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釜,包括反應釜筒體,反應釜筒體頂部分別設有進料口、進氣口、出氣口及攪拌口,反應釜筒體內設有熱交換盤管和攪拌器,熱交換盤管水平設置在反應釜筒體下部,攪拌器支架下端設置在反應釜筒體底部中間位置,攪拌器支架上端固定在攪拌口上,攪拌器安裝在攪拌器支架上,攪拌器位于熱交換盤管的上方;反應釜筒體內設有提純罐;反應釜筒體底部設有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分別與帶式過濾機或其他過濾設備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裝置,結構緊湊合理,余熱利用效率高,縮短生產工藝流程,降低了設備的投資和人力投入,減少了能耗和最終產品生產環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鋰礦石處理
,涉及一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爸。
技術介紹
鋰礦石及其鋰鹽產品已經由傳統的應用領域玻璃陶瓷、電解鋁等擴展到鋰離子電池、鋁鋰合金、醫藥、等高新
,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促使鋰電池被廣泛地應用。而目前提鋰主要依賴于鹽湖和鋰輝石,鹽湖中含有多種礦物鹽,是礦物鹽的一個重要來源,但是鹽湖中的礦物鹽含量普遍較低,大規模開采利用難度較大。礦石提取方法相對簡單,但由于資源稀缺,國內均靠進口才能生產碳酸鋰,從而提高生產成本,因此用于鋰云母提取鋰及其銣銫副產品是一種資源利用的突破,是一個重要的化學方法,從鋰礦物中提鋰的方法主要有硫酸鹽法、氯化焙燒法、石灰石法、硫酸法以及脫氟-壓煮法等,這些方法都是將鋰礦配料物進行焙燒,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處理煅燒渣進一步制取鋰鹽,生產工藝存在著生產成本高、能耗大、熱能利用率低、鋰提取率低和廢渣量大等缺點。目前,高溫焙燒法處理鋰礦石的能源利用效率相比來說較低,節能的任務很艱巨,但同樣潛力相當巨大。隨著化石燃料的同益枯竭和環境問題的同漸嚴峻,輥道窯中低溫余熱的回收利用將成為生產過程中研究的重要課題。而回收和利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種低溫余熱,既有利于解決生產能耗高的問題,又可以有效減少環境污染現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釜,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高溫焙燒法處理鋰礦石的熱能利用率低,能源浪費嚴重,生產成本高的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釜筒體,反應釜筒體頂部分別設有進料口、進氣口、出氣口及攪拌口,攪拌口位于反應釜筒體頂部中間位置,反應釜筒體內設有熱交換盤管和攪拌器,熱交換盤管水平設置在反應釜筒體下部,攪拌器支架下端設置在反應釜筒體底部中間位置,攪拌器支架上端固定在攪拌口上,攪拌器安裝在攪拌器支架上,攪拌器位于熱交換盤管的上方;反應釜筒體內設有提純罐;反應釜筒體底部設有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分別與帶式過濾機或其他過濾設備相連通。—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釜,其特征還在于,進一步的,反應釜筒體底部為平底。進一步的,反應釜筒體底部的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與帶式過濾機或其他過濾設備之間均設有排液閥。進一步的,排液閥為氣動式排液閥。進一步的,熱交換盤管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組成,熱交換盤管之間相互連通;攪拌器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組成,攪拌器、熱交換盤管交替設置。進一步的,反應釜筒體設有添加除雜劑或沉鋰碳化劑的添加器。進一步的,應釜筒體底部設有真空栗接口,真空栗接口與真空栗相連。進一步的,所述反應釜筒體獨立設有液位指示器、壓力表、溫度傳感器及觀察窗中的至少一個。進一步的,提純罐內設有搪瓷攪拌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提供一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釜,是多功能一體化的工業裝置,結構緊湊合理,應用范圍廣、余熱利用效率高,可在同一個裝置內可同時實現蒸發濃縮、除雜或碳化沉鋰及固液分離等。與現有的搪瓷反應釜的工藝及裝置相比,可以將鋰鹽(碳酸鋰)的生產周期縮短,降低設備投資量,減少人力投入,同時打破了現有除雜、導熱油加熱、固液分離及純化分離的生產工藝,減少了能耗和最終產品生產環節。同時,可實現不同除雜工藝或產品的定制化生產,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不意圖。圖中,1.反應釜筒體,2.進料口,3.進氣口,4.出氣口,5.攪拌口,6.攪拌器,7.熱交換盤管,8.第一出料口,9.攪拌器支架。10.第二出料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一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釜,包括反應釜筒體I,反應釜筒體I頂部分別設有進料口 2、進氣口 3、出氣口 4及攪拌口 5,攪拌口 5位于反應釜筒體I頂部中間位置,反應釜筒體I內設有熱交換盤管7和攪拌器6,熱交換盤管7水平設置在反應釜筒體I下部,攪拌器支架9下端設置在反應釜筒體I底部中間位置,攪拌器支架9上端固定在攪拌口 5上,攪拌器6安裝在攪拌器支架9上,攪拌器6位于熱交換盤管7的上方;反應釜筒體I內設有提純罐;進氣口 3用于余熱氣進入,反應釜筒體I底部設有第一出料口 8及第二出料口 10,第一出料口 8及第二出料口 10分別與帶式過濾機或其他過濾設備相連通。反應釜筒體I底部為平底,可放于地面。反應釜筒體I底部的第一出料口8及第二出料口 10與帶式過濾機或其他過濾設備之間均設有排液閥。排液閥為氣動式排液閥,有利于實現自動化控制。熱交換盤管7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組成,熱交換盤管7之間相互連通;攪拌器6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組成,攪拌器6、熱交換盤管7交替設置。反應釜筒體I設有添加除雜劑或沉鋰碳化劑的添加器。反應釜筒體I底部設有真空栗接口,真空栗接口與真空栗相連,可用于高壓反應,適用性更廣。反應釜筒體I獨立設有液位指示器、壓力表、溫度傳感器及觀察窗中的至少一個。通過觀察窗的設置,可以方便地觀察罐內的情況,利于操作;液位觀察儀的設置,可以方便地觀測罐內液面高度,控制生產進程;溫度傳感器的設置,有助于精確控制罐內的溫度,實現自動化生產。提純罐內設有搪瓷攪拌器,增加應用范圍。反應釜筒體I內的結晶或絡合物會自然下沉到反應釜底部,初步實現了固液分離;在同一個裝置內可同時實現蒸發濃縮、除雜或碳化沉鋰及固液分離等。與現有的搪瓷反應釜的工藝及裝置相比,可以將鋰鹽(碳酸鋰)的生產周期縮短,降低設備投資量,減少人力投入,同時打破了現有除雜、導熱油加熱、固液分離及純化分離的生產工藝,減少了能耗和最終產品生產環節。同時,可實現不同除雜工藝或產品的定制化生產,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使用本技術的裝置在制備鋰鹽生產過程中,蒸發濃縮的水冷凝后可直接用于浸出工序,在鋰云母利用領域實現工業化連續制備高純碳酸鋰創造了條件。【主權項】1.一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釜筒體(I),反應釜筒體(I)頂部分別設有進料口(2)、進氣口(3)、出氣口(4)及攪拌口(5),攪拌口(5)位于反應釜筒體(I)頂部中間位置,反應釜筒體(I)內設有熱交換盤管(7)和攪拌器(6),熱交換盤管(7)水平設置在反應釜筒體(I)下部,攪拌器支架(9)下端設置在反應釜筒體(I)底部中間位置,攪拌器支架(9)上端固定在攪拌口(5)上,攪拌器(6)安裝在攪拌器支架(9)上,攪拌器(6)位于熱交換盤管(7)的上方;反應釜筒體(I)內設有提純罐;反應釜筒體(I)底部設有第一出料口(8)及第二出料口(10),第一出料口(8)及第二出料口(10)分別與帶式過濾機或其他過濾設備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筒體(I)底部為平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筒體(I)底部的第一出料口(8)及第二出料口(10)與帶式過濾機或其他過濾設備之間均設有排液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閥為氣動式排液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鋰云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處理鋰云母過程中煙氣余熱利用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釜筒體(1),反應釜筒體(1)頂部分別設有進料口(2)、進氣口(3)、出氣口(4)及攪拌口(5),攪拌口(5)位于反應釜筒體(1)頂部中間位置,反應釜筒體(1)內設有熱交換盤管(7)和攪拌器(6),熱交換盤管(7)水平設置在反應釜筒體(1)下部,攪拌器支架(9)下端設置在反應釜筒體(1)底部中間位置,攪拌器支架(9)上端固定在攪拌口(5)上,攪拌器(6)安裝在攪拌器支架(9)上,攪拌器(6)位于熱交換盤管(7)的上方;反應釜筒體(1)內設有提純罐;反應釜筒體(1)底部設有第一出料口(8)及第二出料口(10),第一出料口(8)及第二出料口(10)分別與帶式過濾機或其他過濾設備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金練,王迎春,劉華峰,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旭鋰礦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