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摩擦復充種型孔帶式水稻育秧排種器,特別是針對農業(yè)機械水稻育秧生產線排種的裝置,屬于農業(yè)機械
技術介紹
目前,水稻育秧生產線排種的過程中,使用了氣吸振動式、電磁振動式、型孔輪式等排種裝置。氣吸振動式排種器、電磁振動式排種器排種精確,但是由于加工精度要求高,配套設備要求復雜等原因,造成這兩類排種器的結構復雜、加工成本高,同時也會導致排種器后期的維護保養(yǎng)過程中技術要求高、價格昂貴等情況的出現(xiàn)。型孔輪式排種器的充種區(qū)域為圓形,而對于特定的種子來說,在圓形充種區(qū)域內的充種角度為δ,充種區(qū)域長度d=δ×r,在型孔輪式排種器中,充種角度δ為特定的值,所以為了保證充種的準確性,設計者往往會通過加大輪式排種器輪的半徑r來增加種子的充種區(qū)域。但是即使增加輪式排種器輪的半徑r也不能完全解決播種過程中充種均勻性的問題,仍然會產生漏播、重播的現(xiàn)象。
為解決農業(yè)機械水稻育秧生產線排種穩(wěn)定性的問題,相關學者對農業(yè)機械水稻育秧生產線排種器進行了探討和開發(fā),設計出一系列適合農業(yè)機械水稻育秧生產線排種使用的排種器,如三角帶式水稻育秧排種器(授權公告號:CN2396613Y)。該排種器運用柔性排種膠帶,通過直線化充種區(qū)域的方法,達到了增長充種區(qū)域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充種均勻性的問題。但是由于在設計過程中將充種區(qū)域下方的支撐輥作為驅動輥,導致在排種過程中柔性排種膠帶的充種區(qū)域是皮帶的松弛段,影響排種器充種的穩(wěn)定性。其次,在清種過程中,需要使用往復毛刷和旋轉毛刷。往復毛刷清種過程中會導致沖入型孔中的種子被刷出,產生漏播的情況;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摩擦復充種型孔帶式水稻育秧排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架(1)、后支撐輥(3)、型孔帶(4)、種箱(5)、上支撐輥(6)、驅動輥(8)、驅動電機(10)和震動器(11);所述后支撐輥(3)位于安裝架(1)的后方下部;所述種箱(5)位于安裝架(1)的上方;上支撐輥(6)位于安裝架(1)的上方,種箱(5)的前方;驅動輥(8)位于安裝架(1)的前方下部;所述驅動電機(10)安裝于安裝架(1)上,位于驅動輥(8)的后方;震動器(11)安裝于安裝架(1)上,位于后支撐輥(3)前部的上方;所述型孔帶(4)繞后支撐輥(3)、上支撐輥(6)和驅動輥(8),呈立式三角形活動安裝于安裝架(1)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摩擦復充種型孔帶式水稻育秧排種器,其特征在于:包
括安裝架(1)、后支撐輥(3)、型孔帶(4)、種箱(5)、上支撐輥(6)、
驅動輥(8)、驅動電機(10)和震動器(11);
所述后支撐輥(3)位于安裝架(1)的后方下部;所述種箱(5)
位于安裝架(1)的上方;上支撐輥(6)位于安裝架(1)的上方,
種箱(5)的前方;驅動輥(8)位于安裝架(1)的前方下部;所述
驅動電機(10)安裝于安裝架(1)上,位于驅動輥(8)的后方;震
動器(11)安裝于安裝架(1)上,位于后支撐輥(3)前部的上方;
所述型孔帶(4)繞后支撐輥(3)、上支撐輥(6)和驅動輥(8),
呈立式三角形活動安裝于安裝架(1)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復充種型孔帶式水稻育秧排種器,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后支撐輥安裝座(2)、上支撐輥安裝座(7)和
驅動輥安裝座(9)。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復充種型孔帶式水稻育秧排種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撐輥(3)通過后支撐輥安裝座(2)安裝于安
裝架(1)上;驅動輥(8)通過驅動輥安裝座(9)安裝于安裝架(1)
上;上支撐輥(6)通過上支撐輥安裝座(7)安裝到安裝架(1)上。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復充種型孔帶式水稻育秧排種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1)包括固定撐桿(12)和安裝側板(14),
安裝側板(14)固定安裝到固定撐桿(12)的兩端,形成框架型的安
裝架(1)。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擦復充種型孔帶式水稻育秧排種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側板(14)為直角梯形結構,前部的側面設有
若干驅動輥安裝孔(13);安裝側板(14)中部的上方設有上支撐輥
安裝孔(15);安裝側板(14)后部的上方設有種箱固定安裝孔(16);
安裝側板(14)后部的側面設有后支撐輥安裝孔(17)。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復充種型孔帶式水稻育秧排種器,
\t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撐輥安裝座(2)通過后支撐輥安裝孔(17)
安裝于安裝架(1)上;驅動輥安裝座(9)通過驅動輥安裝孔(13)
安裝于安裝架(1)上;上支撐輥安裝座(7)通過上支撐輥安裝孔(15)
安裝到安裝架(1)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復充種型孔帶式水稻育秧排種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孔帶(4)的外表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半通的型
孔(27);型孔帶(4)的內表面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繼承,王徐建,董向前,王亞麗,劉彩玲,張超,王蒙蒙,黎艷妮,馬拓,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農業(yè)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