐滿,四肢粗壯結實,肌肉豐滿,初生重大于4.0kg,6月齡重大于42kg,眼肌面積13~15cm,背膘厚度小于0.5cm;
BLUP法:在確保表型信息真實可靠、搜集的系譜資料正確完整的情況下,建立混合模型,估計育種值。
(4)利用標記輔助選擇MAS,對F2代核心群的母羊和公羊進行FSHβ基因遺傳變異性檢測,篩選含有高繁殖力的FSHβ基因目標基因型的F2代個體;
(5)利用同質選配原理對含有相同目標基因型的F2代母羊和公羊開展橫交固定,得到F3代群體;
橫交二代母羊群選擇標準:體高大于7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為母本育種素材,引入莎能奶山羊作為第一父本,波爾山羊作為終端父本,利用BLUP法、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技術并結合常規育種方法,經過橫交固定、胚胎移植擴繁的手段,培育出繁殖率高、肉用性能好且適合長江三角洲地區飼養的肉用山羊新品系。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為母本育種素材,引入莎能奶山羊作為第一父本,波爾山羊作為終端父本,利用BLUP法、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技術并結合常規育種方法,經過橫交固定、胚胎移植擴繁的手段,培育出繁殖率高、肉用性能好且適合長江三角洲地區飼養的肉用山羊新品系。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江三角洲肉用山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最佳線性無偏預測BLUP,對長江三角洲白山羊、莎能奶山羊和波爾山羊進行鑒定和評估,選擇優秀的長江三角洲白山羊母羊、莎能奶山羊公羊和波爾山羊公羊,分別組建育種群;
(2)以莎能奶山羊作為第一父本,長江三角洲白山羊作為母本,進行雜交,選留莎長F1代理想型母羊,建立雜交一代基礎母羊群;
(3)以波爾山羊作為終端父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偉,高雯,周洪,花衛華,陳家振,徐厚生,袁文龍,陳國強,
申請(專利權)人:揚州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