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色輪組件、光源裝置以及投影系統。該色輪組件包括第一承載基板、驅動件、波長轉換元件以及濾光元件。驅動件與第一承載基板連接以驅動第一承載基板繞預定的轉軸旋轉;波長轉換元件固定于第一承載基板上且呈環形分布,以接收光源的激發光并產生受激發光;濾光元件固定于第一承載基板上且呈環形分布,以接收并過濾受激發光。其中,濾光元件由至少兩個子濾光元件沿轉軸的周向拼接而成。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色輪組件通過拼接方式形成濾光元件,具有制作簡便、熱穩定性高以及成本低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圖像顯示
,特別涉及一種色輪組件和應用該色輪組件的光源裝置,以及使用該光源裝置的投影系統。
技術介紹
在單片式DLP(DigitalLightProcession,數字光處理)激光投影裝置中,使用激光光源產生的激光激發熒光色輪來產生彩色光序列。熒光色輪受激發光的轉換效率一般都小于50%,并且隨溫度升高而下降,當溫度超過某臨界點時,效率則快速下降。隨著光源輸出光功率的提高,熒光色輪上的熱功耗以更快的比率增大。因此若色輪散熱問題不能很好的解決,會極大影響投影裝置的正常使用。馬達壽命嚴重依賴于工作溫度,若設計壽命30000小時合適溫度在85℃的馬達工作在100℃,則其壽命會小于15000小時。而大功率熒光色輪均使用導熱率較高的材料,使得色輪片上溫度很容易超過100℃,導致馬達的工作溫度超過設計值,進而降低馬達的使用壽命。進一步,熒光色輪激發的彩色光序列光譜較寬,一般都需經過濾光元件進行顏色矯正。濾光元件通常在與馬達連接的普通光學玻璃鍍膜制作,需要在同一塊光學玻璃的不同區域鍍設不同濾光特性的薄膜,在鍍膜時,需要將不同于該鍍膜特性的其他區域遮蓋,如果遮蓋區域有誤導致該鍍膜之后的區域的透光特性改變,所以該濾光元件的鍍膜加工難度大;同時,由于熒光色輪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并且熱量會傳導給濾光元件,這導致濾光元件各個位置受熱,當受熱不均或者溫度過高時,導致濾光元件破裂而必須更換,從而造成了色輪組件的整體的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色輪組件、光源裝置以及投影系統,具有制作簡便、熱穩定性高以及成本低等優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色輪組件,該色輪組件包括第一承載基板、驅動件、波長轉換元件以及濾光元件。驅動件與第一承載基板連接以驅動第一承載基板繞預定的轉軸旋轉;波長轉換元件固定于第一承載基板上且呈環形分布,以接收光源的激發光并產生受激發光;濾光元件固定于第一承載基板上且呈環形分布,以接收并過濾受激發光。其中,濾光元件由至少兩個子濾光元件沿轉軸的周向拼接而成。其中,上述至少兩個子濾光元件分別呈扇環狀設置,以使得由上述至少兩個子濾光元件所圍合成的濾光元件呈環形分布。其中,上述至少兩個子濾光元件的濾光特性互不相同。其中,每一子濾光元件分別包括第二承載基板和濾光膜,第二承載基板固定于第一承載基板上,濾光膜固定于第二承載基板上。其中,第二承載基板以粘接方式固定于第一承載基板上。其中,波長轉換元件包括波長轉換層,濾光元件位于第一承載基板的一側,波長轉換層位于第一承載基板的與濾光元件相對的另一側,或者,濾光元件與波長轉換層位于第一承載基板的同一側。其中,濾光元件與波長轉換層沿轉軸的徑向彼此錯開,濾光元件與波長轉換層相對于轉軸依次設置在第一承載基板上。其中,波長轉換元件還包括第三承載基板,波長轉換層固定于第三承載基板上,第三承載基板以轉軸為中心固定于第一承載基板的外緣。第三承載基板的導熱率高于第一承載基板,或者第三承載基板與第一承載基板之間進一步設置有隔熱材料。其中,第一承載基板與第三承載基板中的其中一個設置為L型或U型固定段,第一承載基板與第三承載基板中的另一個通過L型或U型固定段與其中一個套設連接。其中,第三承載基板的與波長轉換層相對的一側設置有多個散熱齒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光源裝置,其包括上述的色輪組件。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又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投影系統,其包括上述的光源裝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技術的色輪組件、光源裝置以及投影系統中,濾光元件設于第一承載基板上,濾光元件至少由兩塊子濾光元件圍合成環狀。由于色輪組件通過拼接方式形成濾光元件,鍍膜時在每一子濾光元件上鍍上相應的膜層即可,不需要再在同一基板上去劃分區域后在對應的區域鍍膜,可以降低鍍膜的難度,且將濾光元件設置為由至少兩個子濾光元件拼接而成可以避免濾光元件為一整體時各個濾光特性不同的區域受熱不均導致濾光元件破裂,減小濾光元件在使用過程中破裂的幾率,熱穩定性高,同時可以降低成本,因此本技術的色輪組件具有制作簡便、熱穩定性高以及成本低等優點。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其中:圖1是根據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色輪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的色輪組件的濾光元件的仰視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色輪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技術第三實施例的色輪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第四實施例的色輪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技術第五實施例的色輪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技術第六實施例的色輪組件的立體圖;圖8是根據本技術的第七實施例的光源裝置的光路示意圖;圖9是根據本技術的第八實施例的光源裝置的光路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和圖2,圖1是根據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色輪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的色輪組件的濾光元件的仰視圖。本實施例的色輪組件10包括第一承載基板11、驅動件12、波長轉換元件13、濾光元件14。驅動件12與第一承載基板11連接以驅動第一承載基板11繞預定的轉軸a1旋轉。波長轉換元件13固定于第一承載基板11上。波長轉換元件13呈環形分布,以接收光源(未圖示)的激發光并產生受激發光。濾光元件14固定于第一承載基板11上且呈環形分布,以接收并過濾受激發光。具體如圖2所示,濾光元件14由至少兩個子濾光元件141沿轉軸a1的周向拼接而成。具體來說,在圖2中,三個子濾光元件141分別呈扇環狀設置,以使得由子濾光元件141所圍合成的濾光元件14呈環形分布。優選地,至少兩個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色輪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輪組件包括:第一承載基板;驅動件,與所述第一承載基板連接以驅動所述第一承載基板繞預定的轉軸旋轉;波長轉換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載基板上且呈環形分布,以接收光源的激發光并產生受激發光;濾光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載基板上且呈環形分布,以接收并過濾所述受激發光,所述濾光元件由至少兩個子濾光元件沿所述轉軸的周向拼接而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色輪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輪組件包括:
第一承載基板;
驅動件,與所述第一承載基板連接以驅動所述第一承載基板繞預定
的轉軸旋轉;
波長轉換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載基板上且呈環形分布,以接收
光源的激發光并產生受激發光;
濾光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載基板上且呈環形分布,以接收并過
濾所述受激發光,所述濾光元件由至少兩個子濾光元件沿所述轉軸的周
向拼接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色輪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
子濾光元件分別呈扇環狀設置,以使得由所述至少兩個子濾光元件所圍
合成的所述濾光元件呈環形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色輪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所述
子濾光元件的濾光特性互不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色輪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濾
光元件分別包括:
第二承載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載基板上;
濾光膜,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載基板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色輪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載
基板以粘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載基板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色輪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長轉換
元件包括波長轉換層,所述濾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承載基板的一側,所
述波長轉換層位于所述第一承載基板的與所述濾光元件相對的另一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飛,譚大治,李屹,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