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涉及液態乳檢測的樣品處理方法,其操作步驟包括提取、萃取、稀釋三個步驟。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技術對樣品進行前處理,同時利用離子液體取代傳統萃取劑,使樣品在前處理過程更加環保并減少了有機試劑的使用量,且方法的準確度高、精密度高、重現性好,回收率高;樣品前處理后再結合超高液相色譜,即可對液態奶中丁草胺和氟蟲腈的農藥殘留進行定量檢測,完善食品的安全監控手段,保證食品安全,避免消費者的健康受到損害,為我國乳制品行業質量安全提供技術支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態乳檢測的樣品處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牛奶已經成為人類每天生活的必需品,營養價值很高。牛奶中的礦物質種類也非常豐富,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鈣外,磷、鐵、鋅、銅、錳、鉬的含量很高。但奶牛生長過程及產奶期常服用飼料、牧草,且飼料種植過程中受到農藥的污染,由生乳進入乳制品。大量使用農藥尤其是廣泛使用的丁草胺和氟蟲腈,對生態環境和人類身體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危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對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其操作步驟如下:a、提?。簩?.1~0.5gNaCl加入5.00mL液態奶中,用0.1~0.5mol/L高氯酸調節pH至5~7,并將溶液混合均勻,然后20℃離心,取上清液;b、萃?。簩⒉襟Ea所得的上清液中依次加入50~80μL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和800~1200μL乙腈,混合均勻,然后20℃離心,取下層溶液;c、稀釋:將b步驟所得的下層溶液用流動相稀釋至原體積的3~6倍,膜過濾后得樣品分析液。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其操作步驟如下:a、提取:將0.2~0.4gNaCl加入5.00mL液態奶中,用0.2~0.3mol/L高氯酸調節pH至6~7,并將溶液混合均勻,然后20℃離心,取上清液;b、萃?。簩⒉襟Ea所得的上清液中依次加入60~70μL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和1000~1100μL乙腈,混合均勻,然后20℃離心,取下層溶液;c、稀釋:將b步驟所得的下層溶液用流動相稀釋至原體積的4~5倍,膜過濾后得樣品分析液。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步驟c中所述的流動相為乙腈:水=80~50:20。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步驟a中取上清液后,以相同條件再離心一次。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步驟c中稀釋后,用0.22μm的有機相微孔濾膜進行過濾。本方法中選用分散液-液微萃取對目標成分進行提取,其中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為萃取劑、乙腈為分散劑。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liquid-liquidmicroextraction,DLLME)是2006年Assadi等首先提出的一種新的微萃取技術,具有操作簡單、快速、試劑消耗少、回收率和富集倍數高,環境污染小等優點。其中,萃取劑選用的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為咪唑類離子液體。離子液體(IonicLiquids,ILs)是一種鹽類,一般由較大的、不對稱的有機陽離子和無機或有機陰離子構成,常見的陽離子類型有咪唑離子、吡啶離子、季銨離子、季鏻離子等,常見的陰離子類型有六氟磷酸根離子、四氟硼酸根離子、鹵離子等。離子液體的熔點一般在100℃以下,其中熔點在25℃以下的離子液體,被稱為室溫離子液體。根據組成離子液體的陽離子類型的不同,可以將離子液體分為咪唑類、吡啶類、季銨鹽類等。與普通有機試劑相比,離子液體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質,如離子液體種類繁多,具有可設計性;可導電,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對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本身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幾乎沒有蒸汽壓,難揮發等,所以常被認為是一種環境友好的綠色溶劑離子液體因其優越性能,在無機化學領域可以作為金屬絡合物反應的配體;在有機化學領域,可以用于催化有機反應或作為反應介質;在分析化學領域,可以代替有機試劑用于樣品前處理過程,或作為流動相添加劑用于色譜分析過程等?,F代分析方法方法的發展趨勢是減少有毒、有害溶劑的使用,降低實驗成本,在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選擇性的同時,盡可能實現富集、提取和檢測一體化。離子液體相對于其他常用有機溶劑來說,性質穩定,是一種環境友好型溶劑。本專利技術的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技術對樣品進行前處理,同時利用離子液體取代傳統萃取劑,使樣品在前處理過程更加環保并減少了有機試劑的使用量,且方法的準確度高、精密度高、重現性好,回收率高;樣品前處理后再結合超高液相色譜,即可對液態奶中丁草胺和氟蟲腈的農藥殘留進行定量檢測,完善食品的安全監控手段,保證食品安全,避免消費者的健康受到損害,為我國乳制品行業質量安全提供技術支持。附圖說明圖1為丁草胺(a)、氟蟲腈(b)標準溶液色譜圖;圖2為空白樣品色譜圖;圖3為加標樣品色譜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本專利技術的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其操作步驟如下:a、提取:將0.1gNaCl加入5.00mL液態奶中,用0.1mol/L高氯酸調節pH至5,渦旋1min,在30℃下超聲振蕩10min,于20℃,10000r/min條件下離心10min,相同條件下在離心一次,取上清液;b、萃?。簩⒉襟Ea所得的上清液中依次加入50μL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和800μL乙腈,渦旋1min,于20℃,10000r/min條件下離心10min,用微量進樣器取下層溶液;c、稀釋:將b步驟所得的下層溶液用流動相,稀釋至原體積的3倍,用0.22μm的有機相微孔濾膜過濾后得樣品分析液,其中流動相為乙腈:水=80:20。實施例2本專利技術的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其操作步驟如下:a、提?。簩?.5gNaCl加入5.00mL液態奶中,用0.5mol/L高氯酸調節pH至7,渦旋1min,在30℃下超聲振蕩10min,于20℃,10000r/min條件下離心10min,相同條件下在離心一次,取上清液;b、萃取:將步驟a所得的上清液中依次加入80μL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和1200μL乙腈,渦旋1min,于20℃,10000r/min條件下離心10min,用微量進樣器取下層溶液;c、稀釋:將b步驟所得的下層溶液用流動相稀釋至原體積的6倍,用0.22μm的有機相微孔濾膜過濾后得樣品分析液,其中流動相為乙腈:水=50:20。實施例3本專利技術的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其操作步驟如下:a、提取:將0.2gNaCl加入5.00mL液態奶中,用0.2mol/L高氯酸調節pH至6,渦旋1min,在30℃下超聲振蕩10min,于20℃,10000r/min條件下離心10min,相同條件下在離心一次,取上清液;b、萃?。簩⒉襟Ea所得的上清液中依次加入60μL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和1000μL乙腈,渦旋1min,于20℃,10000r/min條件下離心10min,用微量進樣器取下層溶液;c、稀釋:將b步驟所得的下層溶液用流動相稀釋至原體積的4倍,用0.22μm的有機相微孔濾膜過濾后得樣品分析液,其中流動相為乙腈:水=70:20。實施例4本專利技術的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其操作步驟如下:a、提取:將0.4gNaCl加入5.00mL液態奶中,用0.3mol/L高氯酸調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其操作步驟如下:a、提?。簩?.1~0.5g?NaCl加入5.00mL液態奶中,用0.1~0.5mol/L高氯酸調節pH至5~7,并將溶液混合均勻,然后20℃離心,取上清液;b、萃?。簩⒉襟Ea所得的上清液中依次加入50~80μL?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和800~1200μL乙腈,混合均勻,然后20℃離心,取下層溶液;c、稀釋:將b步驟所得的下層溶液用流動相稀釋至原體積的3~6倍,膜過濾后得樣品分析液。
【技術特征摘要】
1.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其操作步驟如下:
a、提取:將0.1~0.5gNaCl加入5.00mL液態奶中,用0.1~0.5mol/L高氯酸調節pH至5~7,并將溶液混合均勻,然后20℃離心,取上清液;
b、萃?。簩⒉襟Ea所得的上清液中依次加入50~80μL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和800~1200μL乙腈,混合均勻,然后20℃離心,取下層溶液;
c、稀釋:將b步驟所得的下層溶液用流動相稀釋至原體積的3~6倍,膜過濾后得樣品分析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態乳中丁草胺和氟蟲腈檢測的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驟如下:
a、提取:將0.2~0.4gNaCl加入5.00mL液態奶中,用0.2~0.3mol/L高氯酸調節pH至6~7,并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鵬,高玉玲,王金梅,劉秀娟,
申請(專利權)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