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體、承重架、承重叉、小型汽油機、液壓泵及液壓缸,所述的車體由左框架、右框架、安裝板及車輪構成,在所述左框架及右框架的底部兩端上均安裝有車輪,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的后半部分上固裝有安裝板,在該安裝板的前端左右兩側均對稱安裝有液壓缸,各液壓缸的缸桿與所述承重架的兩端中部驅動連接,所述承重架的下部兩端轉動安裝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所述的液壓缸通過與小型汽油機連接的液壓泵驅動,所述的承重叉固裝于稱重架的底部左右兩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省人省力、提高作業效率、使用靈活、成本低、減少控制柜磕碰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地鐵內的運輸裝置,特別是一種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地鐵環控設備用控制柜的運輸一般采用人力及小推車進行運輸作業。但是經過長期的實踐表明其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首先:環控設備控制柜一般較重,人力運輸需耗費大量的人力,人員數量多,人力成本高;而且在運輸過程中通常會出現控制柜不同程度的損壞,嚴重影響了后期的竣工驗收及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科學合理,省人省力、提高作業效率、使用靈活、成本低、減少控制柜磕碰的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種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體、承重架、承重叉、小型汽油機、液壓栗及液壓缸,所述的車體由左框架、右框架、安裝板及車輪構成,在所述左框架及右框架的底部兩端上均安裝有車輪,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的后半部分上固裝有安裝板,在該安裝板的前端左右兩側均對稱安裝有液壓缸,各液壓缸的缸桿與所述承重架的兩端中部驅動連接,所述承重架的下部兩端轉動安裝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所述的液壓缸通過與小型汽油機連接的液壓栗驅動,所述的承重叉固裝于稱重架的底部左右兩端。而且,還包括吸盤,在所述承重架的兩側均間隔設置有吸盤。而且,所述的吸盤由吸盤本體及筒式減振器構成,所述減震器的一端固裝在承重架上,減震器的另一端與吸盤本體的底部固裝。本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1.本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通過采用液壓栗及液壓缸所組成的液壓系統驅動承重架翻轉,進而實現插裝及運輸地鐵環控控制柜的目的,大大縮短了運輸時間,且運行安全可靠,改變傳統的人力作業方式,減少了人力的投入,加快了施工的速度,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在運輸地鐵環控控制柜時,啟動小型汽油機,汽油機帶動液壓栗工作,操作液壓栗,使液壓缸將承重架立起與要運輸的地鐵環控控制柜平行,然后移動車體將承重叉插入地鐵環控控制柜底部,同時使吸盤與地鐵環控控制柜的柜面充分接觸,隨后再操作液壓栗,使液壓缸帶動承重架恢復到原來的位置,移動車體完成設備運輸;在將環控控制柜移動到需要安裝位置時,啟動小型汽油機,汽油機帶動液壓栗工作,操作液壓栗使液壓缸將承重架再次立起,將吸盤與環控控制柜分離,移動車體將承重叉從環控控制柜底部抽出,再次操作液壓栗使液壓缸帶動承重架恢復至原來狀態,完成運輸作業。2.本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通過在吸盤與承重架之間設置筒式減振器,該設計不但可以將地鐵環控控制柜牢牢固定在承重架上,同時由于采用了筒式減震器,增加了對地鐵環控控制柜的保護,避免在運輸的過程中發生磕碰。3.本技術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省人省力、提高作業效率、使用靈活、成本低、減少控制柜磕碰的優點,是一種具有較高創新性的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左框架、2-安裝板、3-吸盤、4-承重架、5-減振器、6_承重叉、7_右框架、8_液壓缸、9-液壓栗、I O-小型汽油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種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其創新之處在于:包括車體、承重架4、承重叉6、小型汽油機10、液壓栗9及液壓缸8,所述的車體由左框架1、右框架7、安裝板2及車輪構成,在所述左框架及右框架的底部兩端上均安裝有車輪,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的后半部分上固裝有安裝板2,在該安裝板的前端左右兩側均對稱安裝有液壓缸,各液壓缸的缸桿與所述承重架的兩端中部驅動連接,所述承重架的下部兩端轉動安裝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所述的液壓缸通過與小型汽油機連接的液壓栗驅動,所述的承重叉固裝于稱重架的底部左右兩端。還包括吸盤3,在所述承重架的兩側均間隔設置有吸盤。所述的吸盤由吸盤本體及筒式減振器5構成,所述減震器的一端固裝在承重架上,減震器的另一端與吸盤本體的底部固裝。通過采用液壓栗及液壓缸所組成的液壓系統驅動承重架翻轉,進而實現插裝及運輸地鐵環控控制柜的目的,大大縮短了運輸時間,且運行安全可靠,改變傳統的人力作業方式,減少了人力的投入,加快了施工的速度,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在運輸地鐵環控控制柜時,啟動小型汽油機,汽油機帶動液壓栗工作,操作液壓栗,使液壓缸將承重架立起與要運輸的地鐵環控控制柜平行,然后移動車體將承重叉插入地鐵環控控制柜底部,同時使吸盤與地鐵環控控制柜的柜面充分接觸,隨后再操作液壓栗,使液壓缸帶動承重架恢復到原來的位置,移動車體完成設備運輸;在將環控控制柜移動到需要安裝位置時,啟動小型汽油機,汽油機帶動液壓栗工作,操作液壓栗使液壓缸將承重架再次立起,將吸盤與環控控制柜分離,移動車體將承重叉從環控控制柜底部抽出,再次操作液壓栗使液壓缸帶動承重架恢復至原來狀態,完成運輸作業。盡管為說明目的公開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和附圖,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及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各種替換、變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術的范圍不局限于實施例和附圖所公開的內容。【主權項】1.一種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體、承重架、承重叉、小型汽油機、液壓栗及液壓缸,所述的車體由左框架、右框架、安裝板及車輪構成,在所述左框架及右框架的底部兩端上均安裝有車輪,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的后半部分上固裝有安裝板,在該安裝板的前端左右兩側均對稱安裝有液壓缸,各液壓缸的缸桿與所述承重架的兩端中部驅動連接,所述承重架的下部兩端轉動安裝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所述的液壓缸通過與小型汽油機連接的液壓栗驅動,所述的承重叉固裝于稱重架的底部左右兩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吸盤,在所述承重架的兩側均間隔設置有吸盤。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盤由吸盤本體及筒式減振器構成,所述減震器的一端固裝在承重架上,減震器的另一端與吸盤本體的底部固裝。【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體、承重架、承重叉、小型汽油機、液壓泵及液壓缸,所述的車體由左框架、右框架、安裝板及車輪構成,在所述左框架及右框架的底部兩端上均安裝有車輪,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的后半部分上固裝有安裝板,在該安裝板的前端左右兩側均對稱安裝有液壓缸,各液壓缸的缸桿與所述承重架的兩端中部驅動連接,所述承重架的下部兩端轉動安裝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所述的液壓缸通過與小型汽油機連接的液壓泵驅動,所述的承重叉固裝于稱重架的底部左右兩端。本技術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省人省力、提高作業效率、使用靈活、成本低、減少控制柜磕碰的優點。【IPC分類】B62B3/04, B62B3/02【公開號】CN205365677【申請號】CN201521142552【專利技術人】蘭旭, 薄亮 【申請人】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電氣化工程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5年12月30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鐵環控控制柜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體、承重架、承重叉、小型汽油機、液壓泵及液壓缸,所述的車體由左框架、右框架、安裝板及車輪構成,在所述左框架及右框架的底部兩端上均安裝有車輪,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的后半部分上固裝有安裝板,在該安裝板的前端左右兩側均對稱安裝有液壓缸,各液壓缸的缸桿與所述承重架的兩端中部驅動連接,所述承重架的下部兩端轉動安裝在左框架與右框架之間,所述的液壓缸通過與小型汽油機連接的液壓泵驅動,所述的承重叉固裝于稱重架的底部左右兩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蘭旭,薄亮,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電氣化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