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鋼筋彎曲設備,具體公開了一種三維彎曲機構,設置于平面彎曲設備的平面彎曲機構的一側,三維彎曲機構包括機架,滑動設置于機架上的彎曲支撐,彎曲支撐上設有相對其可伸縮以及旋轉的彎曲裝置,彎曲裝置彎曲鋼筋形成有第一彎曲平面,平面彎曲機構彎曲鋼筋形成有第二彎曲平面,第一彎曲平面與第二彎曲平面成角度設置。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彎曲裝置且將彎曲裝置彎曲鋼筋所形成的第一彎曲平面與平面彎曲機構彎曲鋼筋所形成的第二彎曲平面成角度設置,能夠實現對鋼筋的三維彎曲,且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上述機構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只需在平面彎曲設備中增設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上述機構,即可實現鋼筋的三維彎曲,自動生產出建筑工程上需要的三維箍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鋼筋彎曲設備,尤其涉及一種三維彎曲機構。
技術介紹
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同時,箍筋自動加工設備——鋼筋自動彎箍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鋼筋自動彎箍機通常包括牽引機構、矯直機構、彎曲機構和剪切機構,通過上述各機構來實現對鋼筋的彎曲。但隨現有的鋼筋自動彎曲機只能把鋼筋在同一平面彎曲成各種形狀的箍筋,不能把鋼筋彎曲成立體形狀,而隨著建筑用鋼筋結構的高速發展,需要三維立體形狀的鋼筋支架越來越多,上述的鋼筋自動彎曲機已經不能滿足建筑用鋼筋的需求。因此,急需一種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且能實現三維彎曲建筑用鋼筋的專用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的三維彎曲機構,以解決現有的無法對鋼筋進行三維彎曲的問題。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三維彎曲機構,設置于平面彎曲設備的平面彎曲機構的一側,所述三維彎曲機構包括機架,滑動設置于機架上的彎曲支撐,所述彎曲支撐上設有相對其可伸縮以及旋轉的彎曲裝置,所述彎曲裝置彎曲鋼筋形成有第一彎曲平面,平面彎曲機構彎曲鋼筋形成有第二彎曲平面,所述第一彎曲平面與第二彎曲平面成角度設置。作為優選,所述彎曲裝置包括可伸縮以及旋轉的穿設在彎曲支撐上的彎曲主軸,固接在彎曲主軸一端的連接板,固設在連接板的彎曲心軸,以及設置在連接板上且與彎曲心軸偏心設置的彎曲軸。作為優選,所述彎曲軸繞其軸心轉動的設置在連接板上。作為優選,所述彎曲心軸與彎曲主軸同心設置。作為優選,所述機架呈U型結構設置,其上水平設有導柱,彎曲支撐未設置彎曲裝置的一端套設在導柱上,并沿所述導柱滑動。作為優選,所述機架沿導柱長度方向上設有氣缸,所述氣缸的輸出端連接于彎曲支撐未設置彎曲裝置的一端。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彎曲平面與第二彎曲平面成90°角設置。作為優選,所述平面彎曲機構包括平面彎曲支撐,可伸縮以及旋轉的穿設在平面彎曲支撐上的平面彎曲主軸,固接在平面彎曲主軸一端的第二連接板,固設在第二連接板上的平面彎曲心軸,以及設置在第二連接板上且與平面彎曲心軸偏心設置的平面彎曲軸。作為優選,所述平面彎曲設備還包括牽引機構、矯直機構以及剪切機構,所述平面彎曲機構位于剪切機構的一側,鋼筋依次經過牽引機構、矯直機構以及剪切機構,并輸送至平面彎曲機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三維彎曲機構通過設置彎曲裝置且將彎曲裝置彎曲鋼筋所形成的第一彎曲平面與平面彎曲機構彎曲鋼筋所形成的第二彎曲平面成角度設置,能夠實現對鋼筋的三維彎曲,且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機構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只需在平面彎曲設備中增設本專利技術,即以實現鋼筋的三維彎曲,自動生產出建筑工程上需要的三維箍筋。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三維彎曲機構的主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三維彎曲機構的側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三維彎曲機構的俯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三維彎曲機構與平面彎曲設備配合使用過程中平面彎曲機構彎曲鋼筋時的狀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三維彎曲機構與平面彎曲設備配合使用過程中三維彎曲機構開始彎曲鋼筋前的狀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三維彎曲機構與平面彎曲設備配合使用過程中三維彎曲機構進行彎曲鋼筋時的俯視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三維彎曲機構與平面彎曲設備配合使用過程中三維彎曲機構彎曲鋼筋完成時的狀態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進行三維彎曲后完成切斷的成品立體鋼筋示意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中平面彎曲設備的平面彎曲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三維彎曲機構;2、平面彎曲機構;3、牽引機構;4、矯直機構;5、剪切機構;6、鋼筋;11、機架;12、彎曲支撐;13、彎曲裝置;14、導柱;15、氣缸;21、平面彎曲支撐;22、平面彎曲主軸;23、第二連接板;24、平面彎曲心軸;25、平面彎曲軸;121、支撐板;122、滑座;123、支撐座;124、軸承;131、彎曲主軸;132、連接板;133、彎曲心軸;134、彎曲軸。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三維彎曲機構,以便實現鋼筋的三維彎曲,自動生產出建筑工程上需要的三維箍筋,具體的,如圖1-3所示,該三維彎曲機構1包括機架11、彎曲支撐12、彎曲裝置13、導柱14以及氣缸15,其中:機架11呈U型結構設置,用于承載上述的彎曲支撐12、彎曲裝置13、導柱14以及氣缸15。彎曲支撐12滑動設置在機架11上,該彎曲支撐12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支撐板121,在兩個支撐板121的下端設有滑座122,該滑座122滑動設置在機架11上,兩個支撐板121的上端設有一圓筒狀結構的支撐座123,該支撐座123中間位置設有軸孔,在軸孔的上下兩端設有軸承124。彎曲裝置13可伸縮以及旋轉的穿設在彎曲支撐12的支撐座123的軸孔內,具體其可通過驅動機構(圖中未示出)來實現伸縮以及旋轉功能,本實施例中,上述驅動機構可以通過氣缸以及電機來實現彎曲裝置13的伸縮以及旋轉,也可以通過其他現有的結構方式來實現,在此不再對驅動機構的結構加以贅述。上述彎曲裝置13包括可伸縮以及旋轉的穿設在支撐座123的軸孔內的彎曲主軸131,該彎曲主軸131連接于上述驅動機構;在彎曲主軸13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板132,在連接板132遠離彎曲主軸131的一面上固設有彎曲心軸133以及彎曲軸134,彎曲軸134與彎曲心軸133偏心設置,兩者之間的間隔用于鋼筋6的穿過,在彎曲裝置13進行彎曲鋼筋6時,通過驅動機構帶動彎曲主軸131下降至鋼筋6的位置處,隨后驅動彎曲主軸131旋轉,彎曲主軸131則帶動連接板132以及其上的彎曲心軸133以及彎曲軸134旋轉,通過彎曲心軸133以及彎曲軸134的旋轉將鋼筋6彎曲。優選的,上述彎曲軸134繞其軸心轉動的設置在連接板132上,當對鋼筋6彎曲時,由于彎曲軸134能夠繞其軸心自轉,能夠防止出現鋼筋6彎曲時卡死受阻的情況發生。更為優選的,本實施例將彎曲心軸133與彎曲主軸131同心設置,這樣相對于非同心設置的情況,同心設置能夠使得彎曲主軸131與彎曲心軸133之間的力臂最小,進而彎曲心軸133獲得的旋轉力會更大,有助于更好的實現鋼筋6的彎曲。本實施例中,導柱14設置為兩個,其水平且對稱的設置在機架11的U型結構內部,彎曲支撐12未設置彎曲裝置13的一端套設在導柱14上,并沿導柱14滑動。優選的,機架11沿導柱14長度方向上設有氣缸15,該氣缸15的輸出端連接于彎曲支撐12未設置彎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維彎曲機構,設置于平面彎曲設備的平面彎曲機構(2)的一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維彎曲機構(1)包括機架(11),滑動設置于機架(11)上的彎曲支撐(12),所述彎曲支撐(12)上設有相對其可伸縮以及旋轉的彎曲裝置(13),所述彎曲裝置(13)彎曲鋼筋形成有第一彎曲平面,平面彎曲機構(2)彎曲鋼筋形成有第二彎曲平面,所述第一彎曲平面與第二彎曲平面成角度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三維彎曲機構,設置于平面彎曲設備的平面彎曲機構(2)的一側,
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維彎曲機構(1)包括機架(11),滑動設置于機架(11)
上的彎曲支撐(12),所述彎曲支撐(12)上設有相對其可伸縮以及旋轉的彎曲
裝置(13),所述彎曲裝置(13)彎曲鋼筋形成有第一彎曲平面,平面彎曲機構
(2)彎曲鋼筋形成有第二彎曲平面,所述第一彎曲平面與第二彎曲平面成角度
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維彎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曲裝置(13)
包括可伸縮以及旋轉的穿設在彎曲支撐(12)上的彎曲主軸(131),固接在彎
曲主軸(131)一端的連接板(132),固設在連接板(132)上的彎曲心軸(133),
以及設置在連接板(132)上且與彎曲心軸(133)偏心設置的彎曲軸(13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維彎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曲軸(134)
繞其軸心轉動的設置在連接板(132)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維彎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曲心軸(133)
與彎曲主軸(131)同心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三維彎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1)
呈U型結構設置,其上水平設有導柱(1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振東,
申請(專利權)人:建科機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