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防內袋折皺的新型編織袋切套縫一體機,包括制外袋機、拉內膜機、制內膜機以及連接在制外袋機與制內膜機之間的輸送機,制外袋機與制內膜機設于輸送機的同側,拉內膜機對應設在制內膜機的輸出端,在制內膜機上且沿內膜袋輸出方向至輸入方向依次設置過橋輸送機構、定長輸送機構、燙封位置調節機構以及燙刀機構,在制內膜機的輸出端還設置擋邊機構;本發明專利技術徹底解決了內袋底部折皺的問題,套進外袋里面后與外袋的邊線平齊、服貼,再也不用擔心物料灌不到底,內袋撐破的情況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編織袋套縫一體機,尤其涉及防內袋折皺的新型編織袋切套縫一體機。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專利號:ZL201520397685.8的“一種用于雙層袋套袋機的防低折角裝置”該專利公開的技術經實際使用一段時間后發現,雖然這種結構解決了一部分內袋打三角折現象,但沒有完全清除這種不良缺陷,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特別是在內袋比較薄的情況下,由于內袋底部折皺,與外袋不平整、不服貼,造成在物料灌裝進去后會發生:1、物料裝不到底,2、內袋折皺處會因物料的沖擊力而破損。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防內袋折皺的新型編織袋切套縫一體機,該方法徹底解決了內袋底部折皺的問題,套進外袋里面后與外袋的邊線平齊、服貼。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防內袋折皺的新型編織袋切套縫一體機,包括制外袋機、拉內膜機、制內膜機以及連接在所述制外袋機與所述制內膜機之間的輸送機,所述制外袋機與所述制內膜機設于所述輸送機的同側,所述拉內膜機對應設在所述制內膜機的輸出端,在所述制內膜機上且沿內膜袋輸出方向至輸入方向依次設置過橋輸送機構、定長輸送機構、燙封位置調節機構以及燙封機構,在所述制內膜機的輸出端還設置一擋邊機構。優選的,在所述定長輸送機構前端還設有切斷機構。優選的,所述制內膜機輸出端與所述拉內膜機之間還設置開袋裝置。防內袋折皺的新型編織袋切套縫一體機的防折皺方法,首先通過制外袋機制備好外袋并通過輸送機輸送至制內膜機位置,同時制內膜機通過燙封機構、燙封位置調節機構、定長輸送機構、過橋輸送機構以及切斷機構制備好內膜袋,并將內膜袋輸出,同時通過調節燙封位置調節機構將內膜袋燙封位置放在后面,拉內膜機通過氣動夾機械手夾住內膜袋口部,將內膜袋拉進外袋口部,這樣內膜袋擋邊機構擋邊僅擋內膜袋口部,待內膜袋快拉到設定位置時,內膜袋的擋邊機構便縮回,這樣便不影響內膜袋底部折角,使的內袋非常服貼地套在外袋里面。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結構徹底解決了內袋底部折皺的問題,套進外袋里面后與外袋的邊線平齊、服貼,再也不用擔心物料灌不到底,內袋撐破的情況了。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現有技術的俯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改進后的俯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外袋套入內膜袋的狀態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制內膜機的主視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制內膜機的俯視示意圖。其中:1-制外袋機,2-制內膜機,21-成卷內膜袋,22-驅動輥子,23-燙封機構,24-燙封位置調節機構,25-定長輸送機構,26-切斷機構,27-過橋輸送機構,3-拉內膜機,4-輸送機,5-開袋裝置,6-氣動夾機械手,7-擋邊機構,8-燙封位置,9-外袋,10-內膜袋。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更好的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描述。參照附圖1所示的現有技術,原制內膜機制成內膜袋后將內膜袋切斷,并輸送至內膜袋過橋輸送臺,內膜袋的燙封位置在前部,拉內膜機夾住內膜袋底部,將內膜袋拉進外袋底部,這樣存在內膜袋底部折角問題。參照附圖2-5所示的一種防內袋折皺的新型編織袋切套縫一體機,包括制外袋機1、拉內膜機3、制內膜機2以及連接在所述制外袋機1與所述制內膜機2之間的輸送機4,所述制外袋機1與所述制內膜機2設于所述輸送機4的同側,所述拉內膜機3對應設在所述制內膜機2的輸出端,在所述制內膜機2上且沿內膜袋輸出方向向輸入方向依次設置過橋輸送機構27、定長輸送機構25、燙封位置調節機構24以及燙封機構23,在所述定長輸送機構25前端還設有切斷機構26,在制內膜機2輸入端放入成卷內膜袋,在成卷內膜袋與燙封機構23之間設置驅動輥子22,用來有序向前輸送成卷內膜袋21,在所述制內膜機2的輸出端還設置一組氣動夾機械手6,在該組所述氣動夾機械手6兩外側均設置擋邊機構7,擋邊機構7,是擋內膜袋10的外邊,可以帶動2根滾棍升降,升上則擋內膜袋10外邊,縮回則不擋。這樣將制內膜機2和拉內膜機3的位置進行改變后,其優點是:現有技術只能將內膜袋10尾部拉進外袋9尾部,而位置改變后,氣動夾內膜機械手就可以將內膜袋10口部拉到外袋9口部,因為袋的口部對內膜袋10的平整度要求不是很高,當內膜袋10被氣動夾機械手6拉到外袋9口部松開時,內膜袋10就會很自然地平鋪在外袋9的口部,就不存在因為內膜袋10折皺而撐破了,其作用是交換位置后可以實現拉口不拉底,拉底部不可避免底部會打折角,拉口僅僅口部打折角,底部是平整的。優選的,所述制內膜機2輸出端與所述拉內膜機3之間還設置開袋裝置5,開袋裝置5用于將外袋通過真空泵負壓打開一定空間,便于將內膜袋套入外袋內。將原來的制內膜機2及輸送機4移放至制外袋機1的同一方向側面,將原拉內膜機3移至制內膜機2的對面,這種結構對于生產紙塑復合袋來說,不需要改變其它結構,因為它本身就是一條一條的片袋,不需要制外袋機1工位,而對于普通編織袋或復合編織袋來說,因為它是成卷的放在機器上,通過制外袋機1來把編織布切成一條一條的片袋,由于制外袋機1比較寬,與制內膜機2并排放在同一方向,位置不夠,所以,原設備中的操手,軸就要改變尺寸適當加長以適應結構改變后的需要,開機后,制內膜機2制好內膜袋后,袋的口部先輸出,此時拉內膜機3中的氣動夾機械手6先抓住內袋的口部,按原來的方式將內袋拉進外袋里面,并且使內袋的底部與外袋底部平齊。防內袋折皺的新型編織袋切套縫一體機的防折皺方法,首先通過制外袋機1制備好外袋9并通過輸送機4輸送至制內膜機2位置,同時制內膜機2通過燙封機構23、燙封位置調節機構24、定長輸送機構25、過橋輸送機構27以及切斷機構26制備好內膜袋10,并將內膜袋10輸出,同時通過調節燙封位置調節機構24將內膜袋10燙封位置8放在后面,燙封位置調節機構24的作用是:每次定長輸送機構25可以在程序設定下送定長的內膜袋10,送完后內膜袋10到達過橋輸送機構27的臺面,燙封位置8是由切斷機構26與燙封機構23之間的內膜袋10長度決定的,如果將燙封位置調節機構24上移,則切斷機構26與燙封機構23之間的內膜袋10長度便增長,對應內膜袋10燙封位置8則后移,反之則前移;拉內膜機3通過氣動夾機械手6夾住內膜袋10口部,將內膜袋10拉進外袋9口部,這樣內膜袋10擋邊機構7擋邊僅擋內膜袋10口部,待內膜袋10快拉到設定位置時,內膜袋10的擋邊機構7便縮回,這樣便不影響內膜袋10底部折角,使的內膜袋10非常服貼地套在外袋里面,套好的雙層袋通過縫紉裝置進行縫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防內袋折皺的新型編織袋切套縫一體機,包括制外袋機、拉內膜機、制內膜機以及連接在所述制外袋機與所述制內膜機之間的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外袋機與所述制內膜機設于所述輸送機的同側,所述拉內膜機對應設在所述制內膜機的輸出端,在所述制內膜機上且沿內膜袋輸出方向至輸入方向依次設置過橋輸送機構、定長輸送機構、燙封位置調節機構以及燙封機構,在所述制內膜機的輸出端設置擋邊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防內袋折皺的新型編織袋切套縫一體機,包括制外袋機、拉內膜機、制內膜機以及連
接在所述制外袋機與所述制內膜機之間的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外袋機與所述制內
膜機設于所述輸送機的同側,所述拉內膜機對應設在所述制內膜機的輸出端,在所述制內
膜機上且沿內膜袋輸出方向至輸入方向依次設置過橋輸送機構、定長輸送機構、燙封位置
調節機構以及燙封機構,在所述制內膜機的輸出端設置擋邊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內袋折皺的新型編織袋切套縫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定長輸送機構前端還設有切斷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內袋折皺的新型編織袋切套縫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
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衛國,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萬樂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