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了一種注射器針頭,其刺穿阻力得到降低,即使在反復刺穿的情況下其阻力也不會增加,并且對消毒方法沒有限制。(*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表面涂有聚有機硅氧烷的注射器針頭。人們已經實踐過用硅氧烷化合物處理金屬表面以降低表面阻力。在特公昭46-3627中,公開了一種金屬切割刀片,所述刀片在其表面具有粘性層,該粘性層具有含氨基的硅氧烷單元及有機硅氧烷單元。當將該粘性涂層施用于注射器時,在反復注射的情況下會發生粘性涂層物質分離的問題。在用針頭穿透小瓶的橡皮塞以將藥液引入注射器針管中,并在藥液流入注射器針管后將其注入人體,此時就要進行反復注射。另外由于γ射線阻抗必定會增加該專利技術中的刺穿阻力,因此必須找出一種不同于γ射線照射的有效的消毒方法。同時,在特公昭61-35870中所介紹的是具有較好刺穿性能的注射針頭,通過將其與末端具有硅烷醇基團的聚二有機環氧烷進行反應,并在室溫下或加熱至100~150℃將其硬化。由于將施用于注射器針頭的涂布劑與含環氧基的硅烷進行混和,并因此獲得了良好的硬化性能,剌穿阻力并未顯著降低并且給病人帶來的疼痛也不能減少。另外,按照特開平7-178159,介紹了這樣一種注射器針頭,用包含含氨基的特異的聚有機硅氧烷及特異聚有機硅氧烷的涂布劑對其進行涂布,并用包括γ射線照射的硬化方法等處理方法進行表面處理。雖然在該專利技術中通過處理涂布劑降低了注射器針頭的刺穿阻力,刺穿阻力低到了不必要的程度,問題是消毒方法僅限于γ射線照射法。本專利技術是為了解決以上所提到的問題并且旨在提供一種刺穿阻力得到降低的,在反復刺穿時阻力也不會增加的注射器針頭,并且還提供了對消毒方法無限制的刺穿針頭。為解決這些常規缺陷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人發現用一種聚有機硅氧烷的混合物涂布注射器針頭可以解決上面所提到的問題,所述聚有機硅氧烷來自含環氧基的烷氧硅烷與末端氨基反應所得到的聚有機硅氧烷的混合物,從而完成本專利技術。即,本專利技術涉及這樣一種注射器針頭,在其外表面涂布有用含環氧基的烷氧硅烷與兩末端氨基進行反應得到的第一種聚有機硅氧烷的混合物,以及硅氧烷部分的平均聚合度較第一種聚有機硅氧烷低的第二種非反應性聚有機硅氧烷。含環氧基烷氧硅烷與兩末端氨基進行反應所得到的第一種聚有機硅氧烷的平均聚合度優選為10~10,000。以重量比計,第二種非反應性聚有機硅氧烷的量優選占聚有機硅氧烷的1/10~7/10。通過使用在兩末端具有硅烷醇基團的聚有機硅氧烷,用含環氧基的烷氧硅烷與末端氨基進行反應以合成第一種聚有機硅氧烷。即,如下所述,在溶液中該反應分兩步進行。在第一步驟中,使含氨基的烷氧硅烷與兩末端均有硅烷醇基團的聚有機硅氧烷進行反應。在第二步驟中,使含硅烷醇基的反應產物與含烷氧基-甲硅烷基的烷氧甲硅烷基進行反應。在第二步驟的反應中,使含氨基的烷氧硅烷中的氨基與含環氧基的烷氧硅烷的環氧基進行反應。在第一步驟的反應中,硅烷醇基團與含氨基的烷氧硅烷的烷氧甲硅烷基進行反應。在第二步驟的反應中,含氨基的烷氧硅烷的大部分氨基與含環氧基的烷氧硅烷的環氧基進行反應。這樣得到的第一種聚有機硅氧烷在其兩末端具有氨基和烷氧甲硅烷基。含氨基的烷氧硅烷可以為N-β(氨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環氧基的烷氧硅烷可以為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縮水甘油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在前述反應的第一步驟中含氨基的烷氧硅烷可與含環氧基的烷氧硅烷進行反應,并且在第二步驟中,該反應產物可與在兩端具有硅烷醇基團的聚有機硅氧烷進行反應。這樣,在第一步驟中,含氨基烷氧硅烷的氨基與含環氧基烷氧硅烷中的環氧基進行反應。在反應的第二步驟中,作為反應產物的烷氧基甲硅烷基與具有硅烷醇基的末端硅烷醇基團進行反應。總之,所需要的組合物由已知方法獲得。可將所得到的組合物與第二種非反應性的聚有機硅氧烷進行混合并用溶劑稀釋至約5%的不揮發濃度。第二種非反應性聚有機硅氧烷的硅氧烷部分的平均聚合度比來自含環氧的烷氧硅烷與兩末端氨基反應得到的第一種聚有機硅氧烷的硅氧烷部分的平均聚合度要低。如果第二非反應性聚有機硅氧烷的平均聚合度較高,聚有機硅氧烷的交聯反應在引起含環氧基的烷氧硅烷與兩末端的氨基進行反應的同時不能形成很好的交聯單元,并且所得到的注射器針頭的刺穿阻力很高,而且在進行反復注射時刺穿性能較差。通過在涂布液中反復浸漬針頭,然后在室溫下放置可得到本專利技術的浸漬的注射器針頭。當于室溫下放置時,通過縮合反應在其表面可形成烷氧甲硅烷基,并可因此形成烷氧甲硅烷基型的薄層。通過加入適當的有機酸例如乙酸可促使此類反應的進行,并且可通過將反應溫度升至100℃或在必要時延長加時間來加速反應進程。當置于室溫下時,在注射器針頭上沉積了一層烷氧基從而形成交聯薄膜。為了促進反應可加入有機酸例如乙酸或者在100℃下延續加熱約1小時。這樣,盡管有一些促進潤滑性的反應,第二種非反應性的聚有機硅氧烷存在于交聯單元中。即,所得到的注射器針頭被與兩末端氨基反應的含環氧基烷氧硅烷所涂覆。注射器針頭可以為注射針頭,帶翼針頭,夾持針頭等,并沒有特別的限定。在第一種硅氧烷和第二種非反應性的聚有機硅氧烷的混合物中,由含環氧基的烷氧硅烷與末端基團反應所得到的第一種聚有機硅氧烷的硅氧烷部分的平均聚合度優選為10~10,000。如果硅氧烷部分的聚合度小于10,與第二種非反應性聚有機硅氧烷混合時交聯將很困難,并且更難形成較好的交聯單元。其更優選的范圍為10~1,000。第二種非反應性的聚有機硅氧烷與第一種聚有機硅氧的比率優選為1/10~7/10。如果該比率小于1/10,在刺穿時的阻力就會增加,而在進行反復刺穿時如果注射器針頭性能不佳,那么比率可能超過了7/10。涂布這種交聯單元的注射器針頭不僅在刺穿時的阻力小,而且也不會有刺穿阻力增加的危險,這是因為在長時間放置時刺穿性能也不會下降,并且也不會有變色的危險。而且,由于它是與金屬牢固連接的優選的交聯單元,因而沒有金屬溶入血液的危險。金屬已進行了很好的硬化,不會因為連續的硬化作用而導致對γ射線照射的抗性,并且與環氧乙烷氣體的接觸減少了而不是增加了(見表1)。這樣,對本專利技術的注射器針頭的消毒方法不限于照射。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的實例進行說明。實施例15重量份的硅氧烷化合物(MD×4-4159,Dow Coming Inc.,平均聚合度約70)與0.2重量份的γ-縮水甘油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BM-402,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產)在80℃下反應3個小時。在反應完全后,加入2.5重量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KF-96 5cSt,由Shin-etsuChemical Co.,Ltd.生產,平均聚合度約50)以及82.3重量份的二氯五氟戊烷(AK-225,由Asahi Glass Co.,Ltd.生產),即可得到無色透明的涂布液。將21G的注射針頭浸入該涂布液中并在100℃下連續處理1小時。將所得到的注射器針頭以100mm/分鐘的速率穿過1.5mm厚,硬度為30的天然橡皮塊,然后用Shimadza Corp.的萬能測試機AG-500測量阻力值。當邊緣穿透天然橡膠板(第一次和第五次)時的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注射器針頭,在其外面涂布一種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由含環氧基的烷氧基硅烷與兩末端氨基進行反應得到的第一種聚有機硅氧烷與非反應性的第二種聚有機硅氧烷組成,所述第二種聚有機硅氧烷的硅氧烷部分的平均聚合度比第一種聚有機硅氧烷低。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有松義一,二冢健,
申請(專利權)人:尼普洛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JP[日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