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器復用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透析器(人工腎)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包含使用水流或氣流,在一定的流速下,按預定的順序流過透析器(人工腎)的透析液室和血液室以沖洗和消毒透析器(人工腎)及在完成透析器(人工腎)沖洗之后的血液室容積精確測量。測量容積的方法包括測量容器內液面高度和傳感器測重量。排出血液室內水或氣的方法包括用氣泵,液泵和負壓泵。(*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透析器復用裝置,本專利技術涉及透析器(人工腎)
本專利技術包含使用水流或氣流,在一定的流速下,按預定的順序流過透析器(人工腎)的透析液室和血液室以沖洗和消毒透析器(人工腎)及在完成透析器(人工腎)沖洗之后的血液室容積精確測量。測量容積的方法包括測量容器內液面高度和傳感器測重量。排出血液室內水或氣的方法包括用氣泵,液泵和負壓泵。自1943年世界上首次出現人工腎(透析器)及1960年解決血管通路以來,慢性腎臟病人賴以維持生命的血液透析出現了。而1967年創用的空心纖維透析器,提高了透析效果,簡化了透析操作,減少了交叉感染機會。同時,空心纖維透析器則廣泛的應用于血液透析。目前,使用中空纖維透析器的血液透析技術在世界各國已廣泛的應用于各種病因的腎功能衰竭和某些急性藥物或毒物中毒的治療。在中國,作為一門新興技術,血液透析從八十年代初期進入醫院,到九十年代此技術已廣泛的為廣大患者服務。透析器有四個開口,分別稱為上、下血液口及上、下透析液口。顧名思義,血液口與血路連接,透析液口與透析液通路連接。透析器由半透膜將血液與透析液分開。中空纖維透析器外型呈圓筒狀,血液自一端血液口流入,流經數以千計的中空纖維,從另一端流出,返回病人血管內。透析液在中空纖維周圍流動。血液和透析液通過半透膜進行分子交換,去除血液中的雜質和有害物質,添加各種微量元素,達到凈化血液,維持血液酸堿平衡目的。透析器重復使用后,部分中空纖維為蛋白質及血凝塊堵塞,性能下降,導致對水及溶質清除率下降,如果能保留透析器80%中空纖維束的容積,即認為功能尚可,否則應丟棄。清洗中空纖維透析器,主要包括正沖,反沖,灌化學清洗劑,精確測量中空纖維束容積(總血容),測試半透膜滲透性及消毒等步驟。使用易處理的透析器做血液透析已經成為處理腎功能衰竭患者一種廣泛使用的方法。中空纖維透析器由中空纖維束組成的血室和纖維束周圍的透析液室組成,這種透析器已廣泛的應用于血液透析,從而提高和延長了病人的生命。其唯一的缺點是價錢昂貴。為減少透析成本,展開了對中空纖維透析器重復使用的研究,其結果是如果能有效的清除中空纖維透析器中的細菌,內毒素和其它雜質,中空纖維透析器是完全可以重復使用的。但清洗過的透析器必須測試其透析性能(精確測量中空纖維容積)及在血室和透析液室是否有由于半透膜損壞或密封不好引起的滲漏。透析器復用裝置必須能測試半透膜透析性能和是否有滲漏。其透析性能測試包括對清洗過的透析器超過濾性能評估。報告顯示超過濾性能并非清洗過的透析器性能的可信賴指標。當測量的超過濾性能很好時,透析器半透膜可能不具有很好的透過小或中分子量溶質的能力。精確測量中空纖維束容積被證明是一種比超過濾性能測試更可信賴的指標。纖維束容積直接和血室半透膜面積有關,此為影響透析器通透能力最主要因素。既使對于新透析器,總血容也是透析器的一個主要指標,然而至今仍沒有一個自動的方法測量清洗過的透析器總血容。在本專利技術中,透析器復用裝置具有由管路連接的一水預處理系統、一主供水系統、一消毒液供給系統、一透析器測量系統,以及分別與透析器上、下血液口及上、下透析液口連接的管路。此外,在本專利技術中,透析器上、下血液口及上透析液口與主供水系統連接。在本專利技術中,透析器測量系統與主供水系統連接。在本專利技術中,透析器測量系統具有一空氣供給系統。在本專利技術中,水預處理系統還具有供水壓力監測系統。上述各系統之間的連接管路上具有閥門。在本專利技術中,透析器測量系統至少包括一透析器血液室容積測量系統。附圖說明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框圖示意圖。在圖1中,外接純凈水源經水管01再通過過濾器A1去除顆粒物。通過過濾器的水經過水管02、04到達調壓閥A3,之后經水管05輸出恒定壓力的純凈水到調壓后的預供水腔A4。其中,壓力監測A2裝置安裝在過濾器A1前后均可,可以通過把監測裝置A2反饋至電控部分以監控水壓。如果水壓穩定,正常,此部分可省略。預供水腔A4分別經過水管06,閥V1,水管08及水管07,閥V2,水管09兩條通路與主供水腔A5相通,其中通路06-V1-08(水管06-閥V1-水管08的縮寫)供水量大約為5升/分鐘,通路07-V2-09供水量大約為05升/分鐘,分別用于水沖洗和化學制劑沖洗兩種用途。使用較少水流量(05升/分鐘)是為了能準確的配制化學清潔劑及在水流經透析器的透析液室時保護半透膜的完整。如果有一條通路能提供大水流(約5-8升/分鐘)和小水流(約03-1升/分鐘),甚至中水流(約2-4升/分鐘),則完全可以取代兩條通路(通路06-V1-08和通路07-V2-09)。通路06-V1-08和通路07-V2-09用于向連接幾條通道——(1)10-V3-20,(2)11-V4-21,(3)12-V5-22,(4)13-V6-23,(5)14-V7-24的主供水腔A5供水。通路11-V4-21連接主供水腔A5和要清洗的透析器的透析液口,另一個透析液口通過通路27-VA-29連接排水腔AC,通路11-V4-21-要清洗的透析器的透析液室AA-27-VA-29至排水腔AC為沖洗要清洗的透析器透析液室AA的唯一通路。水管21和27應為軟水管且連接透析器的透析液口AA的接頭應易于拆卸,以方便裝卸其它透析器。通路12-V5-22-30連接主供水腔A5和要清洗的透析器的一個血液口,此血液口并通過通路31-V9-32連接排水腔AC。通路13-V6-23-33連接主供水腔A5和要清洗的透析器的另一個血液口,同時,23和33之間連出兩條通路,分別為通路37-V0-38連接排水腔AC和通路34-V8-35通過過濾器AD及通路36連接空氣泵P2。通路12-V5-22-30-被清洗的透析器血液室AB-33-37-V0-38至排水腔AC和通路13-V6-23-33-被清洗的透析器血液室AB-30-31-V9-32至排水腔AC分別為對透析器血液室AB正沖和反沖。通路P2-36-過濾器AD-35-33-被清洗的透析器血液室AB-30-22-V5-12進入主供水腔,再經通路10-V3-20進入測量容器A0為測量透析器血液室AB容積的通路。通路10-V3-20-測量容器A0-26-VB-28至排水腔AC,為水流或氣流進出測量容器A0通道。通路15-過濾器A7-16-空氣腔A8-17-VC-18連到測量容器A0為當排出測量容器A0中液體時的氣體通路。連接測量容器A0的傳感器A9用于測量容器A0中液體的容量。排水腔AC連接通路39把水排出系統外。本專利技術重要的一點是測量清洗過的透析器血室容積(中空纖維或纖維束容積)的方法,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下面的方法來實現容積測量的(1)對清洗過的透析器血室用水充分灌注,(2)把灌注的透析器血室的水排(抽)入測量容器,(3)測量出測量容器內的水量,(4)通過已知的測量容器內的水量和透析器血室容量關系,計算出清洗過的透析器血室容積。灌注透析器血室水的方法包括(1)用供水壓力自然灌注,(2)液泵加壓灌注,(3)負壓泵負壓灌注。排(抽)出透析器血室水的方法包括(1)氣泵加壓排水,(2)負壓泵負壓抽水。測量出測量容器內的水量的方法包括(1)測量出測量容器內的水平面高度,通過已知的水平面高度和容器內的水量的關系,計算出容器內的水容量,(2)測量出測量容器內水的重量,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透析器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管路連接的一水預處理系統、一主供水系統、一消毒液供給系統、一透析器測量系統,以及分別與透析器上、下血液口及上、下透析液口連接的管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潔,
申請(專利權)人:李潔,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